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劉邦反秦時已經40多歲了 劉邦爲什麼還能成功

劉邦反秦時已經40多歲了 劉邦爲什麼還能成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劉邦反秦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漢高祖劉邦48歲起兵反秦,爲什麼他到48歲纔開始有出息呢?

劉邦的成功,最初只是源於生活所迫。

按照《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48歲起兵反秦,僅僅用了七年實現了大統一,成爲大漢朝的開國君主,換句話說就是,他前面的48年幾乎是默默無聞的。即便是按照《漢書》的記載,劉邦起兵時也已經37歲“高齡”了,按照咱們現在很多招工標準,很多工作都已經幹不成了,畢竟35歲以上往往不那麼受待見。

劉邦反秦時已經40多歲了 劉邦爲什麼還能成功

劉邦爲什麼這麼大了纔開始有“出息”呢?

答案很簡單,並不是劉邦有什麼遠大的理想,而僅僅是因爲“生活所迫”這四個字。

劉邦的老爸被稱爲劉太公、老媽被稱爲劉媼[ǎo],大哥是劉伯,二哥是劉仲,這在中國古代來說都不算是什麼正規名字,只是下層社會的一種俗稱而已,太公就相當於現在的老大爺,媼則用來指代年老的婦女,劉伯、劉仲也就是劉老大、劉老二的意思,所以在劉邦早年間也有一個“名字”——劉季,即劉老三。

劉太公這一家人雖然家境沒那麼優渥,但卻都很努力,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所以劉邦的早年才能體現出更多任性的一面。他在馬公書院讀過書,跟後來的燕王盧綰是同學,也聽說了很多當時的知名人物,其中最爲吸引他的就是魏公子信陵君無忌。咱們現在課本里也有《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想必當初劉老三聽得更多、更細緻,所以很早就成了信陵君的小迷弟。

劉邦反秦時已經40多歲了 劉邦爲什麼還能成功 第2張

或許是讀書讀多了,聽得多了、見得多了,劉邦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他想去追求信陵君,成爲他手下的一個門客,過那種他嚮往的遊俠生活。從這點上來看,劉邦比現在的很多“飯圈”粉絲還要狂熱,他不但瘋狂爲信陵君打CALL,還親自跑到魏國的都城大梁去找尋自己的偶像,像極了《德雲鬥笑社》裏面郭老師的衆多弟子,因爲聽郭先生的相聲迷上相聲,報考德雲社,成爲知名的相聲演員。

不過,當初的劉邦可沒那麼幸福,等他跑到大梁的時候,信陵君已經死了好多年了,只是因爲消息閉塞,讓他撲了個空。當然,他此行也是有收穫的,他聽到了張耳的大名,一個曾經信陵君府上的重要門客,此時正在外黃當縣令,他的手下也養了不少門客。於是,劉邦轉道去了外黃,見到了張耳,與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張耳後來也成爲了劉邦成就大業路上的好幫手。

儘管後來秦滅六國,張耳逃亡,劉邦回到了老家,劉邦不能再繼續過他嚮往的遊俠生活,但是他的這段經歷還是塑造了他“重氣節、行俠義”的性格,也正是因爲劉邦會做人,善交際,讓他在豐沛一帶也小有名氣,當地的頭號“大哥”王陵也會給劉邦幾分薄面,劉邦也“以兄事之”。

後來,劉邦又參加秦政府的考試,成爲秦朝的一個“公務員”——亭長,負責起了維護治安的工作,這讓他與沛縣的上上下下官員都有了結識,他在當地的關係網也是越織越大了。

當然,假如說沒有後來的變故,劉邦最多也就是在豐沛等地混得很開,並不會把他的影響力擴得太大,再加上秦朝政府對遊俠的打壓,劉邦、王陵等人自然也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的。所以,一直到秦始皇死的時候,劉邦還是穩穩當當做他的亭長,既沒有升遷,也沒有貶職。

