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何進和十常侍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十常侍之亂是摧毀東漢帝國的導火索,從那以後,由董卓與地方勢力之間的武裝對抗,將東漢帝國推入軍閥割據時代,統一的中央政權徹底垮塌。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十常侍之亂”的歷史背景有點複雜,甚至這個叫法都有問題。如果我們把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衝突,簡單歸結爲個人矛盾,就很容易產生疑惑:一羣太監,何進對付他們怎麼那麼費勁?面對威脅,十常侍爲何不借風使舵,投入何進的懷抱?

我們從十常侍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以及它與皇權、士族階級及外戚之間的關係談起。

01十常侍的誕生及政治意義

1.常侍是個什麼官

通常認爲常侍是宦官,其實不對。常侍是散騎常侍的簡稱,最早是由士人擔任,其職責就是皇帝的隨駕侍從,兼有皇帝的政策顧問職能。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2張

漢武帝設立內朝官後,常侍就變成了正式的顧問身份,西漢的常侍大多是士族子弟,品稚較低,地位很重要。由於常侍需要經常出入皇宮內院,所以常侍又分兩種,一種加了“中”字頭,即中常侍,他們有資格出入內院,沒有中字頭的,不能出入院。

西漢末年,開始出現宦官出任中常侍,到東漢時期,由於外戚專政,中常侍全部由宦官擔任。他們充當了太后與外朝的聯絡人,逐步掌握一些實權。

2.十常侍是個什麼機構

十常侍應該叫十二常侍,這個稱呼來自於漢桓帝時期。樑太后去世後,漢桓帝與大將軍樑翼的矛盾衝突加劇。在單超等五常侍的支持下,漢桓帝一舉誅殺樑翼及其黨羽,奪回了皇權。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3張

漢桓帝爲了表彰宦官們的貢獻,冊封單超等五人爲縣侯,開了宦官封侯的先例。此後中常侍人數逐步擴大到十二人,形成內朝官核心,習慣稱呼叫“十常侍”。

3.十常侍存在的政治意義

由於歷史黑化,宦官集團一直被扭曲,其實客觀來講,這是一羣生理有缺陷的人而已,他們同樣有能力、有追求、有政治理念、有個人立場,他們中有奸邪小人,也有品行高尚的君子,不能一概而論。

從中常侍逐步走向政治中心的過程看,他們其實是皇權用以對抗士族集團的工具。中國的歷史,大致上可以看成是皇權與士族階級共治天下的歷史,士族階級與皇權之間,既存在相互依存,又存在激烈鬥爭。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4張

東漢是士族階級,從豪門向門閥過度的階段,皇權處於半殘廢狀態。皇帝們爲了對抗士族集團,迫不得已,大力培養宦官集團,以對付士族集團,中常侍就是宦官集團的核心。

所以,十常侍其實就是皇權的依附品,是皇權刻意培養的第三方勢力。倘若沒有宦官勢力,恐怕東漢帝國早就進入了門閥士族輪流坐龍椅的時代。

02十常侍與士族、外戚之間的關係

從十常侍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十常侍與皇權的關係,那麼他們與士族集團、外戚之間什麼關係呢?

1.十常侍與士族集團是天敵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5張

毫無疑問,十常侍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士族集團對皇權的掣肘,他們充當皇權的打手,爲士族階級所痛恨。不光東漢如此,其實歷朝宦官勢力都是如此,這跟宦官勢力的特殊性有關,也因此,有權書寫歷史的士族階級,纔不斷醜化宦官集團。

嚴格講,宦官集團都算不上政治勢力,只需皇帝一句話,他們立刻灰飛煙滅。宦官不像士族集團,可以通過婚姻關係,家族累世積累政治資本,宦官其實就是個體的疊加,勢力很脆弱。

所以,宦官必須依附皇權才能生存,也因此他們在執行皇帝的命令時,往往表現得非常極端,對士族集團的打壓,也格外狠。士族集團在政治旗號上不敢與皇權對立,就把所有的仇恨,都加在了宦官頭上。

2.十常侍與外戚關係微妙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6張

外戚勢力比較特殊,它本質上是士族集團,可是又能操控或代表皇權。所以,外戚與士族集團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他們既是皇權的擁護者,又不斷傷害皇權。

比如樑冀,是他擁立了漢桓帝,可是又把漢桓帝壓制成傀儡,甚至他曾經毒殺了漢桓帝的前任漢質帝。

這種複雜的局面,導致宦官集團與外戚的關係很微妙。由於皇帝不能行使皇權,所以一部分宦官會倒向以皇太后爲首的外戚。當皇權與外戚發生矛盾時,宦官集團身不由己地陷入了內部分裂。

