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晉國爲什麼是秦國向東發展的阻礙 這裏面到底有什麼玄機所在

晉國爲什麼是秦國向東發展的阻礙 這裏面到底有什麼玄機所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秦國和晉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對於春秋初期的局勢,司馬遷有這樣的描述:“晉阻三河,齊負東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興,更爲伯主。”春秋四大強國中,秦晉兩國同處於西部,均希望向東擴張,而秦人向東發展,繞不開晉國的阻礙。而晉國卻成功在河西地區抵擋秦人數百年,使得秦國擴張無門,這裏面有何玄機呢?

晉國爲什麼是秦國向東發展的阻礙 這裏面到底有什麼玄機所在

《秦晉交兵表》這樣統計過春秋時期秦晉兩國的交兵情況:“考春秋之世,秦、晉七十年之戰伐,以爭崤函。而秦之所以終不得逞者,以不得崤函。”這裏的崤函就是指崤山和函谷關,這兩個地名一出來有些讀者就明白了,這兩處都是極爲易守難攻的要害關隘。無論是崤山還是函谷關,自古以來都以地勢險峻,關隘堅固著稱,在春秋時期更是如此,秦國活生生被晉國擋在這裏數百年。

秦國的東進意圖可以說非常明確,從今天的角度,秦國數次遷都,其遷都軌跡地圖上看就是一條東進的曲線。秦穆公繼位第一年就親自帶兵東伐茅津戎,兵峯直指函谷天險,這一下刺激到了晉國君臣。晉獻公隨即在第二年發動“假虞滅虢”之戰,滅虢吞虞後搶奪了崤函和茅津渡的控制權,有效的限制了秦國的東進之路。

晉國爲什麼是秦國向東發展的阻礙 這裏面到底有什麼玄機所在 第2張

從此,河西地區爲秦國的擴張按下了暫停鍵,從晉惠公六年的韓原之戰(前645)起,到秦盡得河西的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4),秦國橫跨春秋戰國兩個歷史時期,經歷大小戰役數百次,歷時三百餘年沒有越過河西地區。晉國戰略目標的成功離不開歷代國君的堅持,晉國非常清楚河西地區對於秦晉兩國的重要,並不遺餘力地遏制秦國的發展。

首先,爲了抵抗秦國的進攻,晉人積極經營河西,每當在秦國面前吃虧,總能及時進行改革,改變策略,這使得晉人在秦國的進攻面前得以立於不敗之地。韓原之戰,晉惠公直接被秦國俘虜,喪失河西八城,面對屈辱,晉人推動改革,提出“作愛田”、“作州兵”等改革。

其次,從外交角度遏制秦國發展,積極聯絡中原各國,利用晉盟主的地位,多次指揮盟國軍隊進攻秦國,深入秦國腹地,給予秦國沉重打擊。例如《秦本紀》記載晉悼公“數會諸侯,率以伐秦,敗秦軍。” 此外,爲了抑制秦國的發展,晉人多次干預秦國國君的廢立,引發秦國內亂,左右秦國朝政。

晉國爲什麼是秦國向東發展的阻礙 這裏面到底有什麼玄機所在 第3張

除了上訴措施外,晉人對於河西地區的防禦也是極爲上心,鎮守河西的皆爲晉國的得力大將,還在河西築城修壘,不斷鞏固晉人對河西的統治。按照當時的國力判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晉國的實力其實高於秦國,秦國被擋在河西也不足爲奇,但當秦國逐步強大,奪取進入中原的咽喉要道也是必然的結局。

秦國爲了東進爭霸的目標,將自己的勢力延伸到中原腹地,對河西地區的進攻是必經之路。晉國就是要千方百計的挫敗秦國的戰略企圖,雙方爲了自己的根本利益在河西地區僵持多年,雙方關係也是有合有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