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人口如此之少 爲什麼總是能上演百萬大軍之多的軍隊

古代人口如此之少 爲什麼總是能上演百萬大軍之多的軍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百萬大軍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古代打仗,經常給人一種兵力旺盛的感覺,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大軍。

我們隨便瀏覽一下著名戰例,就會發現這些驚人的數字:

戰國時的長平之戰,秦趙雙方參戰兵力將近一百萬。

秦滅六國,滅楚之戰發動大軍六十萬。

楚漢爭霸彭城之戰,漢軍與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人。

前秦東晉淝水之戰,前秦軍隊九十六萬人。

隋煬帝徵遼東,動員軍隊二百萬人。

李自成兵圍開封,兵力達一百萬人。

……

古代人口如此之少,爲何經常上演如此規模的大戰呢?這些幾十萬上百萬的兵力,到底是真是假呢?

一、全民皆兵不等於全民上陣

許多人所謂百萬大軍的依據是,一些史書中動不動有帶甲和控弦幾十萬。所以戰國時每個諸侯國都有幾十萬軍隊,而且他們還有自己的依據。

古代人口如此之少 爲什麼總是能上演百萬大軍之多的軍隊

按《史記》裏的那些縱橫家比如蘇秦,他推算“臨菑(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理論依據是臨淄城內人口7萬戶,每戶三個男子可以組建21萬人的軍隊。看起來很有道理,那實際上呢?

我們再看看秦國的,相比齊國。秦國可是典型的大兵營,在嶽麓秦簡《數》篇中,有一道關於士兵復員的算術題,“凡三鄉,其一鄉卒千人,一鄉七百人,一鄉五百人,今上歸千人,欲以人數衰之,問幾可歸幾可?”從這裏可以看出,秦國一個官三個鄉,能徵發2200個士兵。這個還算大縣。

古代人口如此之少 爲什麼總是能上演百萬大軍之多的軍隊 第2張

根據《秦法》規定,一戶有兩男丁的,不可以同時服役,以避免影響農業生產,從而儘可能地降低徵兵對國家經濟的影響。而且這些人也不是完全脫產,期間遇到一些農民還有回家幹活,當時是17歲以上服兵役,然後一年期滿,一部分復員回家,一部分留下徵調番上,這些留下的被稱作“戍卒”或“衛士”。

這種安排正好和上面提到秦簡的記載對應;一個縣徵兵2200人,戰爭結束退伍1000人,一部分留下一部分務農。這麼推算秦國一次發動六十萬士兵是很難的。

這可是秦國,所以所謂的帶甲百萬指的是可動員的男性壯丁。如果真按蘇秦那麼搞齊國其他地方沒法招兵了,這就涉及到下面一個問題。

二、古代能無限制地招兵嗎?

要想擁有百萬大軍,基本要靠全民皆兵。

關於全民皆兵,我們以古代城邦國家斯巴達爲例。斯巴達基本就是全民皆兵。

根據當代考證,斯巴達人口最多時有8000戶,人口不足4萬。這裏指的是斯巴達本族人口。除了斯巴達本族人口,該國還有被當作奴隸使用的希洛人。根據記載,希洛人數量遠遠多於斯巴達人,大概在13萬到17萬。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給斯巴達交稅的從事工商業的自由民。

算下來,斯巴達城邦的總人口數在25萬左右。

那麼。根據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相關記載來看,一萬人左右規模,已經是斯巴達軍隊的極限了。動員率爲二十五分之一,也不低了。

事實上,這就是古代農業社會所能抽出兵員的極限了,比例再高,就會危及根本。

隨着軍隊數量的增加,維持軍隊的成本會成幾何倍數增長。如果到了百萬以上的規模,就不能單純用二十五分之一的比例來套,這個比例可能會降到五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西漢人口五千多萬,但常年維持的軍隊數量,頂多也就五十萬。

北魏佔據中國北方,人口鼎盛時期大概有三千萬,但北魏常備軍也就三十萬左右。

那麼,古代那些幾十萬上百萬的數據到底是哪來的呢?會不會遊牧民族、草原帝國的動員能力稍微強一些,軍人比例更高一些呢?

三、遊牧民族會騎馬的都能當兵?

相對於農耕民族,遊牧確實更靈活,因爲沒有農業耕作的約束,可以將更多人投入戰鬥。

但也沒有誇大到動不動上百萬的地步。

古代人口如此之少 爲什麼總是能上演百萬大軍之多的軍隊 第3張

遊牧政權像西夏契丹軍隊數量都有所誇大。雖然《隆平集•西夏傳》:“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備弓矢甲冑而行”。但是這些人裝備差別很大。通過對西夏傳世文書的考古發掘可以知道,西夏軍由獨誘、牧主、農主、臣僚、帳門後宿、內宿後衛等幾個部分構成。而每部分都有正軍、輔兵與雜役之分。

其中,獨誘、臣僚和那些宿衛的正軍裝備齊全,戰馬、披(軟甲)、甲齊全,槍劍弓齊備。而牧主和農主中的正軍裝備就差得多了,就只有戰馬和槍劍弓,沒有披和甲。

所以《西夏書事》12卷記載,“昊賊據數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萬,餘皆老弱婦女”。

也就是說,吹出來的幾十萬西夏兵,只有四五萬可用的。

平夏城之戰,宋軍斬首1800多對西夏來說就是損失慘重了。

契丹也是如此。《遼史》記載遼兵有百萬,但是根據一些文獻對比,不過就二十多萬。

《宋朝事實》卷20《經略幽燕》對遼朝兵力作過估計:“兵旅大約計之,未必滿三十萬。且自諸京統軍司及寨幕契丹兵不過十五萬,奚家、渤海兵不過六萬,漢兒諸指揮不過一萬五千,刺字父子軍五指揮,不過數千,鄉兵義軍不過三萬,刺手背、揀不中老弱兵不過七千。”

類似的記載還有:選兵爲三等,騎射最精者給十分衣甲,處於後陣;其次給五分衣甲,處於中間;其下者不給衣甲,處於前行。也就是說即使在這二十五軍隊裝備精良的也沒多少。

四、軍隊成分裏不會全是戰兵

那麼依這麼說,史書中記載的長平之戰百萬人,彭城之戰五十六萬,都是假的嗎?

自然不是假的。但這些數字中,不全是戰兵,而是戰兵與非戰半人員混雜。

以軍隊規模最誇張的隋軍來說。隋煬帝伐高句麗,每個軍團後勤輜重部隊就佔了軍團比例的將近一半。除了輜重部隊還有大量的民夫,史書說“饋運者倍之”。

古代人口如此之少 爲什麼總是能上演百萬大軍之多的軍隊 第4張

北宋攻打越南,當時三十萬大軍,民夫佔了三分之二。真正的軍人只有十萬,其餘都無法作戰。

還有一些,比如李自成兵衆百餘萬,其中的戰兵不超過二十萬,那麼剩下的都是什麼呢?家屬和役夫。

李自成的部屬其實也很典型,但凡農民起義,都是拖家帶口的流動,因爲沒有根據地。李自成建都於西安後,部隊數量一下就從數十萬、上百萬降下來了。大量家屬和非戰鬥人員留在西安了,打到北京的只要十幾萬人。後來在一片石與吳三桂決戰,大概只有五六萬人。

所以古代環境下,一次出兵幾十萬戰鬥人員或者百萬是很難的。至於戰國那種搞法,都不是長久之計,基本上打完一仗立即就地解散,否則經濟就先崩潰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