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朝什麼樣的人才能被封爲貝勒 他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清朝什麼樣的人才能被封爲貝勒 他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清朝貝勒,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清朝什麼樣的人才能被封爲貝勒 他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得嘞!仰着首,一手提着鳥籠子,一手拿着扇子,走街串巷,遇到俏美人,還吹一下口哨。畫面感出來了吧,清朝就有這樣一類人,整天喝茶聽戲,無所事事,只等着人請安時,叫上一句貝勒爺。

一開始貝勒並不是代表爵位,是一種地位的象徵。貝勒這一稱號最早用於努爾哈赤之六祖稱爲“寧古塔貝勒”,其後努爾哈赤稱爲“淑勒貝勒”,他的弟弟、兒子也分別冠以貝勒稱呼。貝勒是對首領的一種尊貴稱呼,在當時,凡是女真、蒙古各部落的首領都被稱爲貝勒,亦在於其統領屬衆。貝勒實際就是領有部衆屬人的部落長、酋長、頭人。

真正作爲宗室分爵制度,始於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稱帝改元之後,定宗室爵位九等:一等和碩親王;二等多羅郡王;三等多羅貝勒;四等固山貝子;五等鎮國公;六等輔國公;七等鎮國將軍;八等輔國將軍;九等奉國將軍。貝勒體現的是滿、蒙民族特色的稱謂,這是漢族從來從來沒有的。

崇德初定的宗室九等封爵至順治六年時增爲十等,奉國將軍之下復設奉恩將軍一等。順治十年(1653),正式定長子封授制度。所謂世子,即親王在世時,選定嫡子一人將來承襲親王爵位,在其未承襲前所封之爵爲世子;長子則系將來承襲郡王之人暫封之爵等,兩者地位極高,世子僅列親王之下,長子序列郡王之後。公則分爲人八分公與不入八分公,具體爵稱是人八分鎮國公(亦稱奉恩鎮國公),人八分輔國公(又稱奉恩輔國公)、不人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

乾隆十三年(1748),朝廷正式頒佈“欽定爵表”,宗室封爵演變爲十四等:一、親王;二、世子;三、郡王;四、長子;五、貝勒;六、貝子;七、不入八分鎮國公;八、不入八分輔國公;九、鎮國公;十、輔國公;十一、鎮國將軍;十二、輔國將軍;十三、奉國將軍;十四、奉恩將軍。在十四等中,世子、長子不過是一種暫時性的封贈,在宗室爵位功升罪降制度中,世子也不是升則爲郡王、降則爲貝勒的一等封爵,清廷將世子、長子歸屬於宗室封爵序列之中,僅僅是由於世子享受着略高於郡王而已。

清朝什麼樣的人才能被封爲貝勒 他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第2張

這其中,“貝勒”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方式。

其一,皇帝對於皇子以及宗室子嗣的冊封,就此產生了許多新晉封的貝勒。

其二,按照順治皇帝時期的規定,“親王一子封親王,餘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餘子封貝勒”,此後經過修改,減少了封王的數量,增加了更低等級爵位的冊封。

於是,清朝的“貝勒”的數量也就此開始變得龐大,再加上影視作品的不斷演繹,也就讓人有了一種在清朝末年的“貝勒爺”已經是“爛大街”的感覺。

清朝什麼樣的人才能被封爲貝勒 他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第3張

與此同時,除了滿洲宗室會被封“貝勒”爵位之外,蒙古部落的王公也會被封“貝勒”爵位。清朝時期,對於蒙古王公的爵位封賞也做了重新的釐定,並將其分爲六等,即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除此之外還有臺吉、塔布囊。

所以,清朝時期能被稱爲“貝勒”的也並非只有滿洲宗室,蒙古王公也有這一爵位稱謂。

從上可以看出,在清代貝勒這一爵位屬於地位較高的封爵,一般只封給王室宗親,除了滿族宗室之外一般是不可能封爲貝勒了。很多清代皇帝在繼位前都是貝勒爵位,所以貝勒的地位實際是很高的,對朝政有參與權。

清朝什麼樣的人才能被封爲貝勒 他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第4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