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英國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簡介 如何評價《羅密歐與朱麗葉》?

英國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簡介 如何評價《羅密歐與朱麗葉》?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羅密歐與朱麗葉》主要人物有哪些?如何評價《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就爲你介紹:

《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簡介

《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爲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實爲《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及《哈姆雷特》)。

英國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簡介 如何評價《羅密歐與朱麗葉》?

該劇講述意大利貴族凱普萊特女兒朱麗葉與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誠摯相愛,誓言相依,但因兩家世代爲仇而受到阻撓。

《羅密歐與朱麗葉》雖是一出悲劇,但兩個青年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本身卻不可悲。他們不僅彼此相愛,而且大膽追求他們的愛情,不惜以命拼爭。

他們的愛情力量使他們敢於面對家族的仇恨,敢於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戰。他們爲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贖罪的羔羊,因而他們的死亡雖是生命的終結,卻在道德上取得了勝利。終於使兩個敵對的家族言歸於好。

許多學者和評論家從這個意義上稱這齣戲是樂觀主義的悲劇,也就是人們慣說的悲喜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創作背景

一、歷史背景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據說歷史上確有其事,它於1303年發生在意大利維羅納城。有人還援引但丁《神曲》作爲佐證。但此說難以定論。

不過,古羅馬時倒確實流傳着關於一對情侶生死相戀的民間傳說,它在漫長的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故事和細節不斷得到補充和豐富,逐漸演變爲後來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傳奇。

16世紀初葉,意大利人路易吉·達·波爾託寫了一則短篇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在小說中已見端倪。班戴洛從民間傳說中擷取素材,又借鑑前人以此爲題材的作品,於1554年寫成了他的小說《羅密歐和朱麗葉》。

班戴洛和薄伽丘雖同屬文藝復興時代,但一先一後,相距已近二百年。班戴洛的時代,意大利政治上、經濟上已顯出頹勢,時移俗易,世風日下,表現在小說創作中,則是許多庸俗的言情小說應運而生。

而班戴洛卻奮意縱筆,寫出了充溢着人文主義精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班戴洛善於編織曲折變幻、波跌浪涌的故事,擅長描寫激情的悲劇性衝突,娓娓動聽的敘談。

因此,這部作品迅即被衆多藝術家相中,紛紛從中擷取再創作的素材。

近水樓臺先得月。班戴洛的小說問世之後僅僅五年,法國人皮埃爾·布瓦多即把它譯成法文。不過,這一回法國人只是更多地充當了二傳手,倒是英國人對班氏的小說推崇備至,情有獨鍾。

英國人伊英特,把布瓦多的法文版譯成了英文。約莫有十幾位英國作家,從這則動人的意大利悲情故事中獲取了二度創作的靈感和材料。莎士比亞據此創作了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二、時代背景

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意大利和歐洲的許多國家正相繼開展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

這期間是歐洲封建社會逐漸解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封建社會母體內孕育的時期,人文主義是文藝復業時,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內容:第一,用人性反對神權;第二,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第三,用理性反對矇昧主義。

英國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簡介 如何評價《羅密歐與朱麗葉》? 第2張

其中個性解放是針對封建社會宣揚的禁慾主義,要求勞動人民剋制慾望、放棄鬥爭、放棄現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現世生活,認爲現世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個人自由和個人幸福。

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揚這種人文主義思想,《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識的愛情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故事

凱普萊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兩大家族,這兩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經常械鬥。蒙太古家有個兒子叫羅密歐,17歲,品學端莊,是個大家都很喜歡的小夥子。

可他喜歡上了一個不喜歡他的女孩羅薩蘭,當聽說羅薩蘭會去凱普萊特家的宴會後,他決定潛入宴會場。所以羅密歐爲了羅薩蘭,而他的朋友爲了讓羅密歐找一個新的女孩而放棄羅薩蘭,他和自己的朋友爲了各自的目的戴上面具,混進了宴會場。

於是,在這次宴會上,他被凱普萊特家的獨生女兒朱麗葉深深吸引住了。這天晚上,朱麗葉是宴會的主角,13歲的她美若天仙。羅密歐上前向朱麗葉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朱麗葉也對羅密歐有好感。

可是,當時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後,羅密歐仍然不能擺脫自己對朱麗葉的愛慕。他翻牆進了凱普萊特的果園,正好聽見了朱麗葉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喚羅密歐的聲音。顯然,雙方是一見鍾情。

第二天,羅密歐去見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請代爲幫忙。神父答應了羅密歐的請求,覺得這是化解兩家的矛盾的一個途徑。羅密歐通過朱麗葉的奶孃把朱麗葉約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結成了夫妻。

這天中午,羅密歐在街上遇到了朱麗葉的堂兄提伯爾特。提伯爾特要和羅密歐決鬥,羅密歐不願決鬥,但他的朋友(和平主義者)覺得羅密歐沒面子,於是他的朋友和提伯爾特決鬥,結果被提伯爾特藉機殺死。

羅密歐大怒,拔劍爲朋友報仇,因此提伯爾特被羅密歐殺死了。

經過多方協商,城市的統治者決定驅逐羅密歐,下令如果他敢回來就處死他。朱麗葉很傷心,她非常愛羅密歐。羅密歐不願離開,經過神父的勸說他才同意暫時離開。

這天晚上,他偷偷爬進了朱麗葉的臥室,度過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羅密歐就不得不開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羅密歐剛一離開,出身高貴的帕里斯伯爵再次前來求婚。凱普萊特非常滿意,命令朱麗葉下星期四就結婚。

朱麗葉去找神父想辦法,神父給了她一種藥,服下去後就像死了一樣,但四十二小時後就會甦醒過來。神父答應她派人叫羅密歐,會很快挖開墓穴,讓她和羅密歐遠走高飛。

如何評價《羅密歐與朱麗葉》?

一、後世影響

該劇曾被多次改編成歌劇、交響曲、芭蕾舞劇、電影及電視作品。法國作曲家古諾曾將此劇譜寫爲歌劇,音樂劇《西城故事》亦改編自該劇。

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譜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作曲家普羅高菲夫則爲該劇編寫芭蕾舞樂曲,均獲得大衆的喜愛。

而1996年電影版名爲《羅密歐與茱麗葉 後現代激情篇》由好萊塢藝人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及克萊爾·黛恩斯主演,於1997年柏林影展獲得多個獎項。

2001年,法國音樂家Gerard Presgurvic獨力將本劇改編成法文音樂劇,巴黎首演之後就陸續在世界各地巡迴,2007年四月曾到臺北表演,又將於2008年到香港和中國大陸演出。

另有電視動畫版,由日本動畫公司GONZO負責製作,於2007年4月4日播放。

二、名人評價

法國作家雨果:它寫的是“黎明的愛”。

俄國詩人普希金:“除了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兩個莎士比亞嫵媚描述的令人心醉的創造物之外,全部悲劇中最精彩的人物,就是文雅、情深、高貴而好爭論的茂丘西奧——一個當代年輕騎士的典範。

詩人選取他作爲意大利人的代表,而意大利人就是當時歐洲最時髦的民族,號稱16世紀的法國人。”

中國翻譯家朱生豪:《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的抒情悲劇,也是繼《所羅門雅歌》以後最美麗悱惻的戀歌。

這裏並沒有對於人性進行深刻的解剖,只是真摯地道出了全世界青年男女的心聲,愛情不但戰勝了死亡,並且使兩族的世仇消弭於無形;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它無疑是一本謳歌愛情至上的喜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