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地心說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古希臘哲學家們是怎麼理解地心說的?

地心說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古希臘哲學家們是怎麼理解地心說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希臘哲學家們認爲,永恆的、神聖的天體只能相應於其高貴的地位作勻速圓周運動。但少數天體,如太陽,月亮和一些行星的視運動卻並不如此,甚至還描繪出複雜的雙紐線軌跡。柏拉圖給他的學生們提出了一個任務:怎樣用若干個特殊的勻速圓周運動的組合,去解決理想情況與現實的這個矛盾。這裏所提出的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思想,對後來物理學研究方法的發展起了啓示性的作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地心說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古希臘哲學家們是怎麼理解地心說的?

柏拉圖的學生,克尼道斯的歐多克斯(Eudoxus of Cnidos)約前409一前355)第一個致力於建立一個宇宙的幾何模型。他違背了柏拉圖不作觀測的規定,通過天文觀測爲他的幾何模型提供實際根據。他吸收了巴比倫人把天上覆雜的週期運動分解爲若干個簡單週期運動的思想,共用二十七個以地球爲中心的同心球殼解釋了附着於球殼上的天體的視運動。

最外面的一個球層(遙遠的恆星天球)描述了天界的週日運動。行星的視運動很不規則,所以每個行星需用四個相互關聯的同心球殼的聯合旋轉來作出說明。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各用三個球殼說明.較裏面的球殼的旋轉軸安裝在較外面的球殼上,所以必然參與外面球殼的運動。

進一步的觀測發現另外的週期現象。歐多克斯的學生卡里普斯(Callipus)給每個天體又加上一個新的球殼,使總數達到三十四個。亞里士多德又進一步增加了二十二個,使球殼總數達五十六個,這二十二個是“不轉動的球層’,這是爲了避免每個天球把自己特有的轉動都直接傳給它內層的天體,這就需要在載有行星的每一組球層之間插進若干“不轉動的球層”,它們和外面的球層作相反方向的運動,從而抵消了外球層的運動,只把週日運動傳給內層的行星。

同心球層體系一開始就招致了某些困難,因爲它要求天體永遠和地球保持同一距離。但行星亮度的變化以及日食有時是全食、有時是環食的現象說明,行星,太陽,月亮離地球的距離是不斷變動的。

爲了擺脫這一困難,柏加的阿波羅尼阿斯(Apollonius of Perga,約前247--約前205)提出了另一種幾何模型,他的模型中只有天體的軌道,而無實體的同心球,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爲了解釋太陽和月亮與地球間的距離的變化,他設計了偏心輪——地球在天體圓軌道中心的一旁,爲了解釋行星的逆行現象,他提出了“本輪—均輪”結構——行星沿本輪怍圓周運動,本輪的中心又在另一均輪圓周上以地球爲中心運行。

地心說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古希臘哲學家們是怎麼理解地心說的? 第2張

這個思想後來又爲羅德斯島上的希帕克斯(Hipparrchus,約前161——約前126)所發展。他用一個固定的偏心輪解釋太陽的表觀運動,用一個移動的偏心輪解釋月亮的表觀運動,而行星的運動則用一套本輪一均輪來解釋。

他的模型與實際符合得較好。希帕克斯收集和比較了古人的觀測記錄,從而發現了分點歲差爲36''(實際約爲50'')。他測定丁約一千零八十顆恆星方位,編制了星表。他把恆顯的亮度分爲六等。他通過觀測月孔在兩個不同緯度的平緯度,確定月亮離地球的距離約爲地球直徑的三十六倍,月亮直徑爲地球直徑的三分之一(實際分別爲三十倍和零點二七)。這些成就表明,當時的天文學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由此可知,日心地動說的思想在古希臘也已明確地提出來。如前所述,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了地球繞“中央火”運動的思想,其他人也提出過無數世界的觀點,都認爲地球是運動的。赫拉克利特曾就水星和金星從不遠離太陽的事實,設想它們沿圓軌道繞日運轉,併產生亮度變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