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巴洛克藝術:巴赫《B小調彌撒》簡介及其創作背景

巴洛克藝術:巴赫《B小調彌撒》簡介及其創作背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間在歐洲盛行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產生在反宗教改革時期的意大利,發展於歐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區,以後隨着天主教的傳播,其影響遠及拉美和亞洲國家。巴洛克作爲一種在時間、空間上影響都頗爲深遠的藝術風格,其興起與當時的宗教有着緊密的聯繫。巴洛克藝術還代表了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內涵也極爲複雜。但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注重強烈情感的表現,氣氛熱烈緊張,具有刺人耳目、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B小調彌撒,巴赫於1733年寫成了這部彌撒中的“懇求主,賜憐憫”(Kyrie)和“榮耀頌”(Gloria)這兩段,是爲了奉獻給薩克遜的選侯西格斯蒙德三世(Sopsmundm)的,當時這位選侯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長官,後來成爲波蘭的國王。

巴赫將這兩段樂曲奉獻給他並附有一信,請求選侯指派他爲選侯的宮廷作曲家,信中還說:“這兩首作品可以算作我的作品中非常有特殊意義的樂曲。”巴赫所說的完全是事實,這部作品確實是巴赫有非常意義的頂峯作品。

巴洛克藝術:巴赫《B小調彌撒》簡介及其創作背景

介紹

巴赫是一位新教路德宗的信徒,人們自然就會問到:“一位新教教徒爲什麼還要寫天主教所用的彌撒呢?我們應當知道當1514年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成立了新教之後,在新教的崇拜中,並沒有將原來天主教所用的彌撒這一崇拜儀式廢除掉。

新教當時在崇拜中還是應用彌撒這一形式,只是有時把彌撒中“奉獻”(Offertory)這一部分改爲由牧師宣教,所以“b小調彌撒”中沒有“奉獻”這一部分。

這並不是巴赫的創舉,當時新教的作曲家們,也都採用此種辦法。

新教崇拜儀式中還有傳統天主教彌撒中的“懇求主賜憐憫”(Kyrie),“榮耀頌”(Gloria),“尼西亞信經”(Credo),“聖哉,聖哉,聖哉!”(Sanctus)和“上帝的羔羊”(Aenus Dei)五部分,但巴赫的這部“b小調彌撒”卻又在路德宗的彌撒儀式中又加上了高度成熟的技術,使之更有濃重的宗教氣氛。

作曲

美國著名指揮家斯托考夫斯基(Stokowski,Leopod1882一1977)曾說過:“巴赫的這部作品確實是音樂領域中最崇高的作品。”

他又說過:“巴赫的b小調彌撒是從一個很廣泛的音域中構築成功的,音樂的結構非常複雜而且其技術集中反映出巴赫的靈感是緩慢而很豐富地流露出來的,在巴赫筆下,把傳統彌撒的段落加以擴充了,幾乎在b小調彌撒中,包含了全宇宙所有的情感和意識……”。

例如第一段“懇求主賜憐憫”,純粹是一首祈禱,樂曲表現出最純樸的情感,和最沉重的意志!

也可以說它包含有任何祈禱中所應當有的情感,後面的“榮耀頌”,“尼西亞信經”“聖哉與和散那”簡直像光輝的太陽一樣,普照大地,聽起來好像大自然,人類,星球和全宇宙都在歌頌上帝,“除掉世界罪的”、“聖靈感孕”和“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等奇妙樂段,若不是真受了上帝感動的人,是不能寫出來的。”

背景

17世紀末歐洲出現了一種新的教會音樂,而巴赫的“b小調彌撒”就屬於這一種,那就是“康塔塔一彌撒”(Cantata-Mass)。

在這種彌撒中,獨唱與合唱之間有強烈的對比,管絃樂的色彩宏麗,廣泛地描寫着感情,把一切歌劇及清唱劇(Oratorio)中的手法也引用到彌撒中來了,在“b小調彌撒”中女高音的花腔式的唱法是來自意大利的歌劇,華美壯麗的二重唱是來自阿戈斯蒂諾·斯特凡尼(Agostino Steffani 1654-1728)的手法。

巴洛克藝術:巴赫《B小調彌撒》簡介及其創作背景 第2張

內容

巴赫把這部彌撒分爲5部分24段,這種分法完全是他自己的決定,絕無先例。

他把“尼西亞信經”分爲8段也完全沒有任何先例,而這第8段(總第19段)又明顯地可以再分爲兩段,這就使“尼西亞信經”成了9段,這9段中是以“被釘於十字架”(第5,總第16段)爲中心,前後各有四段。

巴赫作爲基督徒,其信仰的中心就是“耶穌被釘於十字架”,這也就是耶穌所以降生於世上的目的,從而我們可以證明巴赫的這部作品是以深刻的神學思考爲背景的,如果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部彌撒的第一部分“懇求主賜憐憫”就更會體會巴赫此曲的深遠神學意義。

這一部分共分爲三段:1.合唱,2.二重唱,3.合唱。這一部分的中心是二重唱,其詞爲“聖子賜憐憫予我們”(或“基督賜憐憫予我們”)因爲作爲基督徒的巴赫非常崇敬主耶穌基督,所以這第2的二重唱寫得非常親切和富有乞求的氣氛。

當然“尼西亞信經”那一部分也是如此,其重點在“由聖靈感孕並由童貞女瑪麗亞生成爲人”這一段,寫得非常簡潔,感人肺腑,兩部的中心都在“主耶穌基督”,表明巴赫對主耶穌的偏愛。

巴赫的許多有表示性的手法都有其神學上的意義的,一般人寫“聖靈感孕”是基於聖靈從天而降,但巴赫所用的手法遠不止如此。

在調性方面,這段“聖靈感孕”是結尾在B大調和絃上,而下一段,第16段“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是由E小調開始。

因此,15段的“聖靈感孕”的結尾正是下一段e小調“遇難”的開始,而且緊密的與“遇難”結合在一起,這就完成了基督教信仰!聖靈感孕生了耶穌,是爲了遇難受死拯救人類,巴赫就是用此種手法表示了基督教信仰和神學。

此外,“受難”這個詞的曲調是以卡農形式而重複出現的。第16段的低音都是“低音型”,每四小節爲一組的帶有半音的“低音型”,一共重複了12次,直到曲終。

這就加重了在小調樂句中對“受難”的沉痛,悲傷的氣氛,然而卻結尾在G大調的和絃上,這G大調和絃又爲下一段(第17段)“第三日復活”作了準備,雖這G大調和絃的詞是“被埋葬”但大調和絃卻暗示從被埋葬中我們看到了復活的亮光。巴赫的這種神學思想在我們瞭解巴赫的作品時,是需要記在心中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