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阿根廷總統胡安貝隆簡介:影響阿根廷最大的人

阿根廷總統胡安貝隆簡介:影響阿根廷最大的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貝隆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一個農民家庭。16歲時進入軍事學校學習。畢業後仕途順利。1930年代後期作爲軍事觀察員在意大利服役。

1943年5月,作爲陸軍上校的貝隆在軍官聯合小組發動的軍事政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聲名鵲起。同年11月,他被任命爲勞動和福利部長。1944年2月,又被任命爲副總統,陸軍部長。

1945年10月9日,貝隆在軍隊內部的反對聲中被迫辭職,並一度遭到逮捕。隨即工會組織了大規模示威活動,17日貝隆被釋放。在1946年2月24日舉行的大選中,他以56%的得票當選總統。

貝隆上任後採取有利於工人階級的政策。他大規模擴大了加入工會的工人數量,幫助建立了勞工總同盟。他將此稱爲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後被人稱爲“庇隆主義”。他強烈地反對美國和英國,沒收了這兩個國家在阿根廷的大量資產。他致力於推進國家的工業化,於1947年頒佈了旨在發展國有工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他的思想成爲了阿根廷政黨中的主流。1940年代後期,在他的允許下,阿根廷成爲了納粹戰犯的避難地。雖然貝隆在政治上右傾,但在1943年,他拒絕了使用軍隊鎮壓同性戀者。他還下令警察和司法系統對同性戀者採取寬容態度。他改良了探戈,還使賣淫合法化。

阿根廷總統胡安貝隆簡介:影響阿根廷最大的人

  婚姻生活

1929年1月5日,貝隆與奧萊利亞·提宗結婚,13年後奧萊利亞死於子宮癌。1945年貝隆與伊娃·貝隆(即著名的貝隆夫人)結婚。在她的幫助下,貝隆在勞工和婦女團體中獲得了更多的支持。伊娃於1952年死於子宮癌(一說白血病),年僅33歲。

1951年,貝隆獲得連任。但是經濟問題,高度的腐敗,以及與羅馬天主教會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他在1955年9月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下臺後,他流亡到巴拉圭,後來在馬德里定居。1961年,他與夜總會歌手伊莎貝爾·貝隆結婚。

  回國發展

1950年代到1960年代,阿根廷政府更迭頻繁,經濟增長緩慢,社會動盪劇烈。196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前期,政府未能使經濟復甦,對親貝隆的蒙特內羅(Montonero)的游擊隊打擊不力,這些都爲貝隆的回國創造了條件。1971年3月,拉努塞將軍(Alejandro Lanusse)掌權並宣佈將於1973年恢復民主憲政。

1973年3月11日,阿根廷舉行了總統普選。貝隆被排除在候選人之外,但是貝隆主義黨取得了勝利,坎波拉(Héctor Cámpora)當選總統。7月13日,坎波拉宣佈辭職,爲舉行新一屆大選鋪平了道路。9月23日,貝隆再度當選總統。10月,他宣誓就職,其妻伊莎貝爾同時出任副總統。新生的貝隆政權在極左與極右勢力的衝突中生存,由於貝隆的右傾立場,恐怖事件大量發生。政府不得不頒行一系列緊急法令以維持公共秩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