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李弘的英年早逝,與母親武則天有關嗎?

李弘的英年早逝,與母親武則天有關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弘,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長子,是唐朝第一位死後追封爲皇帝的太子。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武則天成爲皇后之後,李治便廢除前太子李忠,立年僅四歲的李弘爲太子。李治非常喜歡這個兒子,他從小表現出的寬仁孝友像極了自己。

據史書記載,李弘“仁孝謙謹,上甚愛之。禮接士大夫,中外屬心。”老師教他讀《春秋》,當他讀到楚國太子弒君篡位時,驚懼的將書合上,對老師說:“如此殘忍的事情,身爲臣子怎麼忍心去讀呢!《春秋》是儒學經典,用於垂範後世,又爲何會記載這樣的事情呢?”於是,他堅決要求老師換其他書來讀,老師被太子仁孝的君子之風感動,換了專門講解道德規範的《禮記》。

李治常年風疾纏身,健康狀況堪憂,所以,格外注重對李弘的培養。李弘十二歲時,李治就下詔,讓李弘每日於光順門理政,諸司有事均向太子奏報。由於身體原因,李治經常出外避暑,或居住在東都洛陽,李弘便常常奉旨監國,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便有七次。

李弘的英年早逝,與母親武則天有關嗎?

監國期間,李弘恪盡職守,廣納諫言,而且他人品端正,善與士大夫們相處,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正當前途一片光明時,二十四歲的李弘卻英年早逝,突然暴亡於合璧宮綺雲殿。

李治晚年喪子,悲痛欲絕。朝廷制書給出的死亡原因爲:“沉瘵嬰身,舊疾增甚。”意思是李弘很小時就得了很重的肺結核病。這種病在古代是非常可怕的,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但是,《資治通鑑》、《新唐書》等正史中均有記載,李弘之死是被他的生母武則天下鴆毒殺害。並給出了兩大原因:

其一,李弘口碑很好,在朝廷中影響力很大,成爲武則天謀取天下的障礙,這是主因;其二,當年武則天爭奪皇后位置,鬥倒了蕭淑妃,連累了蕭淑妃的兩個女兒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一直幽禁,年近三十還未出嫁。李弘很憐憫,上表替姐姐求情。這件事激怒了武則天,成爲鴆殺兒子的導火索。

李弘的英年早逝,與母親武則天有關嗎? 第2張

那麼,李弘是他的生母武則天所害嗎?我們來做一分析:

第一,李弘與母親的權力爭鬥是存在的。李治風疾纏身,一方面讓太子監國;一方面又讓武則天參政,勢必存在矛盾。但武則天謀取天下,成爲女皇的野心並不是生來就有,武則天是女強人性格,有着極強的控制慾與權力慾,她的野心是隨着權力的刺激,一步步變大的。直到三子李哲繼位後,她的野心才大到奪取皇位的程度。而此時,她與李弘的矛盾是兒子與老媽誰說了算的問題,並不是要搶兒子未來的皇位。

比如,武則天誣陷前太子李忠圖謀不軌,是爲了幹掉兒子李弘潛在的敵人,她的眼睛裏揉不得半點沙子。

再如,《資治通鑑》所引用的觀點,武則天召集“北門學士”,對抗以太子爲中心的宰相集團。這完全是宋儒司馬光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場說話,從本質上說,李弘、李治與武則天是統治階級,武則天的“北門學士”雖然起到了分太子權力的作用,但其真實用意是制衡宰相權力,避免出現第二個長孫無忌權臣集團。

第二,從邏輯上此事也講不通。如果武則天早早就有當女皇的野心,她最大的目標應該是丈夫李治,而不是兒子。

因爲封建宗法制度十分完備,殺掉一個兒子根本不解決問題,就算將李治的兒子全部殺光,高祖與太宗的其他兒孫們多達數百,他們都可以依照宗法,合理繼承皇位。怎麼能夠殺得過來呢?何況,殺太子風險很大,倘若一次失手便會萬劫不復,以武則天的頭腦,她一定會選擇一勞永逸,而不會選擇如此大費周章而又風險重重的方法。

李弘的英年早逝,與母親武則天有關嗎? 第3張

第三,據《新唐書》中記載,武則天十分歹毒,想讓兩位公主老死宮中,幸虧李弘發現,解救了兩位姐姐。所以,武則天盛怒之下,纔想到鴆殺兒子。

這種說法更加荒謬,完全是封建士大夫往武則天身上潑髒水。李弘去世時,蕭淑妃早已作古多年,兒子李素節被囚禁在邊地,生死難料。這種情況下兩個大齡公主能翻起什麼大浪呢。何況,武則天手段一貫的毒辣手段,如果兩個公主真有威脅,恐怕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怎會等到有人解救呢!

封建社會,士大夫對婦女掌權,後宮干政十分厭惡。唐朝以後,對武則天這位女皇更是極盡貶低與排斥,歷史中稍有對武則天不利的蛛絲馬跡都要加利用。李弘被武則天鴆殺的說法源於唐肅宗時李沁的勸說之詞,是用誇大的說法勸說唐肅宗不要廢除太子。說白了是嚇唬肅宗,並不牽扯歷史,卻被後世流傳,使後世對這段歷史充滿誤解。

李弘哲人其萎,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而將這一切全都加在武則天的頭上也確實有失偏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