03十常侍選擇了何氏,並送上了一份大禮

漢靈帝駕崩後,宦官集團就面臨着分化的局面,這跟漢靈帝駕崩前的遺詔有關。

漢靈帝半輩子受到外戚和士族掣肘,深知皇權獲得的不易,偏偏他才32歲,就要遠行了。兩個兒子,太子劉辯何皇后所生,次子劉協王美人所生。本來劉辯即位順理成章,可是漢靈帝不這麼想。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7張

他認爲:劉辯年齡小能力弱,外戚勢力又太強大,這不又走入外戚專政的節奏嗎?劉協雖然也年幼,但是他更聰慧,又沒有外戚勢力掣肘,他當皇帝可以獨立行使皇權。思來想去,他決定冒險,叫來小黃門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將劉協託孤於他。

東漢之亂,就跟漢靈帝這個不成熟的政治考量密不可分。

漢靈帝以爲,他已經將軍權交給蹇碩,應該可以控制得了何進。豈知蹇碩離開了皇權的支撐就不靈,何進根本不聽蹇碩指揮。蹇碩除了自己的上軍,其餘七校尉指揮不動。更可怕的是,漢靈帝駕崩,十常侍選擇了投靠以何氏爲代表的皇權。

宦官集團內部的分裂,是漢靈帝沒預料到的局面,何進利用十常侍,輕鬆斬殺蹇碩,奪取了西園八校尉控制權。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8張

可見,不是十常侍不主動投靠何進,他們已經爲何進送上了一份大禮,確保他的外甥劉辯順利登基。那麼,政局怎麼就演變成了十常侍與何進之間的你死我活了呢?手握兵權的何進,又怎麼被赤手空拳的十常侍幹掉了呢?

04對面士族集團的壓力,何進抉擇了拋棄十常侍

何進與十常侍的翻臉,源自於兩個因素:

其一、豪門士族集團的壓力前面我們說過,外戚本質上是士族集團一員,只不過何氏比較特殊,他們是東漢歷史上,唯一一個出自平民的家族。何進在妹妹入宮前,從事的職業是屠夫,祖上從來沒有做過官。

漢靈帝爲何要突破“規則”,立一個平民之家的女子爲皇后?目的就是爲了擺脫豪門士族對皇權的掣肘!所以,漢靈帝其實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皇帝。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9張

可問題是,當了外戚的何氏一族,他們不傻,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政治根脈在哪裏。漢靈帝要的就是何氏沒有根脈,但是何家人不能這麼想,爲了家族的未來,他們必須紮下根。往哪兒扎?豪門士族集團唄,別無他選。

所以,何進表現出了對豪門集團的積極靠攏,這既是後期漢靈帝對他不滿的原因,也是袁紹等人與何進走得很近的原因。

對何進來說,他一隻腳站在豪門集團的船上,另一隻腳站在宦官集團的船上,看起來很穩當,其實不然,因爲這兩條船永遠不能同步。

十常侍之亂的始作俑者,就是以袁紹爲代表的豪門士族,是他們逼着何進選邊站,以誅殺十常侍,作爲入夥的投名狀。所以,嚴格來講,這場動亂不應該叫“十常侍之亂”,而該叫“袁紹之亂”!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10張

雖然何進不想殺十常侍,但是在選邊站的壓力之下,很顯然,他只能選擇拋棄十常侍。問題來了,手握軍權的何進,爲何竟然被十常侍反殺了呢?

其二、外戚集團的內部不統一

問題出在何氏集團內部的決策分歧。何進決定拋棄宦官集團,可是何太后、何苗都不同意。

何太后的理由很簡單,宦官比士族更可信,你看看祖上幾代,哪一次不是靠宦官政變,才幫皇帝站住腳?沒有宦官,那幫外朝大臣,恐怕早就改朝換代了。再說我一個寡婦,如果沒有宦官,讓我跟一幫仕子打交道,成何體統?

何進選擇士族,何太后選擇宦官,兩下僵持上了!

十常侍之亂到底是什麼樣的 何進手握兵權爲何搞不定宦官 第11張

所以,不是何進殺不了十常侍,而是在何太后反對的情況下,何進不能殺,除非自家人先打起來。

何家人分歧之下遲遲拿不出統一意見,又各行其是。何進在豪門集團慫恿下,與十常侍越來越緊張。昏了頭的何進,中了袁紹的奸計,引狼(董卓)入室,企圖威逼何太后接受他的“折中方案”,即將十常侍貶黜出宮。

由此可見,何進心腸不夠狠,不夠決斷,也看不清政治大局,一連串的失誤,反而給了十常侍拼死一搏的機會

所以,弄清楚了宦官集團、豪門士族集團、外戚及皇權,機房政治勢力的關係,我們就很清楚,不是宦官集團不願意投靠何進,甚至也不是何進不願意接納十常侍,實在是豪門士族集團勢力太強大,威逼何進與十常侍決裂。

從實力上講,何進本可以輕鬆誅殺十常侍,可是在內部決策分歧的情況下,何進優柔寡斷,犯了一系列錯誤,被逼上絕路的十常侍打了個防守反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