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朝真的連長城都不修嗎 這種說法是怎麼出現的

清朝真的連長城都不修嗎 這種說法是怎麼出現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清朝長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對於“修長城”這件事,康熙帝的意見是:“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爲堅固。”

於是“清朝不修長城”之名,就這麼轟轟烈烈地傳了下來。

但實際上,如果點開一篇考據清長城的文章,讀者們就會發現,康熙帝他其實就是打了個嘴炮……清朝還是修了長城,不僅修了,而且是在康熙年間,就已經修了。

清朝真的連長城都不修嗎 這種說法是怎麼出現的

康熙三十三年,清廷決定大規模維修陝甘地區的邊牆。川陝總督佛倫奉命巡查陝西三邊邊牆,之後向康熙帝彙報了邊牆的現狀和修建計劃。

那麼,清朝爲什麼放出了不修長城的“狠話”,又爲什麼在放完狠話之後,還是乖乖修了長城呢?

1.長城的文化意義

自古以來,修建長城的目的,就是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對於抵禦外國和遊牧民族的侵擾的需要。自從秦始皇開始,直到明代,北方邊境的長城一直是拱衛國家最重要的屏障,長城不僅具有極其重大的軍事意義,更具有深層次的政治意義。

清朝真的連長城都不修嗎 這種說法是怎麼出現的 第2張

作爲遊牧民族政權,清政府對於中原王朝的文化是非常重視的,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打壓手段,如男子“留髮不留頭”等政策,表明了滿清想要將中原人同化的心理。

而具有“抵禦外族入侵”的功能和意義的長城,作爲一種文化象徵,在滿清皇族眼裏自然像個解不開的疙瘩。

因此,不修長城,在文化意義上,是一種對自己身份的迴避。

2.與蒙古的友善關係

康熙帝的設想很美好,施恩於準噶爾,使蒙古爲我長城。自努爾哈赤時期開始,女真就對蒙古實行或拉或打的戰略。到了皇太極即位後,蒙古各部落基本歸附清朝。因此相比較明代而言,清代的邊防並非是國家的主要戰略問題,也幾乎不存在侵擾邊境的情況,只有和沙俄接壤的邊境時有摩擦。

清朝真的連長城都不修嗎 這種說法是怎麼出現的 第3張

不過,對於蒙古各部落,清王朝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放心。在剿滅噶爾丹以後,康熙帝便在熱河就建立離宮,並時不時舉行木蘭行圍,以展示其八旗軍隊的實力,震懾蒙古。

3.邊境較爲安定

天下太平的時候,自然沒有修建長城的必要。但一旦遇到不怎麼太平的情況,那這長城不修也得修。

雍正繼位初年,青海的羅卜藏丹津誘衆犯邊,攻打甘肅、西寧等地。清朝此戰雖勝,但心裏也明白,如果再有下次,可未必好打。於是年羹堯向雍正帝上奏,請求在西寧一帶“創修邊牆、築建城堡”,雍正帝批准了。

清朝真的連長城都不修嗎 這種說法是怎麼出現的 第4張

雖然嘴上說的很好聽,但真到了用得到的時候,這長城還是得修啊。

於是,清朝的“不修邊牆令”,也只能作爲一個故事,存在於史書中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