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晉國當初被一分爲三 魯國有三桓爲何沒有被瓜分

晉國當初被一分爲三 魯國有三桓爲何沒有被瓜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晉國和魯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晉國被一分爲三,那麼魯國有三桓,爲何沒能三分魯國呢?

三家分晉,指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晉國的大權。公元前453年,趙氏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爲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由此,對於晉國這一強大的諸侯國,之所以被一分爲三,直接原因就是卿大夫擁有了不遜色於君主的權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也存在類似於晉國的問題。三桓,是春秋魯國卿大夫孟氏(亦稱仲氏)、叔孫氏、季氏三家的合稱,這三家卿大夫長期把持着魯國的大權。那麼,問題來了,晉國被一分爲三,那麼魯國有三桓,爲何沒能三分魯國呢?

晉國當初被一分爲三 魯國有三桓爲何沒有被瓜分

首先,魯莊公父親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魯莊公繼承魯國國君,在此基礎上,庶長子慶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都被封爲卿大夫。對於這三家卿大夫的後代,都形成了大家族,由於三家皆出自魯桓公之後,所以被人們稱爲“三桓”。在春秋時期,孔子曾經試圖改變三桓把持魯國大權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強大的實力面前,無法成功,最終孔子只能無可奈何離開魯國。

春秋末期,三桓強盛而公室微弱如同小侯。“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不過,儘管三桓把持了魯國的大權,但是,魯國卻沒有像晉國一樣被一分爲三。究其原因,主要分爲以下幾點。一方面,這是因爲魯國的實力相對較弱。在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和齊國、晉國、楚國、秦國這樣的大國比起來,只能說是一箇中等諸侯國。

到了春秋末期,雖然三桓的實力已經碾壓了魯國君主,這不僅導致孔子無法削弱三桓,甚至還出現了魯國君主客死異鄉的情況出現,不過,在魯國周圍,則存在齊國、吳國、越國、楚國、晉國等大國。因此,本就弱小的魯國,如果在一分爲三的話,很可能會被周邊的大國兼併。而這,顯然不適合三桓的利益。

換而言之,三桓的利益,是建立在魯國存在的基礎上,如果魯國被齊國、楚國、晉國、吳國等大國消滅的話,那麼三桓自然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了。與此相對應的是,晉國因爲實在太強大了,即便被一分爲三,趙國、韓國、魏國依然能夠成爲戰國七雄,比如魏國甚至還是戰國初期的中原霸主。

晉國當初被一分爲三 魯國有三桓爲何沒有被瓜分 第2張

同時,對於晉國的趙氏、魏氏、韓氏等卿大夫,是異姓的卿大夫。而就魯國的三桓來說,因爲是魯桓公的後人,所以,和魯國公室自然是同一血脈的。所以,對於三桓來說,如果要去肢解魯國的話,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和三家分晉的情況,無疑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

並且,三桓的勢力也不是一直都堅不可摧的。比如孔子擔任魯國代理宰相期間,主張“墮三都”就獲得了叔孫氏和季孫氏的支持,對於三桓來說,也需要借孔子之手,以此抑制家臣的勢力,也即三桓的家臣,一度威脅到了三桓自身。進一步來說,在筆者看來,三桓因爲家臣勢力崛起,所以也曾出現外強中乾的情況,這導致其沒有精力和實力來三分魯國。

晉國當初被一分爲三 魯國有三桓爲何沒有被瓜分 第3張

最後,另一方面,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約束,也是導致魯國沒有像晉國一樣被卿大夫瓜分。就晉國來說,曾經發生“曲沃代翼”這一事件,對於曲沃代翼來說,直接破壞了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這也讓魏國、趙國、韓國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來瓜分晉國。與此相對應的是,就魯國來說,因爲君主是周公姬旦的後人,所以魯國成爲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相對於其他諸侯國,魯國對於周禮的維護和支持,無疑是非常堅決的。而就三桓來說,一旦要三分魯國,就是要破壞周禮,這不僅會遭到魯國上下的反對,也可能引起周王室的干涉。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周王室還是存在一定威望的,這也是三桓忌憚的地方。綜上,魯國三桓,卻沒能像晉國三卿那樣瓜分魯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