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沙特王室早期有哪些歷史?數不清理還亂的那麼多埃米爾怎麼來的?

沙特王室早期有哪些歷史?數不清理還亂的那麼多埃米爾怎麼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沙特王室雖然被很多人視作土包子一樣的部落酋長,但事實上,作爲當今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王族之一,沙特王室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18世紀初,沙特王室的始祖穆罕默德·伊本·沙特從穆克林家族中自立門戶,以他父親的名字“沙特”命名這一新的支系家族。後來他逐步控制了所在的德拉伊耶城(今利雅得附近)。1744年,穆罕默德·伊本·沙特與瓦哈比派的創始人謝赫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瓦哈卜結盟並聯姻,稱埃米爾,正式建立了德拉伊耶酋長國,即沙特第一王國。沙特家族掌控世俗權力,謝赫家族則掌握教權。1793年阿卜杜·瓦哈卜死後,時任埃米爾的阿卜杜勒-阿齊茲·本·穆罕默德繼承了他的伊瑪目頭銜,成爲瓦哈比派的教長,實行政教合一制度,此後王國統治者皆以伊瑪目爲君主稱號。不過謝赫家族仍然作爲神職人員階層的領袖負責宗教事務。這一統治模式一直延續至今天。到了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時,沙特第一王國達到鼎盛,他擊敗奧斯曼帝國,奪取了麥加和麥地那,王國疆域囊括了今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的全境和阿曼北部。然則好景不長,捲土重來的奧斯曼和埃及聯軍於1818年滅亡了沙特第一王國,末代伊瑪目阿卜杜拉·本·沙特被處死,德拉伊耶城被夷爲平地。

沙特王室早期有哪些歷史?數不清理還亂的那麼多埃米爾怎麼來的?

穆罕默德·伊本·沙特的一個孫子圖爾基·本·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於1824年收復了德拉伊耶地區,稱伊瑪目,以利雅得爲首都建立了內志酋長國,即沙特第二王國。王國的領土大幅縮水,極盛期也僅據有今沙特阿拉伯的中部和東部以及阿聯酋、卡塔爾等地。可是沙特家族卻內鬥頻繁。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費薩爾·本·圖爾基是王國最後一位伊瑪目,他能力欠佳,能夠登基完全是由於兩個兄長因爭奪王位引發的長年戰爭,繼位之後阿卜杜勒-拉赫曼繼續面臨其兄阿卜杜拉·本·費薩爾·本·圖爾基的挑戰。最終內戰導致沙特家族對國家的控制有名無實,與奧斯曼帝國聯繫緊密的哈伊勒地區強大部族——舍邁爾部落的拉希德家族乘機奪取了整個內志,阿卜杜勒-拉赫曼於1891年輾轉逃往科威特,沙特第二王國滅亡。後來他幾次嘗試復國均告失敗。

下面正式開始介紹如今的沙特王室。本文以時間爲主線,希望讀者將文章視作一個整體,不過爲了行文方便,以國王爲綱劃分章節,未擔任過國王的諸多親王及他們後代的介紹則穿插於各章之中。

因爲大家都反映弄不清楚關係,我找了張國王世系圖,當然圖中未登基的親王都沒有列入。另外這張圖中沙特·本·費薩爾·本·圖爾基和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費薩爾·本·圖爾基的順序倒掉了,不論是按出生時間還是登基時間,沙特都比阿卜杜勒-拉赫曼要早。

一、沙特阿拉伯的締造者——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

沙特阿拉伯王國(即沙特第三王國)的第一任國王是阿卜杜勒-阿齊茲·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費薩爾·沙特(1876.07-1953.11),通常被稱作伊本·沙特,他是沙特第二王國末代君主阿卜杜勒-拉赫曼的長子。

相對於他無能的父親,阿卜杜勒-阿齊茲英明神武,一手復興了沙特王室。1901年,26歲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在科威特埃米爾的資助下,帶領兄弟和親屬前往內志地區從事劫掠活動,打擊親近拉希德家族的部落。劫掠獲利頗豐,隊伍也因此壯大。1902年1月,阿卜杜勒-阿齊茲率領約40人乘夜從棕櫚樹上潛入利雅得,斬殺拉希德家族委任的市長,奪回了利雅得。隨即他自稱利雅得埃米爾,這標誌着沙特第三王國的建立,而才華出衆、深孚衆望的阿卜杜勒-阿齊茲也在當年6月其父主動退位後正式成爲沙特家族的領袖,阿卜杜勒-拉赫曼則保留了伊瑪目的頭銜,作爲國家的精神領袖。

隨後的兩年內,得到幾個大部落支持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從拉希德家族手中收復了半個內志。儘管在1904年,他被獲得奧斯曼援軍的拉希德家族打得大敗,但仍堅持遊擊騷擾,迫使奧斯曼軍隊撤退,終於在1912年統一了內志地區。隨即,他對傳統的貝都因部落武裝進行了整編,將他們編入其創立的瓦哈比主義軍事組織伊赫瓦尼(兄弟會),同時開始實行遊牧民定居計劃,以加強對各部落的控制。

