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何會被人稱作“無夏之年”呢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何會被人稱作“無夏之年”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歷史上的1816年沒有夏天。

在這一年中出現了6月下雪,7月結冰,8月霜凍的現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們稱作“無夏之年”,甚至有人把這一年稱作“凍死人的1816年”。

這一年夏天,低溫席捲了全球。最爲嚴重的是歐洲、北美和亞洲,整個地球北半球的年平均氣溫因此下降了近3℃。

當時處於嘉靖年間的中國同樣未能倖免,雲南因此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何會被人稱作“無夏之年”呢

(1816年的夏天)

在美國東北部,1816年的初春還相對正常,雖然春寒料峭,但大部分人家已經移除了取暖設施,熄滅了房間內的爐火,期待着一個春暖花開的五彩季節如期而至。2月的時候,雖也遭遇了長時間的倒春寒天氣,但相較往年也還算正常。3月間,氣溫逐漸回升,樹木變綠,春花競相開放,但大風天氣明顯多於往年。

到了4月份,本該春意盎然的天氣突然變冷,甚至下起了凍雨,天空中居然飄下了雪花。5月的天氣更加詭異,就像進入了冬天,不但天上繼續紛紛揚揚地飄下了雪花,池塘和河裏在低溫中也結上了一層薄冰,莊稼被凍雨和霜雪蹂躪,大部分農作物被直接凍死。

6月份的時候,加拿大和美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風雪,農民們不得不穿上冬裝在田間地頭忙碌,儘量讓殘存的莊稼能活下去,很多地方凍死了人畜。更爲奇怪的是,氣溫有時候會高達35℃,但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急劇下降到0℃。

夏日寒流席捲了整個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並且向南蔓延到了美國的弗吉尼亞。據當地的地方誌記載:“在6月的數場大雪後,人們需要坐雪橇出行。7月4日,正值美國獨立日,這一天大雪紛飛,水塘裏的水結了冰,參加獨立日慶典的人們不得已擁入教堂,因爲那裏的火爐能夠讓大家得到一絲溫暖。”

8月的加拿大情況急劇惡化,地面上幾乎看不到綠色植物的影子,全都被冰雪覆蓋,一位市民用僵硬的手記載了當時的情況:“霜凍和冰雪凍死了地裏所有的豆類和穀物,田裏空空如也,像12月一樣一片雪白。”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何會被人稱作“無夏之年”呢 第2張

(異常氣候下的災民)

在歐洲,1816 年夏天的雨量,比往年要高出許多,大雨在愛爾蘭無休無止地下了整整8 個星期,農作物全部毀於一旦。低溫和多雨的天氣導致英格蘭的農作物遭受了滅頂之災,大片的草場和苜蓿被毀於一旦。

在中國,也有廣大地區出現了極端的低溫天氣。例如,在江西彭澤縣的縣誌裏就有如下記載:“六月下旬北風寒,二十九日夜尤甚,次早九都、浩山見雪,木棉多凍傷。”

在東北黑龍江,雙城在農曆七月出現嚴重霜凍。作物失收,墾丁逃亡。在臺灣新竹、苗栗等地發生了罕有的冬天霜凍,新竹出現“十二月雨雪,冰堅寸餘”。

極端低溫天氣帶來的後果就是莊稼大面積凍死,糧食減產嚴重,引發饑荒。

史料中記載了1816年雲南的饑荒“是歲大飢,路死枕籍”,百姓飢腸轆轆,餓殍千里,甚至爲了生存賣兒賣女。

在美國,因饑荒導致數萬人死去。研究此次低溫氣候的科學家韋伯說:“人們被迫以田鼠爲食,甚至爲了一塊植物的根莖不惜大打出手。”緊隨饑荒而來的就是瘟疫流行,“大多數人都因罹患傷寒等流行病,以及和饑荒有關的病症死去”。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何會被人稱作“無夏之年”呢 第3張

(坦博拉火山噴發)

那麼,造成此次“無夏之年”低溫天氣的罪魁禍首是誰呢?

這是因爲前一年的印尼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噴發造成的。

這座並不著名的火山海拔有2851米,位於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部。在1815年4月5日,坦博拉火山開始隆隆發作。駐紮在數百公里外爪哇島上的士兵,以爲發生了戰爭,立即全副武裝集合,等待着上戰場的命令。

這座火山強勢噴發時,把多達150立方千米的塵埃和岩石拋到空中。噴涌而出的火山灰和火山渣覆蓋了巴哇島方圓一百英里的區域,厚度達到了約3.7米。

熾熱的岩漿以每小時上百公里的速度,順着山勢傾瀉而下。所過之處萬物俱焚,山腳的森林和草場,都被焚燒殆盡。

這次坦博拉火山噴發和其後引發的海嘯,是有記載以來損失最爲嚴重的,共造成超過10萬人死亡。噴發的火山灰,衝上平流層,形成了一個大約4億噸的巨大氣體,將地球層層包裹。

這些氣體中,包括水蒸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它們在大氣層中經過反應後形成溶膠,阻擋和反射了太陽光,使得太陽的熱量難以抵達地面,從而導致極端低溫天氣,最終形成1816年的“無夏之年”。

(參考資料:《坦博拉火山爆發帶來的影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