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親手給部下端飯的項羽,怎麼手下都跑去投奔劉邦了?

親手給部下端飯的項羽,怎麼手下都跑去投奔劉邦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項羽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公元前2020年,楚漢之爭以項羽烏江自刎而告終,就這樣,一個家世顯赫的貴族徹底敗給了街頭混混劉邦,而這個貴族就是項羽。論家世,項羽是楚國名將之後代,雖然到其父親那一代已經家道中落,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邦不過是一個貧民,街頭混混,和項羽比還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可就是這麼一個身份不如項羽的人,硬是建立了自己的西漢王朝。

所以,就有人問爲什麼項羽對人恭敬,親手給部下端飯,人才卻都跑到劉邦那裏呢?

確實,就連劉邦自己都認爲他的成功絕大部分得益於身邊的人才。在軍事的策劃上,比不上張良足智多謀;在治理國家、保證後勤的供應上,沒有蕭何考慮周到;在率領百萬大軍,進行勝利的戰鬥上,也不如韓信治軍有方。可是劉邦做到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集合他們的長處,團結起來攻打項羽,而項羽卻只有一個多謀善斷的范增,項羽對他還不全然相信。而這就是人才都跑去劉邦那裏的原因之一。

親手給部下端飯的項羽,怎麼手下都跑去投奔劉邦了?

項羽有勇無謀,果斷專權,又不聽取屬下建議,劉邦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著名的《鴻門宴》就是一個例子,項羽事先和范增商量好了在在宴會上致劉邦於死地,可劉邦說了幾句關於兄弟情義的話就將項羽說的心生動搖,一意孤行,打破了原本的機會。而宴會上,范增多次舉起自己佩的玉玦提醒項羽早下決定,項羽對此始終充耳不聞。到最後,連項羽唯一有點本事的謀士都被他氣的說出,“豎子不足與謀”的話。

親手給部下端飯的項羽,怎麼手下都跑去投奔劉邦了? 第2張

項羽自己感情用事,沒有謀略還不積極聽下屬的建議,實在缺乏統帥氣度,而劉邦善用人才,人盡其用,所以到最後人才都被劉邦招攬過去了。這是其一。

高起和王陵曾認爲:“劉邦與項羽相比,劉邦性格粗暴,愛罵人,而項羽對人和藹尊重。”可既然如此爲何劉邦反而更討人喜歡呢?

原來,劉邦雖然脾氣不好,但對部下也算寬宏大量,但凡攻下地方後都會按例獎賞有功的將領,而項羽則相反,他時常會嫉妒部下的功勞,對有功的人也疑神疑鬼,不予重用,所以大家都慢慢離開了他。這麼看來,一個只是小恩小惠,一個卻是真實的封官加爵。

所以,項羽對部下恭敬慈愛,但那些都是表面功夫,當他的部下立下戰功時,他卻從未獎勵他們過實際的金銀賞賜,在對有功之人封賞功臣時也是久久遲疑,半天都沒有個所以然來,慢慢的,就不了了之。項羽這樣的做法,時間越長就會讓將士們作戰積極性越來越低,人才也漸漸流失,影響他以後的發展。

而劉邦就不一樣了,表面上對士兵粗魯無禮,態度非常不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有一次,有人來投靠劉邦,他竟然用用小便污辱人家,對部下也是動不動就大罵。但是就算這樣,還是有許多人才都來投靠他。這是因爲劉邦雖然面上無禮,但是他心裏是尊重有才能的人的,對待有功的將士,他從來不吝嗇賞賜,有獎有罰,論功行賞,絕不拖延。劉邦這個做法會讓跟着他的將士們看到希望,認爲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表現的好還會得到加官進爵的機會,何樂而不爲呢?

綜上所述,項羽的失敗是有原因的,自己智謀不足還不聽取部下的意見,對待部下雖然體貼入微,但卻沒有給人家實際的好處,想靠小恩小惠的方式留住戰士簡直癡心妄想。所以,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我們都應該記住,平常略施一些小恩惠是可以的,但要想長久的保持下去就必須要拿出真心,不能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