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黃巢當初爲什麼會放棄功名去造反 正所謂新仇加舊恨

黃巢當初爲什麼會放棄功名去造反 正所謂新仇加舊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黃巢起義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引言

唐代留下的5萬多首詩歌,有一首顯得非常別具一格。這首詩就是黃巢的——《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剎,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朝末年,社會動盪嚴重,貧富極其不均。餓死、凍死的貧民百姓不計其數。即使天災,官府地主也照樣催稅逼租。

黃巢當初爲什麼會放棄功名去造反 正所謂新仇加舊恨

從小便是“社會大哥”,販私鹽結交綠林

黃巢出生於私鹽販子家庭,而黃巢起義前也是子承父業,以販私鹽爲生。

當時鹽屬於官府管制資源,而販賣私鹽更是大逆不道的罪名。普通的鹽販子一旦被官軍捉住,輕者要遭一頓毒打,重者則要被充軍或處死。

所以鹽販一般都是有組織地,結夥自備武裝,遇上官兵,就鬥個你死我活。

黃巢從小便是在這種環境中鍛鍊成長,練有一身好武藝,膽大心黑,且識文認字。而且因爲家室的緣故,自小在同輩人中很有威望。

黃巢當初爲什麼會放棄功名去造反 正所謂新仇加舊恨 第2張

連考5年不中,不考了!擇機起兵

874年,王仙芝、尚君長等人集合了3000羣衆,在濮陽舉旗起義,對唐王朝宣戰。率領義軍攻州掠縣。很快攻下曹州、濮州和濮州等地。

由於自小到大的耳濡目染,青年的黃巢對唐朝官府非常不感冒。

而到長安的多次趕考,親眼目睹唐末權貴的種種罪惡,統治階級荒淫的生活,更是加深了黃巢對唐末官府的不滿。

數次考科舉連年不中,讓年輕黃巢感到前途無望。新仇加舊恨,黃巢決定放棄考功名。

在長安城牆上寫了一首張狂反詩,回鄉混社會!

王仙芝、尚君長起義,讓落魄書生看到了希望

王仙芝、尚君長起兵到處劫掠,嚴懲了所路過州縣的官僚地主。所過之處,貪官惡吏無不自危。

迫於義軍咄咄逼人的聲勢,唐朝官府派出上將齊克讓,擔任兗州節度使,平定起義。

王仙芝起兵後,他便率領本鎮人馬前往討伐。王仙芝怕抵敵不住,帶領隊伍西下躲避,所過之處無論青年、壯年,只要會走路能打仗,一概收編,號稱30萬大軍。

黃巢和王仙芝很早就相識,聽到王仙芝起兵反唐的消息後,黃巢便和同族兄弟8人高舉義旗,聚集數千民衆在宛朐響應。不久,兩路起義軍在曹州勝利會合,因黃巢學識膽略,被推舉爲義軍第二領袖。他們乘勝再戰,在人民羣衆的支持下,只幾個月的功夫,就攻下附近許多州縣,義軍發展到數萬人。

義軍在黃河、淮河地區的迅速發展,脅迫了當地漕運,直接撼動了唐朝的經濟命脈。唐朝統治者害怕了。

黃巢當初爲什麼會放棄功名去造反 正所謂新仇加舊恨 第3張

黃巢起兵活動路線

後記

有人說黃巢殺人八百萬,有人說齊軍日食三千屍,有人仰慕他扶搖直上的霸氣,有人唾棄他殘暴嗜殺的卑劣。而對歷史而言,他只是一個茫茫史海中的一滴水花。除了那首詩,什麼都沒留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