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俄國1905年革命的具體經過,最後的結果及歷史意義

俄國1905年革命的具體經過,最後的結果及歷史意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俄國1905年革命是指於1905至1907年間,發生於當時的俄羅斯帝國境內,一連串範圍廣泛,以反政府爲目的,又或沒有目標的社會動亂事件,諸如恐怖襲擊、罷工、農民抗爭、暴動等,導致尼古拉二世政府於1906年制定等同於憲法的基本法、成立國家杜馬立法議會與施行多黨制。

俄國1905年革命的具體經過,最後的結果及歷史意義

1905年俄國發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0世紀初,俄國作爲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還保存着大地主土地佔有制和沙皇專制統治,成爲政治上極其反動、經濟上又很落後的國家。沙皇政府對外依賴外國資本,熱衷侵略擴張;對內實行殘暴的階級壓迫、民族壓迫和經濟剝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銳,到處萌發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鬥爭。

革命的導火線1905年1月16日(俄歷1月8日),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廠1.2萬名工人爲反對廠主開除4名工人舉行罷工。其他工廠工人羣起響應,幾天內,罷工人數達到15萬人。沙皇政府密令加邦牧師,誘使工人遊行。1月22日(俄歷9日,星期日),14萬工人和家屬前往冬宮廣場,準備向沙皇呈遞請願書。其中提出言論出版自由、八小時工作制、土地歸農民、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召開立憲會議等要求。埋伏的軍警野蠻地向工人們開槍,1000多人罹難,數千人受傷。史稱“流血的星期日”。

野蠻屠殺激起各地罷工運動蓬勃發展。莫斯科、第比利斯等地舉行總罷工。1~8月,全國參加罷工人數達80萬,比過去10年罷工工人總數還多 1倍。整個夏季和秋季,人民革命持續高漲。在罷工鬥爭中創造了工人代表蘇維埃這一組織形式。羅茲工人總罷工發展爲武裝鬥爭,同軍警進行了 3天戰鬥。在工人運動推動下,全國一半以上縣份爆發農民反對封建地主剝削和壓迫的鬥爭。6月間,黑海艦隊裝甲艦“波將金”號的水兵自發舉行起義,擊斃反動軍官,把軍艦開往正在舉行總罷工的敖德薩。

全俄政治罷工從10月20日(俄歷7日)莫斯科-喀山鐵路司機開始罷工,

俄國1905年革命的具體經過,最後的結果及歷史意義 第2張

人民革命發展爲全俄政治罷工。25日(俄歷12日)全國 4萬公里鐵路線上有75萬職工參加罷工。26日(俄歷13日)起逐漸發展爲全俄各行各業政治罷工。參加罷工的有2000多個大工廠, 200多萬工人。沙皇被迫於10月30日(俄歷17日)頒佈詔書,答應召集具有立法權的國家杜馬,允諾人民有言論、集會、出版、結社等自由。以В.И.列寧爲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揭露了沙皇政府的憲政陰謀,號召人民把革命推向前進,舉行武裝起義,推翻沙皇專制制度。 俄國十二月武裝起義12月20日(俄歷 7日),莫斯科工人代表蘇維埃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舉行總政治罷工,成立工人義勇隊。武裝工人構築街壘,同反動軍警進行搏鬥,一度攻佔幾乎所有車站。頓巴斯、尼什哥羅德、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等地也發生武裝起義。在赤塔、諾沃羅西斯克,革命人民一度掌握政權。十二月武裝起義是1905年革命發展的最高峯。由於缺乏集中統一的指揮,各地起義分散,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城市鬥爭與農村鬥爭未能密切配合,爭取士兵的工作不夠有力等原因,人民起義被沙皇政府鎮壓。1906~1907年,革命運動逐漸走向低潮。據不完全統計,1906年罷工人數約127萬多人,1907年爲74萬人。在這期間,農民和士兵起義時有發生,都遭失敗。

 歷史意義

1905年革命使俄國工人階級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鍛鍊,他們創造性地運用了總政治罷工、武裝起義等鬥爭方式,創立新的組織形式-蘇維埃,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一次“總演習”。這次革命,鼓舞和推動了歐、亞一系列國家的革命鬥爭。它是帝國主義時代第一次人民革命,結束了巴黎公社(1792~1794)失敗以後的資本主義和平發展時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