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人作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科舉作爲隋唐以後朝廷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雖然歷朝歷代對此均極爲重視,但卻始終無法根治科場舞弊。不過,舞弊現象雖然無法根除,但官府爲了防止作弊,結合冒名頂替、賄賂考官、夾帶經文三種常用的作弊手段,還是出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的。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嚴格報考程序,防止冒名頂替

在古代,雖然沒有準考證、身份證等證件來確定身份,但古代爲了防止考生冒名頂替,仍然制定出了一套極爲詳細的報考和身份識別制度。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2張

1、報考詳細信息。與現代考試一樣,古代科舉考試之前,考生同樣需要報名。按照清朝規定,凡童生應試先需經資格審查,應考童生除向本縣署禮房如實填寫姓名、籍貫、年齡、相貌等資料外,還需要填寫祖上三代存、歿、已仕、未仕等信息,條件符合資質者方能參加科舉考試。

2、互結互保制度。填寫完以上資料之後,應考童生還需要五個同時應考的童生出具證明,即五人相互作保,這被稱爲互結。互結內容爲,保證無冒籍、匿喪、頂替、身家不清等問題。入場後如發現某人情況不實,則互結之五人均不得應考。如無互結,則由本縣廩生出具證明擔保,稱保結。此外,考生還需要鄰、裏和族人擔保,且擔保人必須是有身份地位之人,擔保人需要在官府提供的文件上簽字,以確保這些擔保的有效性。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3張

3、古代“准考證”。爲了方便考官覈對考生信息,明清時期普遍實行“識認官印結”制度,所謂的“識認官印結”,便相當於古代的“准考證”,上面不僅記載着考生的詳細信息,還有擔保人的簽字,並加蓋着官府的印章。

4、點名識認制度。這是明清時普遍使用的制度,考生進入考場之前,首先要進行“點名識認”,而這道程序通常在貢院最外面的“龍門”進行。識認官主要由隨即選派的兵役擔任,程序是由識認官按照點名冊點名,然後考生出示“識認官印結”,識認官按照上面記載的信息覈對考生身份。一旦覈對有誤,不僅考生自己要獲罪,擔保者同樣要跟着倒黴。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4張

雖然從考試報名到入場檢查,朝廷都有着明文規定,不過這種制度並非沒有漏洞,首先就是古代並無照片,僅憑考生的個人信息判斷考生身份,本就極爲困難,其中難免會有漏洞,而且擔保人也可以用錢進行收買,因而冒名頂替現象雖然得到遏制,但卻無法根除。

嚴格考試程序,防止夾帶經文

除了冒名頂替之外,攜帶小抄也是一種常用的作弊手段,而這種作弊手段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考生自己攜帶小抄進入考場,另外一種則是考生與槍手同時進入考場,然後再想方設法的交換試卷。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5張

1、統一定製制度。爲了防止考生夾帶小抄,官府通常會爲考生定製統一的服飾和用品,在入場考試前幾個小時,考生需要進行沐浴,然後更換統一發放的衣服和文房四寶等相關用品,從而防止了考生在衣服和文房四寶上動手腳。

2、入場搜身制度。這個是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的一種防作弊手段,考生進入考場之前,往往要經過極爲嚴密的搜身,即全面搜查查衣服、鞋子、文房四寶等等,凡是考生的東西都要搜查一遍,爲的就是防止考生夾帶小抄。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6張

3、應試浮票制度。考試之前,會有官員準備好試卷,試卷上面粘貼着浮票,浮票上填寫着考生的姓名和座位號,浮漂上書寫着考生的身高、臉型、有無鬍鬚、胎痣等信息,方便考官隨時檢查考生的座位和身份,防止考生隨意交換位置。而考試結束之後,考生則在繳卷時揭去浮票,並妥爲保存,以備試卷信息與發案時比對之需。從目前館藏的清代浮票來看,票面上部寫有“浮票自行揭去,案發比對”字樣,下部正中爲考生姓名,左側則爲座號。

4、獨立隔間制度。這個我們可以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與現代考場不同的是,古代考場都設有一個個單獨的隔間,每個隔間一個考生,在接連數日的考試之中,考生沒有特殊情況,根本不允許走出隔間,吃喝拉撒全在裏面,爲的就是防止考生相互串通或交換試卷。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7張

然而,即使防範如此嚴密,古代考場作弊的事件仍然經常發生,不僅常有考生將小抄帶入考場,就連槍手事件也經常發生,例如唐朝詩人溫庭鈞便在考官眼皮底下幫助八人完成了考試,而同盟會的元老級人物胡漢民也曾做過槍手。

考題閱卷保密,防止賄賂考官

比起前兩種科場舞弊手段,這種方式可以說最爲直接、最爲有效,因而歷朝歷代都將考官作弊作爲防範的重點,不僅設立了嚴刑峻法,而且還設置了一系列防止考官作弊的制度。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8張

1、試題保密制度。爲了防止試題泄露,歷朝歷代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例如自宋代開始流行的“鎖院制”,即將主考官、副主考鎖於貢院之中,斷絕其與外界的聯繫,從而防止考題泄露。又如將試題分爲幾部分,由不同工匠雕刻、印刷,防止工匠在雕刻試卷時知曉考題內容,所謂“命工鋸板分雕,防漏泄也”。

2、糊名彌封制度。這種制度最初源於武則天時期,不過當時並未被廣泛使用,《隋唐嘉話》有載,“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節。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過這種制度當時並沒有得到普遍使用,直到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將作監丞莆田陳靖上疏,建議在科舉考試中使用糊名辦法,這種方式纔開始普及,宋朝稱之爲“彌封”。而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糊名法開始推行至省試,自此開始爲後世沿用。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9張

3、謄錄制度。糊名彌封制度實行之後,卻有考官通過考生字跡或標記、暗語等方式尋思無比,於是便又出現了“謄錄法”,即將考生的試卷全部謄抄過錄一遍(硃卷),閱卷者只能看到謄抄過後的試卷,徹底杜絕了通過字跡、暗語等給人情分的可能。在謄寫完畢後,還要對讀,即由對讀官將墨卷、硃卷一起交給各位對讀生校對,看謄錄是否有誤。這種方法自宋景祐四年(1037年)開始得到全面推行,爲後世所沿用。

。4、閱卷制度。古代的閱卷制度同樣極爲嚴格,試卷先以抽籤的方式分送各閱卷人員進行評閱,之後還要進行復核、登分,然後再進行復審,這才拆開彌封,覈對考生姓名對號入座,確認無誤之後,這才統計成績、張榜公示,接受社會各界和考生的監督,而如果落榜生員對考試結果有異議,朝廷還允許其查卷。

古代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朝廷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 第10張

古代閱卷程序不僅複雜,而且責任到人,並有專人監督。因此,每份硃卷上至少有6個各環節負責人的簽印,謄錄手、對讀生的姓名、籍貫也要留下來,標註在墨卷的末尾,以備查驗。

如上所述,歷朝歷代爲了防止科場舞弊,可以說出臺了一系列嚴密的制度,然而即使如此,仍然無法徹底杜絕舞弊現象,尤其是明清兩朝,科場舞弊現象極爲嚴重,因此朝廷對於科場舞弊犯罪,可以說處理的極爲嚴格,例如僅順治丁酉科場案便有26人被殺,又如明朝著名書畫家唐伯虎便因科考案連坐而喪失仕途。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