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拜占庭帝國常用的解決衝突的手段有哪些?戰術革命爲他們帶來了什麼?

拜占庭帝國常用的解決衝突的手段有哪些?戰術革命爲他們帶來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是歐洲歷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拜占庭的軍事戰略首先選擇的是外交,其次是武力,前者的代價是暫時的,而後者的風險則是暫時的。拜占庭面對四周強敵得以生存,靠的不是長期防禦作戰而是一系列對新威脅的創造性反應——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拜占庭帝國西部邊疆包括伏爾加河以西的整個草原走廊,以及從森林一直延伸到黑海,再延伸到多瑙河一線,綿長的疆界線使拜占庭擁有數量較多的鄰居,因此外交手段成爲拜占庭處理國際爭端的永久優先手段。

拜占庭外交的常用規則是如何成功地利用潛在敵人立場的多重性用談判手段將其轉化爲自己朋友。在拜占庭歷史上,接連不斷的戰爭有時會使它淪爲一個陷入困境的城邦,但是拜占庭軍隊總能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擊退敵軍,並將防守轉爲進攻,將入侵者趕走數十年後,帝國往往收復了比以前更大的領土。帝國的敵人可以暫時打敗它的軍隊,但他們無法打敗它的宏偉戰略,帝國如此堅韌的原因在於它最大的力量是無形的,且不受直接攻擊的影響。

拜占庭帝國常用的解決衝突的手段有哪些?戰術革命爲他們帶來了什麼?

一、“以退爲進”的外交

除了“挑撥鄰里”,“花錢買平安”也是拜占庭帝國常用的解決衝突的手段。一種儘管低劣的,但仍然很有用的外交方式:與其用黃金僱傭其他國家攻擊威尼斯,倒不如用黃金來直接來收買他們,約翰二世派特使與威尼斯談判,以金錢誘使威尼斯在未來不再侵犯帝國領土。這種做法比以前派遣軍隊戰勝他們更有效,比被戰爭蹂躪省份失去的稅收更便宜。在黃金結合有效的軍事部署這一戰略下,接下來的時間可以用更少武力輸出來限制索要金幣國家的得寸進尺、敲詐勒索。這種方法使許多強大的敵人都得到了成功的遏制,也就是說,無論是從軍事開支還是戰爭中損耗來講,進貢的代價都比抵抗入侵的成本低一倍,而且不會造成平民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另外,從經濟上講,貢品的支付並不是經濟緊縮而是黃金的循環,從納稅人到皇家國庫,從國庫到貢金付款,威尼斯和他們的所有後繼者不可避免地用他們的貢金從帝國購買必需品和小玩意。由於邊境市場的需求,除了少量保留在珠寶上的貴金屬,出口到威尼斯的黃金很快就回到帝國內部流通這樣反而提高了帝國內部的生活水平。貢金的繳納非但沒有抑制生產,拜占庭還能夠通過提高黃金流通速度來刺激經濟發展。所以從戰略角度看,繳納貢金是帝國利用最大的比較優勢提高金融流動性的一種有效方式。

拜占庭帝國常用的解決衝突的手段有哪些?戰術革命爲他們帶來了什麼? 第2張

約翰二世縱橫捭闔,使用金錢、離間、聯姻等外交手段,與圍城、練兵、軍事進攻等戰爭手段相結合確保拜占庭帝國西部邊疆在其統治期間較其父統治時期更加穩固強大。這促進了帝國西部省份的經濟復甦和發展,商業貿易發達,文化也達到了繁榮時期。

二、戰術革命與重防禦的軍事方略

戰術革命是一項超越戰術層面的重大軍事創新,它構成了一種新的戰爭方式。拜占庭軍隊注重軍事文化的積累,現存有幾本具有明顯實用價值的拜占庭軍事手冊,也就是爲士兵們編寫的作戰指南,用於士兵理論訓練,在對每一本手冊的內容中進行審查時,學者們可以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建議都是完全過時了的,有許多建議在現代仍具有很強的實戰意義。這種軍事文化積累最直接的好處是完善了拜占庭陸軍和海軍的裝備,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戰術、作戰計劃和練兵之法。

然而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這種軍事手段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一種微妙的軍事管理秩序,它在無形中增加了軍隊的一個邊緣優勢,雖不是壓倒性優勢,但帝國正是憑藉這個微妙的差距度過了最嚴重的危機。

1.重視經驗

拜占庭軍事指揮官大都不是知識分子,恰恰相反,從保存在紙莎草和樹皮上的個人信件和其他文字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軍隊龐大的指揮官羣體,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可能比拜占庭軍隊的普通士兵還要低。這一現象即使在相當高的軍事等級排名中也是很常見的,據記載,一名可指揮多達7000名騎兵,佔戰地部隊總數三分之一的將軍,相當於一名現代陸軍准將,甚至不硬性規定這名指揮官將軍必須識字,只是說“指揮官應該是謹慎、務實、經驗的,如果可能的話,能夠讀寫更好”,建議“如果可能的話,能讀寫更好”這就表明在騎兵軍官中識字的一定很少。