劉邦反秦時已經40多歲了 劉邦爲什麼還能成功 第3張

可是,人生總是很難“一帆風順”的。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即位,他爲了表達對自己父親的孝心,下詔各地方徵集勞工,加大修築秦始皇陵(驪山陵墓)的進度,而在沛縣,負責押送勞工們上路的恰恰就是劉邦。

劉邦倒也不是沒去過咸陽,當年秦始皇還在的時候,劉邦就曾押解徒役去過一次了,當時還見到了秦始皇的車馬,他還大發感慨說道:“嗟呼,大丈夫當如此也!”那種羨慕的心情溢於言表,如果當時有人告訴他,幾年之後,他也能過上這樣的生活,他會不會大罵對方“有毛病”!

不過,秦二世的這次徵召跟上一次就完全不同了。

由於被徵召的勞工們甚至上都是有去無回,沛縣政府徵召起這一批勞工已經非常吃力了,這其間動用的武力自然也是不少的。儘管劉邦帶着他們上路了,但是這中間還是有很多人不甘有去無回,於是便開始陸續發生了逃亡事件。還沒走出泗水郡,劉邦命手下這一盤點,心裏一合計,按照現階段的人數,去了驪山也是個死,還不如找個地方安頓下來,也許還能有一條活路。

所以,劉邦帶着十幾個願意追隨自己的人就近藏進了芒碭山中,過起了落草爲寇的生活。

劉邦反秦時已經40多歲了 劉邦爲什麼還能成功 第4張

如果後來大秦朝沒有發生變故,想必劉邦等人也很難有好果子吃,遲早也是被剿滅的結果。

不過,秦二世的統治不但沒有緩解秦始皇后期社會出現的種種矛盾,反而加速了對民衆的刺激,終於導致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爆發。

隨着反秦號角的吹響,關東六國故地也都重新活躍了起來,各地都有郡守、縣令被殺的消息傳出,沛令自然也越來越坐不住了。這時,一向與劉邦交好的蕭何、曹參向沛令提出召劉邦回沛縣協助控制局勢的建議,沛令起初是答應的,可就在劉邦即將趕到的時候,他又反悔了,急命人將城門緊閉,捉拿蕭何、曹參等人。

只是,他已經忘了,作爲秦朝政府的外派官員,他沛令此時的支持者已經所剩無幾了,他的生命也已經到了盡頭。

沛令死後,在蕭何、曹參等人的支持下,劉邦這個“亡命徒”成爲了沛公。

原因也很簡單,劉邦既是當地遊俠社會的重要人物,也與沛縣政府官員有着非常良好的關係,還有自己的一支五百人的隊伍(在芒碭山期間發展起來的)。

劉邦也正是從此起步,憑藉着個人超高的魅力以及無以倫比的識人用人本領,一步步實現了大統一,成爲了漢朝皇帝。

劉邦反秦時已經40多歲了 劉邦爲什麼還能成功 第5張

水言水語

毫無疑問,劉邦的成功離不開“亂世出英雄”,甚至蕭何、韓信、張良等人後來的成功也離不開當時的“亂世”,如果大秦帝國一直平穩地發展,他們的人生是很難被記錄在史冊之中的,劉邦可能會成爲囚徒,韓信可能會餓死,張良則浪跡天涯,再次尋找行刺秦朝皇帝的機會,蕭何相對好一點,至少還有升官發財的機會。

但是,不得不說的一點是,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都不盡相同,是否能利用自己所處的平臺,最大化自己的能力,這也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劉邦雖然人生幾經變故,但實際上他每個階段都發展得很好。

年輕時,他想當遊俠,所以他去找信陵君,他去找張耳,他跟張耳成爲了至交好友;

秦朝大統一,遊俠當不成了,劉邦又去考秦朝的公務員,在亭長的位置上一樣很滋潤;

出公差碰上意外,流落到芒碭山的劉邦又在半年時間裏將隊伍從十幾人發展到五百人之多。

看得出來,劉邦的每一步發展都爲他最後的成功起到了助力作用,這也許纔是劉邦的一生給我們的啓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