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清國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和君王死社稷”完全是一種自我陶醉的虛弱吹捧。朱允炆和朱祁鎮兵敗後也沒有光明正大的自殺,而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戰略眼光也遠遠勝於朱棣的燕京。朱棣遷都有着重大的個人政治目的,但論軍事防務還是南京更爲優越。很多人認爲清朝的北方很安全,但現實告訴我們清朝在北方所面臨的問題比明朝還要嚴重。除了在北方之外,清朝在西部、南部和海上同時面臨着嚴重的威脅。那麼,清朝主要的邊防問題爲什麼那麼嚴重呢?這和清朝的對外擴張是分不開的。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清朝擴張戰略

無論是清朝當時的士大夫階層還是當代,很多人認爲清朝當時對外擴張是很不理性的,也是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所不划算的。

如果只從經濟上考慮,清朝花大價錢將西藏、新疆、雲貴、蒙古、臺灣,乃至更遠的緬甸部分、高麗部分納入自己的版圖,並對其進行實際控制是很不明智的。

清朝在入關之前是所採用的權力構架是一種現代聯盟體一樣的結盟軍團,上層權力是很分散的。

即便到了百年之後的雍正時期,雍正的政敵八爺黨還企圖恢復“八王議政”制度,以恢復清朝老傳統的方式來架空雍正的皇權。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2張

作爲一個地方民族成長起來的帝國,而非單一民族式的王朝,清朝從努爾哈赤時期就積極採用了明朝大臣的建議,走上了一條多民族共存,以攻爲守的治國方針。

在康熙年間,面對來自北方強大的軍事壓力,康熙與沙俄簽署了我國曆史上第一份較爲公平,並以契約方式劃定邊界的《尼布楚條約》。但如果僅僅只靠一紙公文就想約束沙俄的野心,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除了沙俄之外,和努爾哈赤有着同樣能力和野心的準格爾部卻時刻威脅着清朝北方的邊界。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3張

準格爾部於1660年已經成長爲了一個足以威脅清朝內地的強大內陸帝國。1697年,康熙御駕親征準格爾部,康熙的舅父,大將佟國綱殺敵陣亡。

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是我們現代人所無法想象的。

清朝雖然在這次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如果想在那麼偏遠的地方長期駐軍,其經濟消耗是清朝當時所承擔不起的。

基於這種情況,清朝和明朝的國君一樣都採用了戰後撤軍的無奈政策。

而清朝和明朝不同的是,清朝在戰勝準格爾部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採用了強制移民政策,用內陸人口和文化來稀釋和同化哪裏的土著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4張

而清朝在對西北部擴張時遭到了以劉統勳(劉羅鍋他爹)爲代表的士大夫的一致反對。

劉統勳等朝廷重臣認爲清朝對原吐蕃國土的擴張很不划算的,那塊地方不但地廣人稀而且民族複雜,是一個佔領之後行政管理成本極高的地方。

英國和沙俄的強力支持下原吐蕃地區於1871年在穆斯林大將軍阿古伯的帶領下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帝國。英國和沙俄爲何支持穆斯林人呢?他們的目的也是爲了將來利用此地爲跳板進攻清朝內陸。

儘管面對的壓力很大,清朝的統治者依然用兵西北,並採用了幾乎滅族的軍事政策建立了後來的“新的疆域”。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5張

而對於曖昧不清的西藏地區,清朝和明朝的妥協政策不同,清朝直接強硬地派兵過去,以軍事長官的方式直接參與到了西藏的管理之中。

由於經濟壓力,原本打算從西藏消減兵力的雍正不但沒有減兵反而增兵西藏,進而爲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面對青海的叛亂、臺灣的叛亂,清朝每次出兵都是十萬大軍以上,其經濟壓力之大難以用數字來形容。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6張

·清朝殘酷的統一戰略

很多人理解不了清朝爲什麼那麼喜歡擴張?他們原可以像明朝一樣牢牢控制住經濟最爲發達的“漢人十八省”就好了。

儘管到了乾隆時期清朝的國土面積就已經是明朝的兩倍了,但依然沒能阻止清朝對外擴張的步伐。

清朝的擴張不像唐宋元明那樣沒有實際控制權,僅僅只是名義上的歸屬,清朝是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爲了征服雲貴和緬甸等地,清朝在那些多山的地區派大將鄂爾泰對西南部展開了血腥的種族滅絕式的征服。

西南部與北方不同的是,北方是又冷又缺水,西南部是叢林和山洞衆多,而且原始森林裏隨時都有可以殺人於無形的瘴氣。

即便到了1949年之後,西南部的土匪也是出了名的難對付,更何況是清朝時期呢!爲了將這些地區從根本上歸入清朝的版圖,並達到文化上的統一。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7張

清朝一方面用拉攏式的手段,讓西南部的土司和首領學習漢語後代理地方管理,一方面對決意反抗者展開了滅族式的大屠殺。僅僅在1735-1736年的一年時間,清朝就在西南部屠殺了18000名土著並摧毀了1224個村莊。

很多人無法理解爲何西南部至今還有很多人在懸崖上建立村莊,這和清朝當時在西南用兵有着直接的關係。

即便到了清朝末年,像沈從文的父親和爺爺依然代表着清朝官方在西南部進行着血腥的統治。所謂的鳳凰城,就是清朝在西南部建立的一個軍事基地。

沈從文曾經說過,鳳凰城的每一寸土地下面都有數不清的鮮血。

在帝國統一和民族整合方面清朝所做出的努力,那是前所未有的。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8張

對於臺灣地區,面對鄭氏家族三代人的努力,以及鄭經和吳三桂的勾搭,清朝是毫不猶豫地對臺用兵了。

鄭芝龍家族最牛時不但盤踞臺灣,連廈門等地也是他的勢力範圍。

面對鄭氏家族的三千多艘戰艦和幾十萬名由多國僱傭兵組成的強大海軍明朝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並任期在自己的臥榻之側稱爲“東方的海上霸主”,建立國中之國。

而清朝在征服臺灣後也同樣面對着令人頭疼的諸多土著。

清朝一方面通過政策傾斜大力移民,一方面同對付西南多民族地區一樣採用了鐵血政策。

臺灣地區有多複雜,即便到了二戰時期,看過《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的人依然對臺灣非洲食人族式的土著心有餘悸。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9張

如果我們僅僅用一種短淺和仁慈的眼光去看待當時清朝的對外擴張,會認爲清朝很殘忍和貪心。

但如果我們用後世的大統一眼光去看待清朝的擴張,我們不得不佩服那些力主擴張的清朝君王。至於很多人認爲在進入19世紀之後清朝的無辜,那是很幼稚的想法。

在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清朝一直都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而且一直都是強者。

對於一戰之後清朝的沒落和毀滅,那也是優勝劣汰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值得自我冤屈的地方。

在國際競爭中,弱者就要被吃掉。至於弱者爲什麼弱,那就是他們自身的問題了。

如果不是清朝當時積極對外擴張,在清朝滅亡後我們丟失的土地會更多。

對於清朝由於過度擴張而帶來的邊防壓力這個問題,讀者您是怎麼看的呢?

明朝國門和清朝國門相比 究竟誰的國門更加難守 第10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