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草原遊牧民族的影響,史料中所記載的11世紀晚期拜占庭騎兵與僱傭兵並肩作戰,草原戰士的文盲方式很可能已經影響了軍隊的營地文化和軍隊本身,而騎兵軍官必然是從這些文化階層中走出來的,從君士坦丁堡派來的識字的年輕紳士不太可能成功指揮這些半狂野的騎兵。當然,對經常征戰的拜占庭軍隊來說,經驗比紙上談兵更加重要。

拜占庭帝國常用的解決衝突的手段有哪些?戰術革命爲他們帶來了什麼? 第3張

2.善於學習

拜占庭帝國早期用他們的步兵和騎兵部隊擊敗了匈奴,後來決定模仿匈奴騎兵訓練拜占庭帝國的軍隊,使他們掌握更多的作戰技巧,這在缺乏狩獵和草原戰爭文化環境的情況下並不容易補足匈奴人在幼兒時期就開始的騎術和射箭教育,拜占庭軍隊致力於彌補這兩種形式的訓練,從而使新兵成爲熟練的騎兵和弓箭手。雖然他們缺乏草原騎手那樣優秀的騎術和耐力,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補償優勢:更有韌性的身體和靈活運用綁在他們背上的長矛。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資料表明這種轉變是如何以及何時發生的,但當查士丁尼在527年掌權之後,拜占庭軍隊中最有作戰能力的部隊就一直是騎兵。

正如他們在軍事手冊中記錄的那樣,拜占庭人清楚地知道和平是戰爭的暫時中斷,一旦一個敵人被打敗,另一個敵人就會在進攻帝國時佔據失敗者的位置。因此在戰爭中失去寶貴的士兵是不可逆轉的傷害,而獲得的戰略利益只能是暫時的,甚至將敵人毀滅也不是最大的收穫,因爲在戰爭中昨天的敵人可能成爲今天最好的盟友。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拜占庭人繼承了老羅馬人軍人至上的理念,無論何時,拜占庭爲了避免正面攻擊會出現軍人死傷的僵化立場,通常會採取靈活的非武力軍事戰略包括外交,包圍等方式來取勝。

在守衛拜占庭的戰爭中,護城河是第一個強大的屏障。因爲跨越護城河需要的將預製木橋橫跨護城河的技術,但在寬度爲20米的地方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另一種方法是把捆綁的樹枝堆砌在護城河中,直到形成步兵能夠穿過的簡易橋樁,但這需要大量的樹木來填滿十米的深度,即使這樣,橋的表面也通常不足夠堅固來馱運士兵、攻擊塔、鞦韆梯和其他圍攻設備,但這些設備只有到達城牆根下,才能發揮效力。

在當時,一般護城河的外緣和圍牆之間的距離是35米,或38米,除了可以投擲石塊或發射箭炮的武器,對於剩下圍城裝備來說,這樣距離太遠了,難以發揮效力。此外,就算成功渡河,軍隊也很難把一種在當時被認爲是最有效的攻城技術應用在戰爭中:通過開鑿隧道到達城牆,用易燃的樹脂和木頭摻進城牆縫隙裏,然後放火,使城牆建築受熱膨脹後坍塌。但是護城河十米的深度和底部軟化泥漿的下降率會形成一個非常深的溝壑,這使隧道很容易被淹。這就提高了拜占庭城市在遭到敵軍圍攻時的自我防禦能力。但拜占庭人在圍攻敵國城市和麪對敵軍圍攻時會使用大炮,尤其是在保衛國家最重要的要塞時使用更加頻繁,這就幫助拜占庭在敵人艱難度過護城河時利用高度優勢先傷其元氣。

拜占庭帝國常用的解決衝突的手段有哪些?戰術革命爲他們帶來了什麼? 第4張

總結

拜占庭帝國內部的維護方略,重在提高防禦性,目的是在遭到外來侵略時能夠自保,攻擊性不大,但其作用卻不容小覷,一方面,面對敵人進攻時,有能力保衛自身和邊疆線的穩定。另一方面,只有國家內部和邊疆地區有足夠的能力保衛自身安全,國家纔有可能在對外戰爭中集中精力對付敵人,從而擴大帝國領土,保持國家地位。

約翰二世經略西部邊疆的主要目的在於維持強大的西方軍事防禦線,主要是利用軍事和外交手段構建遏制諾曼人勢力擴張的軍事聯盟,所以這一目的決定了他與神聖羅馬帝國和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人,以及羅馬教皇之間結成軍事同盟。然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東部邊疆的西里西亞和安條克地區,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擴大了拜占庭在東部邊疆的控制範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