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韓王派間諜爲秦國修建水渠 最後爲什麼會坑了自己

韓王派間諜爲秦國修建水渠 最後爲什麼會坑了自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秦國鄭國渠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前一段時間,爲了配合南水北調工程,國家開展了對於沿線古代墓葬的保護性發掘,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戰國時期韓恆惠王的陵墓的發掘。考古學家們覺得特別有趣的就是這位韓王一生沒有什麼功業,卻和兩個中國歷史上兩個最爲重大的水利工程聯繫了起來,一各是讓他名垂史冊的鄭國渠,二是讓他重見天日的南水北調工程。

韓王派間諜爲秦國修建水渠 最後爲什麼會坑了自己

鄭國渠指的是韓恆惠王二十七年(秦始皇元年),韓王派遣間諜水工鄭國前往秦國,遊說秦王,爲秦國修建水渠,引涇水東注北洛水爲渠,企圖消耗秦國國力,讓秦國無暇東顧,保全韓國,是爲“疲秦計”。沒想到鄭國渠修成後秦國國力反而大增,加速了秦國統一天下的腳步,提前了韓國的滅亡。那麼爲什麼韓國的陰謀會失敗呢?

關鍵因素其實有兩點,第一點是土地,韓國策劃這一陰謀時只知道如此重大的水利工程必然在較短的時間內耗費秦國民力,但沒有考慮到秦國的具體情況。鄭國渠修成後全長三百多裏,灌溉田畝四萬餘頃。秦人利用涇水含泥沙量高而有肥效的特點,在平坦河牀的下游利用巨石和木料使涇水降低流速,沉澱了部分粗沙,又引進細沙入灌溉渠,既可以用來灌溉,又可以衝壓、降低耕土層中的鹽鹼含量,改良了秦國的大片鹽鹼地。

韓王派間諜爲秦國修建水渠 最後爲什麼會坑了自己 第2張

專家推測,鄭國渠對秦國的作用絕不僅僅只是灌溉,還有改良土壤和提高畝產率的重要作用。秦國關中地區長期以來被鹽鹼地所困擾,鄭國渠的修建使得大片鹽鹼地成爲了良田,使得每畝增產一鍾,即六石四鬥,這樣大的作用是韓國當初沒有想到的。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作物。歷史學家研究認爲,戰國時期人的主要食物是粟,也就是小米,這是一種不需要太多灌溉的作物,所以韓國纔會認爲秦國修築河渠灌溉弊大於利。然而韓國貴族們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秦國已經逐漸普及了另一種關鍵作物——小麥。

韓王派間諜爲秦國修建水渠 最後爲什麼會坑了自己 第3張

小麥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地中海氣候在小麥生長期有足夠的降水,而秦國位於亞歐大陸中部,爲典型的季風氣候,秋冬季節寒冷乾燥,幾乎沒有降水,這給小麥的推廣造成了極大的苦難。鄭國渠的修建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充足的灌溉給小麥的推廣提供了條件,而小麥的畝產量又遠比韓國的粟米產量要高,這就促進了秦國國力的進一步增長。

參考文獻

《史記》

《漢書·河渠志》

楊寬:《戰國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