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安史之亂期間發生的詭異事件 一場大風就吹散了一場戰爭

安史之亂期間發生的詭異事件 一場大風就吹散了一場戰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安史之亂的詭異事件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戰場上出現的詭異的事件很多,但是在“安史之亂”中發生的一次詭異事件,卻讓人疑惑不解。

唐肅宗元年(758年)八月,唐朝九個節度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圍殲安慶緒。先是在獲嘉打敗安慶緒,斬首4千人。接着在衛州,郭子儀等人用計大敗安慶緒,斬首4萬人。同時還獲得叛軍十萬甲冑,殺掉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再接着,安慶緒收拾殘軍與唐軍作戰,唐軍又斬首安慶緒3萬人。

安史之亂期間發生的詭異事件 一場大風就吹散了一場戰爭

(安慶緒劇照)

唐肅宗二年(759年)二月,安慶緒不得不逃入相州(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鄴城)城裏。安慶緒彈盡糧絕,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接着,郭子儀引水灌溉相州,相州岌岌可危,眼看就要破城了。

這時候,史思明率軍前來救援。當時史思明的人數還是不少的,有30萬大軍。不過,唐軍是九路節度使,人數更多。唐軍和史思明軍隊在交戰過程中,一開始打得比較膠着,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史思明的軍隊漸漸落於下風。如果這樣打下去的話,史思明一定會被打敗。就算不會被完全消滅,但是救相州的計劃也就落空了。安慶緒肯定也就死了。安慶緒一死,九路節度使圍攻史思明,他也不會堅持多久了。

然而,這時候,忽然吹來一陣大風,一時間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這樣一來,唐軍只得撤退,史思明也逃走了。但是史思明逃走,實際上稱得上是反敗爲勝。最重要的,還是相州之圍被解,安慶緒活了過來。這樣,“安史之亂”又繼續往前推進,再延續5年,一共打了八年才結束。

對這件事,《資治通鑑》上是這樣記載的:“未及布陳,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兩軍大驚,官軍潰而南,賊潰而北。”另外,《新唐書》和《舊唐書》也做了類似的記載。

安史之亂期間發生的詭異事件 一場大風就吹散了一場戰爭 第2張

(史思明劇照)

那麼,當時爲什麼會出現如此詭異的事情呢?

當然了,我們不否認當時可能確實出現了一場大風,但是,一場大風就吹散了一場戰爭,這確實是咄咄怪事。

所以,很可能這並非是自然現象造成的,而是人事造成的。爲什麼是人事造成的呢?

唐肅宗在靈武即位,遙尊唐玄宗爲太上皇,於是他成爲天下共主,肩負起了帶領天下兵馬,平定“安史之亂”的重任。

不過,唐肅宗畢竟能力有限,他也不是軍事指揮官,不可能調集天下兵馬指揮作戰。而當時唐朝的平亂,實際上是各節度使自發起來,帶着各自的人馬進行的。這樣做,雖然是一種全民皆兵的樣子,但是,卻也因爲缺乏統一指揮,顯得有些一盤散沙。

唐肅宗當時最好的做法,是確立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由這個兵馬大元帥統一指揮調度。全國各節度使形成一盤棋,這樣才能做好協調配合,協同作戰。但是,當時唐肅宗卻以郭子儀和李光弼功勞都比較大,不好選擇爲由,沒有確立兵馬大元帥。

其實,這並不是唐肅宗真實的想法。唐肅宗之所以不願意確立一個兵馬大元帥,是因爲他擔心確立了這麼一個大元帥後,這個人會成爲第二個安祿山。這樣的話,就算平定了“安史之亂”,可能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期間發生的詭異事件 一場大風就吹散了一場戰爭 第3張

(唐肅宗劇照)

但是,這樣一來,也就形成了各軍無法協同配合的現象。唐肅宗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讓他身邊的親信宦官魚朝恩來協調。魚朝恩懂得什麼,他怎麼可能指揮打仗?同時,那些將軍們也不服他,不願意聽他的指揮。

因此,可能當時確實有一場大風,不過,這場大風並沒有記載的那般厲害,但是,那些節度使們可不願意在風中瞎打。爲了保存自己的實力,最終都趕緊命令自己的部隊撤退。也因此,一場好好的圍殲戰,就這樣被一場風給“吹散”了。

節度使們都紛紛帶着自己的部隊,回到自己的藩鎮,史思明鬆了一口氣,安慶緒活了一條命。

這場圍殲戰被風吹散以後,魚朝恩把責任推在郭子儀身上,認爲是郭子儀的兵力沒有及時到位的緣故。實際上,郭子儀是這場戰鬥中,是出力最多的一個。但是魚朝恩爲了打擊他,因此這樣污衊他。而唐肅宗趁機奪了郭子儀的兵權。直到後來,“安史之亂”無法平定,唐肅宗不得不又讓郭子儀出山。

同時,宦官干政和藩鎮割據的局面,也就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漸漸形成。最終“安史之亂”平定了,但是唐朝出現的矛盾反而更多,更不好解決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