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將軍鎮守邊關又手握重兵 他們爲何很少造反

古代將軍鎮守邊關又手握重兵 他們爲何很少造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邊關將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確實,古代王朝幾千年,鎮守邊關的將領數以萬計。但是真正造反(尤其是在大統一王朝造反),並且搞出一點聲響的,只有安祿山、吳三桂等少數幾個。

那麼,爲什麼大將手握重兵鎮守邊關,他們卻很少造反呢?

古代將軍鎮守邊關又手握重兵 他們爲何很少造反

首先,邊將受古代軍人的文化背景限制。

古代軍人的文化背景是什麼?是忠君護國。而且這兩點,從層次來說,首先是忠君,然後纔是護國。就是說,如果皇帝和國家同時受到威脅,那應該把皇帝放在第一位。

比如說,岳飛在當世受到包括秦檜張俊等人的反對,就是因爲他們認爲,岳飛把護國放在忠君的前面。比如說,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後,很多明朝大臣跑去投奔李自成,遭到當時不少人的口誅筆伐。照理說,這不過是一個朝代的正常更替而已,國家還在那裏,有什麼可指責的呢?根本原因,還在於他們把國家放在君王的前面。再比如說,曹家致力於國家統一,而漢獻帝的劉家讓國家分崩離析。曹家取代劉家,應該獲得衆人一致認可吧,爲何大家還要罵曹家呢?原因也在於護國與忠君在排位上,忠君是放在前面的。

因爲有這種文化背景,所以,對於古代軍人來說,最高的理想就是封侯,封萬戶侯,“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而封侯,那是隻有皇帝纔可能給他的。

其次,邊將受皇帝的各種防範措施限制。

古代大將在邊關鎮守,皇帝是有各種各樣的防範措施的。

古代將軍鎮守邊關又手握重兵 他們爲何很少造反 第2張

一是把邊將家屬留在京城裏,作爲人質。吳三桂在雲南鎮守,就把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作爲人質,留在京城裏。安祿山鎮守邊關,他的兒子安慶宗也留在京城裏當人質。

二是派監軍監督邊將。皇帝一般都會把自己最親近的人派去擔當邊將的監軍,比如派上親信太監擔任監軍等等。而且會授予太監尚方寶劍,他有權隨時誅殺邊將。而且,如果大將和太監都向皇帝告狀,皇帝一般都會選擇相信太監。

(說到這裏,我其實還想到,秦始皇把扶蘇派去和蒙恬一起戍邊,未嘗沒有讓扶蘇監視蒙恬的意思。)

三是對邊將進行移鎮。也就是把邊將從一個地方改換到另一個地方。一般只要大將沒有反心,他都會接受移鎮。反之,如果大將有反心,他就會拒絕移鎮,這樣,皇帝就可以很快收拾他了。

四是限制大將的軍事行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太宗派大將出徵的時候,授予陣圖。很多人都不理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宋太宗卻給大將規劃了打仗的路線,這不是瞎指揮嗎?其實,這就是宋太宗限制將領的一項重要措施。

古代將軍鎮守邊關又手握重兵 他們爲何很少造反 第3張

五是放在邊關的軍隊不是最強悍軍隊。放在邊關的軍隊,在所有軍隊中,其實是比較弱的,強悍的軍隊都在中央。而中央的軍隊,大將平常是調不動的。要調兵,必須要獲得皇帝的命令。古代的“虎符”,就是一種防範將領隨便調動軍隊的辦法。

六是邊兵經常會屯田,或者及時輪換。這既是爲了解決邊兵的給養問題,同時也是爲了避免邊兵鬧事,還有就是爲了避免邊兵和邊將太熟悉,“黃袍加身”,合夥造反。

有如此多的防護措施,邊將想造個反,實在是不容易的。

(參考資料:《舊唐書》《清史稿》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