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袁崇煥如果沒有冤死,他是否能爲大明延續國祚?

袁崇煥如果沒有冤死,他是否能爲大明延續國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崇煥,字元素,號自如,明末抗清名將,愛國將領,因受到皇太極的陷害,而被朱由檢凌遲處死。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有人說,有明一代最悲劇的英雄不是比肩蕭何卻被朱元璋趕盡殺絕的李善長,也不是明明一心爲國,卻捲入皇權鬥爭而被誣陷至死的于謙,而是明代末期一度左右時局的抗清名將,愛國將領——袁崇煥。甚至還有人說,如果袁崇煥沒有被誤殺,北京煤山或許就不會多一自縊亡魂。

一、亂局、悲劇與影響

萬曆四十七年(1619),一個來自廣東東莞的讀書人高中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縣知縣,但是此人很喜歡與人談論兵法,遇見退伍老兵更喜歡與其討論邊塞,這個人就是袁崇煥。

入仕後,對自己的軍事才能頗爲自信的袁崇煥果然邁進了兵部。天啓二年(1622年)袁崇煥前往京城覲見明熹宗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他在兵部任職。當時山海關正因後金軍隊的猛攻而形勢危急,袁崇煥便孤身前往探查,並在回朝後主動請纓。

往後數年,袁崇煥先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等不少勝利,在邊陲也實實在在做出了不少的成績,明顯地提升了明軍抗擊後金軍隊的能力。但在步步高昇的同時,他也與魏忠賢交惡。這使得袁崇煥在天啓七年(1627)七月憤然辭官,回家務農。

袁崇煥如果沒有冤死,他是否能爲大明延續國祚?

在憤然辭官月餘後,明熹宗駕崩,明思宗朱由檢即位。袁崇煥得到了被重新啓用的機會,被任命爲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使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1928年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可剛剛回朝,袁崇煥作爲抗金最高軍事統帥,他當着因戰事而滿面愁容的崇禎帝許諾:“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於萬里之外,倘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之權,五年而遼東外患可平,整個遼東可收復”。

“五年復遼”,這雖然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卻無疑是那個朝政混亂之時代的一個大話。在立下這條軍令狀之後,袁崇煥日日爲此揪心 。因爲心急 ,他在這五年裏還做出了另一件大錯特錯之事——誅殺另一抗金大將毛文龍。

因爲立下了軍令狀,崇禎帝在早期幾乎是對袁崇煥有求必應。於是當毛文龍站出來阻撓袁崇煥計劃的時候,袁崇煥感到惱羞成怒:他不滿毛文龍不認同改革軍制,不爽毛文龍消耗的軍餉太多,還懷疑毛文龍是想謀求私利……最終,袁崇煥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並搬出崇禎帝給的“尚方寶劍”,矯詔將毛文龍斬殺。

怒斬毛文龍之後,袁崇煥的結局我們也早就看到了。崇禎二年(1629)冬,崇禎帝將袁崇煥下獄。數月後,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其中一條罪名便是擅殺毛文龍),其家人被流放三千里。

袁崇煥如果沒有冤死,他是否能爲大明延續國祚? 第2張

二、崇禎帝、誤會與處決

崇禎帝在繼位不到三年就處決了袁崇煥這員抗清大將,在繼位十七年後自己也無奈地自縊於煤山。因而有人說,如果袁崇煥當初沒有被處決,那麼他或許能夠抵抗住清軍的猛攻,至少能讓大明和崇禎帝不那麼悽慘地收場。

崇禎帝可以不殺袁崇煥嗎?至少崇禎帝最開始是不願意的。前文提到,袁崇煥曾當着崇禎帝的面 立下“五年復遼” 的軍令狀。爲了袁崇煥的這個許諾,崇禎帝曾幾乎對袁崇煥有求必應,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可就是在將希望全部託付給袁崇煥之後,崇禎帝發現,袁崇煥的許諾居然是一句戲言。再加上魏忠賢餘黨的彈劾和皇太極乘機實施的反間計。這讓崇禎帝很是憤怒。

隨着毛文龍被殺而後金軍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峯口攻陷遵化,直逼京城(己巳之變),崇禎帝看着千里迢迢趕來救援,自恃有功的袁崇煥,可謂怒火中燒。性格偏執的崇禎帝將剛剛擊退清兵的袁崇煥關入大牢,並親自列數袁崇煥的罪狀:“袁崇煥託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率,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等兵臨城下時,又偷偷帶着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1830年8月16日,袁崇煥被崇禎帝以叛國罪處以凌遲。

雖然後來大家弄清楚了袁崇煥並沒有背叛大明,但那也終究是後話。袁崇煥的血肉已經因爲崇禎帝的誤解和怒氣而被衆人分食,大明在與清軍的對抗中也節節敗退。世間只留下一個疑問:如果袁崇煥未死,大明能否因爲他而延續國祚?

袁崇煥如果沒有冤死,他是否能爲大明延續國祚? 第3張

三、扭轉、抗衡與無奈

曾承諾“五年復遼”的袁崇煥能做到延續大明國祚嗎?在事實面前,這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就袁崇煥個人來看,如若他的存在能對大明有如此大的影響,那麼他“五年復遼”的雄心壯志就不會因清軍逼近崇禎帝的家門口而夭折。如若當時的亂局是五年所能平定的,那麼袁崇煥或許也不會急到連另一員抗清大將毛文龍都火急火燎地誅殺。

而從大局來看,大明的覆滅還有着袁崇煥所不能左右的積重難返和天災人禍。人禍方面,大明封建體制的不斷強化,使得其統治理念逐漸趨於保守、黑暗,乃至與現實背道而馳 。這不僅惡化了大明與邊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也耽誤了社會民生,致使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走上了與大明爲敵的道路。

而在天災方面,明代中後期氣候轉冷,跳蚤、老鼠等傳播的疾病多次爆發。這給本就不安定的民生雪上加霜,也影響到了朝廷的財政。

天災、人禍,外族的虎視眈眈、內裏的爭權奪利、黨派之爭……袁崇煥雖是曾一改邊陲之頹勢的軍事天才,是曾得到崇禎帝信賴的抗清統帥,但他始終只是一個人。哪怕他真有五年復遼的壯志,哪怕他確實是被崇禎帝冤枉,大明這顆大樹要傾倒,也不是一隻蚍蜉就可以撐得住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