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爲什麼值得人們懷念:前有暴元,後有弱清

明朝爲什麼值得人們懷念:前有暴元,後有弱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

“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明太祖朱元璋和漢太祖劉邦(劉邦廟號是太祖,習稱高祖)一樣都是布衣起家,提三尺劍,戡平華夏,建立起了強盛的大一統王朝。

秦朝暴虐,法令嚴酷,民不聊生,統治者民心盡失,政權的合法性也就成了問題。順應時代潮流,劉邦在芒碭山斬白蛇起義,而後歷經進軍咸陽,殲滅項羽等重要階段,最終於公元前202年稱帝,使秦末以來動亂了數年之久的神州大地迴歸統一。

明朝的建立也面臨着類似的情形。元廷無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各路義軍紛紛揭竿而起。朱元璋以一和尚的身份投軍郭子興的紅巾軍,而後迅速崛起爲抗元鬥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歷經了大敗陳友諒,消滅張士誠,北逐元廷等戰略行動後,明朝最終確立了在全國範圍內的統治。

明朝爲什麼值得人們懷念:前有暴元,後有弱清

所以,明朝建國靠的是順應時代的趨勢和朱元璋的殺伐決斷,而不存在欺負孤兒寡母,弄權竊國這樣的污點,因此得國最正。

驅除胡虜,恢復中華

元朝問題主要不在於它是以異族的身份統治華夏,而是它用極其野蠻的方式對待華夏文明和漢人。比如,原本適宜農耕的土地經被用來放牧,簡直就是一種浪費,當然也是一種破壞;再比如他將國內的人口劃分爲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原本在南宋智下的百姓更是被劃爲了最後一等,儼然印度的種姓制度,當然不能爲漢人士大夫所容忍。

在與元朝的鬥爭中,朱元璋也很好地運用了這一點,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口號。

在平定了南方各股勢力後,朱元璋命令徐達率大軍北伐元廷。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元順帝逃回大漠。自此,明軍結束了蒙元在中國的統治,也收回了丟失了400年的極具象徵意義和戰略價值的燕雲十六州。

同唐宋的自信、開放和繁榮相比,明朝雖然有所不及,但依然還是一個先進的、強大的帝國。

14-15世紀的西歐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彼時,世界的東方也出現了相同的具有革命性的要素:政治上的內閣制和經濟上的以僱傭勞動爲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這二者共同表明明帝國有了向近代社會轉型的跡象。

倘若當時的明朝真能繼續向前發展的話,那麼說不定中國就會在工業革命中佔據先機,繼續引領世界,至少也不會像清朝那樣被列強打的滿地找牙。

但是,設想中的情況並沒有實際發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滅亡了,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政權建立了。

歷史彷彿給明朝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它從一個胡族手中奪回了政權,但是近300年後另一個胡族又佔據了華夏。這種兩頭都是胡人政權的特殊狀況自然也增強明朝在漢人心中的地位。

明朝爲什麼值得人們懷念:前有暴元,後有弱清 第2張

而且歷史也證明,清朝並不是一個爭氣的朝代。滿清268年,除拓展了領土外,幾乎沒有了任何值得稱道的貢獻。

作爲非漢族政權,清朝皇帝是缺乏統治底氣的,至少底氣並不十足,表現最爲明顯的就是順治皇帝了,他甚至時刻都準備着跑回關外老家去。儘管,皇帝口頭上一直強調“滿漢一家”,但是在心理上,雙方是很難做到坦誠相見的。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漢人並不會真正的相信“滿漢一家”,尤其是清朝在征服的時候所實行的屠殺以及之後的文字獄等,更加劇了漢人心中的不信任。

同時,滿清貴族也並不完全相信漢人,因爲他們知道漢人並不會完全相信自己,也不會真心地臣服於自己,再加上胡族國運必不過百年的歷史定律,更讓滿清貴族覺得漢人隨時都會反抗自己。事實卻是如此,自清軍入關,各種反清組織和活動層出不窮,如天地會、紅花會、白蓮教等等。

因此,滿漢兩族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猜忌的,也因此導致了滿清貴族會把防範漢人作爲自己的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任務。這種心理再加上游牧民族固有的短見對清朝的統治政策以及中國的歷史走向都產生了巨大的甚至是關鍵性的影響。

在政治上,清朝歷代皇帝都把加強專制主義作爲首要任務,併爲此盡心竭力。其結果就是中國的封建皇權在清一代達到了頂峯,其標誌就是軍機處的設立。在軍機處,參與會議的大臣不再是可以對國事提出自己的見解並能夠據理力爭的士大夫,而只是跪受筆錄的奴才。所以,在清朝我們再也看不到視死如歸的諫臣,而只有諂媚的奴才,如首席貪官和珅。非但大臣成了奴才,任何人都是皇帝的奴才,從妃嬪到太監再到軍隊等。所以,清朝的政局是異常穩定的,沒有宦官專權,也沒有外戚干政,更沒有割據一方的軍事力量。

與專制主義相配套的還有殘酷的文字獄。如果說加強皇權是針對統治階級內部的措施,那麼文字獄的對象則是被統治階級。作爲防範漢人的重要手段,文字獄已經超越了最初的目的,從防止反清復明轉變成了對思想的全面壓制,造成了思想界萬馬齊喑的局面,以至於鴉片戰爭後,沒有幾個人真正地睜眼看世界。

明朝爲什麼值得人們懷念:前有暴元,後有弱清 第3張

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行更是致命的,它集中體現了統治階級的無知、短視和自私,更使一個國家錯失了時代的機遇。鎖國200多年,其後果是顯而易見的,從皇帝到底層百姓,都只知大清,而不知天下之大。中英交戰兩年多了,道光帝還在追問:英吉利到底在哪個方向?女王有無婚配?和俄羅斯是否接壤?與新疆有無陸路可通等等。

落後的封建制度和軍事裝備自然難敵西方的堅船利炮,自鴉片戰爭後,清廷一味地割地賠款,企圖用萬里河山和人民的血汗繼續維護其苟延殘喘的統治,被後人冠以“奴清”的稱號。

明與清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被稱爲“剛明”,意爲百折不撓,意爲至死不屈。明朝的皇帝雖然能力大都比較平庸,有些甚至還比較懶惰,但是都不失鐵骨錚錚。有明一朝,沒割過一寸地,沒陪過一分錢,任何膽敢挑戰大明的勢力最終都會被打殘(末期除外)。當然,這也歸功於明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在當時(末期除外)幾乎沒有任何軍事力量可以打得明軍丟盔卸甲,割地賠款也就無從談起了。

最危險的一次是英宗皇帝被瓦剌俘虜,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朝臣們竟然果斷地換掉了自己的皇帝,當真是“國家爲重,君爲輕”。崇禎皇帝在北京城破,吊死煤山之際,還說出了“,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的話,當真是“民爲重,君爲輕”。雖然只是兩起個別事件,但是至少可以說明百姓在明朝皇帝及整個統治階級心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至少不是命不足惜的奴隸。

鮮明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於明朝的懷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