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相比幽雲地區,北宋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西失陷。山西與關中連成一氣,山西是中原的高地,失去了幽雲地區的北宋如果首都是在長安那關係不大。幽雲地區相對於漢唐,就沒有那麼重要。不巧的是宋朝的首都就在運河的中央黃河邊上。開封這地方戰國魏國首都四戰之地,當然也是四通發達的地方,魏國以魏武卒精兵政策而稱霸也是這個原因。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西晉丟中原是因爲內亂。司馬家打的一塌糊塗。彼時盤踞晉陽的劉淵起兵。導致胡人起兵。 就算如此情形,西晉殘部仍在山東地區打了很多年。 奈何東晉心中無中原。在說宋朝,宋朝開國時步兵發展遇到瓶頸。騎兵倍受重視。除了西北就是雲中此二地是最大馬場。幽州十個點位。幽州不失中原無憂。遼開國期間並不重視16州。只當是和南方政權的緩衝區。 後來蕭太后掌權,大力培養漢人集團。16州地位水漲船高。所以宋太祖用錢買回的政策有可行性。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第2張

再說宋失去16州影響。 太宗朝影響最大能打擊潰戰,不能殲滅敵人。因爲沒馬追不上。你說影響大不大。太宗幾次打幽州,就是打不下來,爲什麼,遼軍支援快。遼軍騎兵在上京和西京,兩地發兵不出半月必定到幽州。敵疲我打,騎兵趁夜襲營,殺人如砍菜。宋軍撤退遼軍就敢尾隨。反正你追不上我。再說後來爲什麼清能越開長城直擊內地,因爲明朝的川陝軍沒有馬場,馬需要靠北方,北方動亂不堪,陝西,山東,河南又被叛軍佔據。也就北京城卡着啊。要不然寧錦線早就失手了,你在機動襲擊,你越不過北京。北京不失太原以東的攻勢就必須圍着北京打。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第3張

再說岳飛明明北伐節節勝利被叫停。岳飛一直打僞軍,如果岳飛打到開封。那金國就會調騎兵再來一次機動作戰。欺負的就是你沒馬。大兵團,多地形,攻堅戰,水戰金軍都可以輸。但騎兵機動戰。累死宋軍。爲什麼二帝能那麼快就被俘,因爲動作快。我的軍隊和你的情報同時抵達黃河。你的西北軍根本沒機會回援開封。聖旨沒到開封已經投降。中國地圖上有幾個點是歷代戰爭跨不過去。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第4張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當然這些是大半忽悠人的聽聽就好了燕雲十六州最主要不是馬匹問題好不好,就北宋那個馬政養驢倒是可以的。燕雲十六州大格局上最重要的意義是不讓遼國的騎兵可以直指開封,威脅到宋朝的核心區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緩衝區。就好比踢球,天天被人打進三十碼大禁區別人只要抓住一個機會(靖康)就能把你打趴下了。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第5張

如果中原王朝掌握了燕雲十六州,意味着遼國必須退到燕山山脈以北地區,極大的壓縮了活動範圍,而極大的提高了開封的防禦縱深(國際莊離開封大約是370公里,北京到開封大約是620公里,如果是以張家口(燕山山脈一個點)測距大約是700公里,相當於防禦縱深多了一倍,而且還有山脈作爲依託,上述數據是谷歌衛星圖大概測定的),當然這又涉及到當年趙老二和高粱河車神的遷都之爭。而且當年打了北漢以後,高粱河舒馬赫神奇的戰地邏輯和我覺得優勢很大,上去斷送了整個戰略主動。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第6張

爲什麼說重要呢,兩點,北宋是唐朝分裂後,建立的國家,歷史上但凡這種形式的國家,都是要收復國土,回到從前的輝煌,難不成不要了。第二,戰爭,最主要的就是一些戰略位置,就算熱兵器時代也是,爲什麼一個小小山頭就值得雙方投入無數人員,飛機大炮轟炸。上甘嶺的故事總聽說過吧。戰略位置的重要從山海關和長城就可見一斑。秦漢以後,大部分朝代都有增加維護和建立長城,而幽雲十六州恰恰是那片區域,以前是用來防止北方民族的,結果成了擋着自己前進的道路。往後的歷史,北宋遲遲沒有收復北方,就是因此。

燕雲十六州爲什麼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有了它就有稱霸的資本 第7張

還有一點很重要,幽雲十六州附近有戰馬繁殖區域。冷兵器時代,戰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初漢武帝能揍匈奴,就是收復了河套平原。戰爭騎兵是很重要的。戰馬不強,就需要勞師以遠,而人家可以守,還有機動部隊源源不斷增援。如果幽雲十六州不重要,爲什麼歷史上的評價往往對此很痛心疾首呢,爲什麼要耿耿於懷呢,如果不重要,那麼也必然可以輕易收復,結果卻止步不前了。想想唐朝的疆域。這是一種無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