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揭祕清朝後宮中的伙食 後宮的妃子們都吃些什麼呢

揭祕清朝後宮中的伙食 後宮的妃子們都吃些什麼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朝後宮的伙食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從努爾哈赤再次一統女真開始,到清軍入關,建立清王朝,歷經12代君王,宮廷膳食也隨着歷史的變遷有了很多變化,這一集我們就來看看後宮裏的那些吃食吧。

揭祕清朝後宮中的伙食 後宮的妃子們都吃些什麼呢

清朝初期

在第一篇我們說到,清朝紫禁城裏的“御膳茶房”代表了宮廷御膳的風味特色,隨着時代的變遷,君王們的口味也諸多不同,御膳房提供的美食也有着鮮明的特色。滿族早期主要是遊牧生活,以漁獵爲生,也會採集山貨野果,食物的種類比較單一,大多爲牛、羊、馬、以及狍子等各種山珍野味,乳製品也很多,蔬菜就比較少了,烹飪方法也簡單,水煮、燒烤居多。

東北部地區寒冷,所以滿族很喜歡吃火鍋,這樣的習慣也一直貫穿了整個清朝。各種甜食、餑餑、蔬菜蘸醬也是滿清皇帝后妃們喜愛的美食。清朝定都北京後,滿族風味的飲食也隨之傳入京城,在清朝初期,爲了能夠籠絡漢臣,加強滿漢合作,宮廷的筵席通常會根據大臣的民族來區分飲食,同爲一場筵席,滿族官員上滿席,漢族官員上漢席,皆大歡喜。

揭祕清朝後宮中的伙食 後宮的妃子們都吃些什麼呢 第2張

康乾盛世

隨着清王朝逐漸走向強盛,滿漢也進一步融合,紫禁城最早是明代的宮廷,明朝遷都北京城時,隨遷的廚師中很多來自山東,所以魯菜在京城相當普遍。到了康熙年間,滿漢一家更是成爲一項國策,康熙在到山東曲阜祭拜孔子的時候,當地官府就獻上了滿漢大餐,歷史上的康熙對中外各民族的文化習俗相當包容,這頓飯甚得康熙的歡心,滿漢同席的情況也逐漸盛行,這便是滿漢全席的雛形。

到了乾隆年間,這個自視甚高的“十全老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更上一層樓了,不但要有做工精細、口味豐富的美食,還要講究各種規矩和宏大的排場,乾隆在位時期,曾經六下江南,每次到了富庶的蘇杭,都對當地的菜餚讚不絕口,還命御廚編纂菜譜,將蘇杭菜引入宮中,無數次舉辦各種絢麗多姿的盛世華筵,真正形成了南北融會、滿漢合璧的飲食文化。

乾隆相當注重養生,日常吃飯一定要粗細、葷素搭配合宜,既有魚翅燕窩,也有白菜豆腐這樣的家常菜,不過根據史料,乾隆終身都很愛吃的鴨子,晚年每天還少不了一道炒豆芽。乾菜鴨子

盛極而衰時期十萬雪花銀,也架不住乾隆爺這麼造,短暫的盛世之後,乾隆末年還是走了下坡路,由於國庫不斷虧空,嘉慶及以後的皇帝每餐的定例都在不斷減少,由最初的120道菜,降爲64道、32道,到了咸豐時期,一度減到24道菜。日子雖然與盛世相比有些不濟,但是年夜飯還是非常豐盛的,吃得好不好另說,關鍵要吃出其樂融融,更要吃出皇家的氣派威嚴。

揭祕清朝後宮中的伙食 後宮的妃子們都吃些什麼呢 第3張

菜品通常分爲三類:第一種是節慶的吉祥菜,比如吉祥如意、壽比南山等等有彩頭的名字;第二種是當年的貢品菜,比如熊掌、鹿筋、龍蝦等等各地的飛禽走獸珍品;第三種就是御膳房節日的例菜點心。年夜菜以滿族菜色爲主,這個時候的皇親國戚們聚在一起,也懷着和普通百姓一樣的心情,企盼來年的吉祥如意。

這裏要特別提出一個道光皇帝,這個資質平庸的帝王最出名的不是鴉片戰爭,而是他的節儉與吝嗇,宮裏所有的消費都要仔細計算出最低標準,然後從上而下貫徹執行。道光皇帝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後宮嬪妃、王公大臣,都極其寒酸,開個宴席,二十多個人擠在兩張桌子邊,每個桌子上只有五六道菜,僧多肉少,參加宴會的人都不敢動筷子,生怕兩口就吃空了盤子,讓皇帝的顏面何在呢?!

積貧積弱的清朝末期

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更加孱弱,內憂外患不斷,這時候偏偏又添了個敗家娘們兒慈禧太后,偏偏這個佛爺還是個大吃貨!不少關於清宮的正史野史裏都詳細描述了慈禧太后奢靡的生活,在慈安太后去世之後,慈禧獨攬大權,將每餐菜品的定例由原來的24道又恢復到了100多道,即便是點心時間,也要有40、50道菜,這個女人的一生,可以說都是爲了“吃”而生存的。

根據旅美作家裕德齡在《御香縹緲錄》中的記載,慈禧和歷代清朝皇帝一樣,也很喜歡吃鴨子,鴨肉、鴨舌、鴨肝、鴨掌等等無所不愛。還有一道西瓜盅,慈禧夏天常吃,將西瓜瓤摳出來,將火腿、雞丁、龍眼、蓮子、松仁、核桃等等釀在西瓜盅裏,文火慢燉而成,口感清甜鮮美。慈禧還喜歡吃各種小窩頭、京糕條等點心。相比慈禧的驕奢淫逸,活在她陰影下的光緒就悲慘多了,特別是在瀛臺被囚禁期間,經常是殘羹冷炙,甚至吃不飽肚子,這皇帝當得還不如尋常人家的孩子。

揭祕清朝後宮中的伙食 後宮的妃子們都吃些什麼呢 第4張

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沒了慈禧的挾制,但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下,也已經是秋後的螞蚱了,蹦躂不了幾天了。即便如此,清朝皇帝鋪張浪費的吃飯排場卻絲毫沒有減弱,當皇帝期間自不必說,據溥儀自己的回憶,隆裕太后每餐沿襲了慈禧太后100多道菜的規矩,溥儀每餐30、40道菜也是少不了的。後來退位後,仍然住在紫禁城內,生活費用都有民國政府負擔,御膳茶房仍然保留着,末代皇帝的伙食標準、吃飯的規矩也絲毫沒有什麼變化。不同的是,受到英文老師莊士敦的影響,溥儀對西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因此專門設立了西膳房,請了西餐廚師,於是每天的餐單上出現了麪包、奶油、牛排、咖啡、冰淇淋、紅酒香檳、各種西式糕點等等。

在紫禁城和僞滿洲國時期,溥儀還多次舉辦過西式的酒會,可見對西餐的喜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