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吳三桂投降,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的大順軍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縊殉國,大明王朝自此退出歷史舞臺。按照過往的歷史走向,李自成將會成爲一個新王朝的統治者。然而這一次,歷史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當時,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手中約有三萬兵馬,坐鎮山海關及周邊地區。明朝滅亡後,李自成派使者前往山海關招降吳三桂。然而讓李自成萬萬沒想到的是,吳三桂在關鍵時刻突然翻臉,不僅投靠了關外的滿清,還與清軍聯合在“山海關大戰”中打敗了李自成的主力。此後清軍入關,定鼎中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而李自成則兵敗如山倒,於一年多後在湖北九宮山被當地民團所殺。

吳三桂投降滿清是一件影響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那麼問題來了,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反而要投降一直被明朝人視爲夷狄的滿清呢?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第2張

關於吳三桂降清一事,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說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強佔,吳三桂得知後衝冠一怒爲紅顏,於是便放棄立場,投向滿清。然而仔細推敲卻不難發現這種說法難以成立。吳三桂是明末軍方的頭等人物,他手下的三萬關寧軍也是明朝最後的精銳部隊,在同等人數情況下完全可以吊打李自成的大順軍。以吳三桂當時的身份地位,李自成拉攏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放縱手下去搶他的小妾。

而且話又說回來,李自成佔領北京後立即以保護吳三桂家人的名義將包括他父親在內的一家老小三十多口人都軟禁在府中。就算陳圓圓真的被霸佔,他難道就不管家中其他人嗎?吳三桂早年曾單騎飛奔,在清軍包圍中救出受困的父親吳襄,史書稱“孝聞九邊,勇冠三軍”。雖然吳三桂算不上什麼有氣節的人物,但說他爲一個陳圓圓就不顧全家死活,這顯然不合情理。事實上,吳三桂當時不投降李自成而投降滿清,主要還是出於三方面原因。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第3張

一、李自成弱而滿清強

李自成雖然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明朝,看上去好像來勢洶洶,但與關外的清軍相比,那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吳三桂從軍十幾年,對雙方實力都有深入瞭解。無論他投靠哪一邊,都大概率會被派往前線與另一方作戰。明軍從“薩爾滸之戰”開始,野戰就從來沒打贏過清軍。而明軍與李自成軍作戰倒是勝多敗少,直到後來主力都打光了纔開始轉爲頹勢。所以對吳三桂來說,反正都要被當成“炮灰”,他自然優先考慮活下來機會更大的一方。事實也證明,後來吳三桂軍與李自成軍作戰時屢戰屢勝。拋開民族大義,從純軍事角度來說,吳三桂去捏較軟的那個“柿子”顯然是更穩妥的選擇。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第4張

二、李自成在對待前明官員問題上犯了重大錯誤

李自成早年採取“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方針,從而贏得大批底層羣衆支持。那麼闖王不納糧,他的軍隊吃什麼呢?答案就是:吃大戶。也就是從官宦、士紳這些人身上索取軍費錢糧,即所謂的“追贓助餉”。

作爲舊制度的破壞者,李自成採取這一策略並沒什麼不妥。可當明朝滅亡後,李自成儼然已成爲新制度的創建者。此時他就應該維護好來之不易的局面。可是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卻依然採取過去流賊時期的那一套,通過刑訊方式從前明官員身上索取錢糧,不少人因無法交齊限定金額而被活活打死。

明朝滅亡後,吳三桂原本有意加入李自成陣營,甚至都已經帶着兵馬前往北京準備接受收編了。可是李自成手下在京城“追贓助餉”的事情傳出後,包括吳三桂在內的絕大部分前明官員既看不起,又非常害怕。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爲下個倒黴蛋。所以吳三桂很快就打消了原先的念頭,帶着人馬返回山海關,轉而在投靠李自成還是投靠滿清之間遊移不定。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第5張

三、李自成步步緊逼

吳三桂重回山海關後,他和李自成之間還存在迴旋餘地。如果李自成繼續開展思想工作,雙方還是存在談判空間的,畢竟吳三桂一家老小都捏在李自成手中。可是李自成此前攻滅明朝贏得太輕鬆,誤以爲明軍都是“弱雞”,於是立即發兵攻打山海關,準備教訓不聽話的吳三桂,結果等待他的卻是大明真正精銳部隊的鐵拳。

吳三桂原本打算在李自成和滿清之間待價而沽,可是李自成的步步緊逼使他徹底失去了退路,結果就只能一門心思倒向滿清陣營了。

李自成和滿清相比 吳三桂爲什麼不投降李自成 第6張

四、結語

吳三桂當然不是什麼忠義之士,但他不可能不清楚投降李自成和投降滿清之間存在的本質區別。如果李自成在招降過程中不那麼“頭鐵”,少出些昏招,多留些餘地,或許他和吳三桂的命運都會發生改變。許多時候,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參考文獻:《清史稿》、《吳三桂紀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