沙特王室早期有哪些歷史?數不清理還亂的那麼多埃米爾怎麼來的? 第2張

1913年阿卜杜勒-阿齊茲佔領了阿拉伯半島東海岸的哈薩和蓋提夫,此後利雅得酋長國又被稱作內志和哈薩酋長國。之後他通過與英國人結盟逐步擴張領土,宿敵拉希德家族則因內鬥而分崩離析。1921年,在宗教領袖們的擁戴下,阿卜杜勒-阿齊茲加冕爲內志蘇丹,同時獲得了伊瑪目的頭銜,國家也隨之更名爲內志蘇丹國。他於當年徹底征服了拉希德家族的傑拜勒舍邁爾酋長國(哈伊勒酋長國),1925年又攻佔麥加,進而吞併了漢志王國,終結了聖裔哈希姆家族對麥加長達七百年的統治,完全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中部。由於當時漢志地區的居民對於原教旨主義的沙特王室普遍缺乏信任,阿卜杜勒-阿齊茲未將漢志直接併入內志蘇丹國,而是於1926年1月在麥加加冕爲漢志國王,這樣他就能以蘇丹的身份繼續統治內志及其屬地,同時又能以國王的名義管轄新徵服的漢志王國。1927年1月,阿卜杜勒-阿齊茲將內志蘇丹的稱號改爲內志國王,內志蘇丹國也由此變爲內志王國。這兩個王國通常被合稱爲內志和漢志王國。

由於當時阿拉伯半島的其它部分都在英法的控制之下,除了零星的邊境衝突外,阿卜杜勒-阿齊茲就此停止了領土的擴張,並禁止下屬劫掠和討伐英國控制區的非瓦哈比教派穆斯林。這引起了在奪取江山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伊赫瓦尼組織部分高層的強烈不滿,而且他們思想極端,對阿卜杜勒-阿齊茲推進現代化的內政方針和親近英國的外交政策也很反感。矛盾最終釀成了伊赫瓦尼組織中三個主要大部落的叛亂。

在鎮壓了長達三年的叛亂後,阿卜杜勒-阿齊茲將伊赫瓦尼組織改編爲直屬國王本人的國家衛隊,隨後又剝奪了五個弟弟的軍權和王位繼承權,但仍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和一定實權。其中,戰功卓著的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被任命爲麥加省長,可他並不甘心自己一系徹底與王座絕緣,努力想將自己的兒子們加入繼承順位,此舉導致他與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決裂,結果長子哈立德·本·穆罕默德死於一場離奇的車禍,本人也被完全邊緣化,喪失了一切權力。不過他的後代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打擊,次子法赫德·本·穆罕默德後來擔任過重要的蓋西姆省的省長,目前,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的曾孫輩仍然在沙特政商界佔有一席之地。另一位同樣伴隨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南征北戰功勞赫赫的弟弟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拉赫曼則因年幼沒有爭取王位的能力,故很受國王的信任,頻繁參與國家決策和外事活動。老國王死後,由於阿拉伯人的傳統——長者在家族中擁有極大話語權,因而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拉赫曼也頗受後幾任國王的尊敬,並在幾次重大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後代如今主要活躍在商界。

1932年9月23日,阿卜杜勒-阿齊茲將他所統治的內志王國及屬地、漢志王國和其它地區正式合併,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並加冕爲第一任沙特阿拉伯國王。阿拉伯語中國王叫作馬利克,不過這一詞語通常被意譯爲國王,而不像其它頭銜那樣採用音譯。

除了武力征服外,阿卜杜勒-阿齊茲鞏固統治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與大部落聯姻,以至於有個笑話說阿卜杜勒-阿齊茲統一阿拉伯人的唯一方式就是在牀上。而一個妻子來自的部落越重要,她就會越得寵,當然她所生的兒子們也就越受國王偏愛,再加上母系部落的支持,他們也就有更大的機會登上王位,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蘇德里七兄弟了。家族內部聯姻也非常普遍,同父異母兄弟所生子女結親很常見,因此沙特王室成員往往有着複雜親屬關係。“我和我的兄弟一起反對我的堂兄弟;我的堂兄弟和我一起反對陌生人。”,這句著名的阿拉伯諺語貼切地反映出沙特王室的內部關係,同父同母兄弟往往緊密抱團形成合力優先與異母兄弟競爭,在位的國王則盡力提拔自己的子孫和同母兄弟的後代,而他的同母兄弟也能夠對國王的政策產生決定性影響。久而久之,這種任人爲親的風俗導致沙特國內各要害部門分別爲不同支系掌控,他系難以染指,其中最爲典型的就是費薩爾系對外交部的壟斷。

阿卜杜勒-阿齊茲統治國家的方式起初非常原始,他將國土分封給兄弟子侄們治理,而那些經由征服或聯姻臣服於他的部落仍舊佔據大片土地。當時的沙特尚未建成有嚴格層級的地方行政體系,管理各地的王室成員統一被冠以埃米爾的稱號,不論他們管轄的是一個省還是一個村,這一稱號也成爲他們統治地方的法理依據,類似於我國西漢的諸侯王。這裏需要明確的是,王室成員本身就擁有埃米爾的頭銜,而他們擔任的地方長官的名稱則是地方名加上埃米爾,比如圖爾基王儲曾任蓋西姆省埃米爾、費薩爾·本·圖爾基王子曾任卡夫吉鎮埃米爾。埃米爾作爲官名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不過使用範圍已不像當初那麼氾濫,僅用於一省的正副省長。另外,可能是爲了營造權力規範化的良好形象,沙特在對非阿語國家的宣傳中,已很少用埃米爾稱呼省長,而是改用西方化的governor(省長)。本文爲了減少歧義,統一用省長稱呼各省的行政長官。

沙特阿拉伯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不過1938年發現的大油田在爲沙特家族帶來鉅額財富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實力和影響,國王得以全力推進他早年提出的遊牧民定居計劃,大批部落被強制定居生活,部落之間的衝突和仇殺被禁止,在意識形態方面則體現爲瓦哈比主義思想的大力推行,以此合法化國王的統治,控制臣民的思想,舊有的宗教法條和習俗被大量廢止,代之以瓦哈比派認可的法律。

通過這一系列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舉措,阿卜杜勒-阿齊茲逐步將所征服的廣袤土地和衆多部落統一爲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雖然直到今天,沙特的部落在社會生活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部落在政治事務上已不再佔據主導地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