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德媒:二戰德軍坦克無敵只是神話 隆美爾曾吃大虧

德媒:二戰德軍坦克無敵只是神話 隆美爾曾吃大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德國《世界報》網站5月21日發表了貝特霍爾德·澤瓦爾德的題爲《德國坦克勝人一籌的神話》的報道,編譯如下:

德國坦克往往被認爲是希特勒1940年在西線取勝的原因。它們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明顯遜色於盟軍坦克。強項在其他方面。

埃爾溫·隆美爾青雲直上的將官生涯險些在阿拉斯附近突然終結。當這位所向披靡的將軍指揮坦克向海岸挺進時,英軍以坦克向德軍毫無守衛的側翼發動反擊。無線電中傳來的“求援”呼聲將隆美爾從勝利的美夢中喚醒。戰況報告稱,防線被敵人突破,大炮被炸成碎片,炮手被屠殺。

隆美爾好不容易纔遏止了敵人的進攻。但這位裝甲兵將軍爲此不得不使用火炮和其他常規武器。事實證明,他麾下的坦克無法戰勝英國坦克。

英軍在阿拉斯的進攻始於1940年5月21日。6天前,也就是德軍發動西線進攻的5天后,法國總理保羅·雷諾以德軍突破比利時前線的消息驚醒了他的英國盟友溫斯頓·丘吉爾:“我們被打敗了。色當前線被突破。德國人開着大批坦克和裝甲車衝了進來。”

因此,德國坦克成了法國戰敗的標誌,戰爭雙方都持這種觀點。法國和英國認爲德國坦克的優勢是己方慘敗的主要原因,希特勒則誤以爲自己一下子擁有了閃電戰的強悍武器。在一戰中,希特勒作爲二等兵、英國首相作爲營長都體驗過陣地戰的痛苦。他們也都曾以爲在這場新的大戰中陣地戰將重現。但坦克這種鋼鐵打造的龐然大物驅走了陣地戰的夢魘,希特勒的士兵憑藉它們在敵國每天突進數十公里。

然而,隆美爾在阿拉斯苦戰換來的防守勝利表明,事情並非那麼簡單。盟軍絕對擁有強大的坦克部隊,而其德國敵人絕非丘吉爾口中強大得無可匹敵的戰爭機器。仔細看看就會發現: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坦克不僅數量比德國人的多,而且技術也更加成熟。然而,他們指揮坦克作戰的方法和理念並不符合這種新武器的潛能。德國人強過敵人的也只有這一方面。而且其實這也是事出偶然。

德媒:二戰德軍坦克無敵只是神話 隆美爾曾吃大虧

首先談技術。國防軍10個裝甲師裝備的大多數坦克代表着“1940年春還在創建中的德國裝甲兵的初步發展階段”。正如史學家卡爾-海因茨·弗裏澤爾在他的權威著作《閃電戰傳奇》中所言,德軍的1號坦克和2號坦克原本只是訓練用車,充其量是權宜之計。其裝甲最厚處只有13毫米至14.5毫米,車載武器是機關槍——2號坦克才裝備了一門20毫米口徑火炮,炮手稱之爲“叩門器”。

即便裝甲最厚爲30毫米的3號坦克和4號坦克也不算具有很強的防護力,而且3號坦克裝備的3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4號坦克裝備的75毫米短身管火炮性能並不優異。在德軍中服役的2種只裝備37毫米火炮的捷克造坦克亦然。

德國坦克裝備的這些武器根本不能對裝甲最厚爲80毫米的英國馬蒂爾達2型坦克構成威脅。德國3號坦克和4號坦克只有抵近射擊才能擊毀裝甲厚度20毫米的法國索瑪坦克和裝甲厚32毫米的巴塔耶B型坦克,其他德國坦克則根本無法與之匹敵。令人對德國二戰坦克印象深刻的“虎”式坦克和 “豹”式坦克直到1943年才投入使用。

數量差距也加劇了這種不平衡。法國人和英國人光是在東北戰線就集中了3200多輛坦克,而且還有1000輛坦克在後方待命。而德國國防軍只能出動約2800輛坦克。其中,1號坦克和2號坦克共計近1500輛,佔一半以上。3號坦克和4號坦克只有約630輛,略多於法軍裝備的索瑪坦克和巴塔耶B型坦克。

但一些技術細節改變了勝負的天平。德國坦克的個頭雖然比盟軍的大傢伙小,但行軍速度更快,行程也長得多。此外,德國坦克還擁有更好的瞄準器。3號坦克和4號坦克的炮塔在設計時給炮手預留了空間。這意味着車長能完全專注於指揮,而盟軍坦克的車長還得負責瞄準。所有德國坦克都裝備了無線電通話設備,而英國和法國的軍官往往用手勢來協調坦克部隊的行動。

裝備的差異源於戰術構想的差異。古德里安、霍特和隆美爾這些德國裝甲兵將領集中投入部隊,並且將火力和速度相結合。而敵方的戰略構想還停留在一戰。他們不是實施重點突破,而是將戰爭設想爲線性前線,將坦克等距部署在那裏。而一旦這一鏈條被突破,敵人就可以長驅直入。

不過,抱着“老黃曆”不放的不單是盟軍將領。大多數德軍將領也不認爲裝甲兵是可以獨立行動的兵種,而視之爲步兵的助手。德軍最重要的運輸工具仍是牲畜。一個德軍步兵師有約1.5萬人和5000匹馬。

直到希特勒下了死命令,德軍總參謀部才咬牙切齒地接受了埃裏希·馮·曼施泰因的“鐮刀”計劃。其核心構想是,用7個裝甲師穿越阿登山區,然後從側翼進攻正在向北行軍的盟軍。儘管德軍爲此集結了擁有4.1萬輛汽車的有史以來投入戰場規模最大的摩托化部隊,但如果坦克沒能在首輪攻擊中就突破法國的馬斯河防線,那麼德軍領導層仍有權將車輛立刻分配給跟進的步兵部隊。

克萊斯特裝甲集團軍將其成功歸結於另一因素:“任務戰術”。盟軍軍官和士官所接受的命令中也包含執行命令的方式方法。相反,德國軍官在決定如何成功完成任務方面有高度的自主權。

這一傳統在驅逐拿破崙佔領軍的德意志解放戰爭時就已形成,且在一戰的條件下成了德軍的準則。根據“任務戰術”,部隊指揮官應根據現場具體條件作出決斷,不爲遠方參謀部的評估所束縛。納粹政權也認可軍官有這種迴旋餘地,至少在戰術層面上如此。

德軍裝甲兵將領根據這一原則調兵遣將。他們的敵人制定繁瑣的進攻方案,並且等到行動的所有要素都到位後才進軍。德國人則審時度勢,臨場發揮,充分利用盟軍防線的每個弱點。

此外,希特勒的青年軍官們還利用了技術創新:德軍的俯衝轟炸機可摧毀敵軍掩體,重型高射炮也可投入地面戰鬥。隆美爾就用88毫米口徑高射炮快速解決了阿拉斯危機。

法國史學家和二戰親歷者馬克·布洛克也認爲,希特勒及其將領的“方法機會主義”是裝備精良的盟軍遭遇“罕見失利”的原因。但獨裁者希特勒和他的新英雄們還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愛孤注一擲。

戈培爾的宣傳系統很快便將閃電戰鼓吹爲西線勝利的原因。而閃電戰不僅成了納粹政權旨在打擊布爾什維克主義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妄想,而且也讓戰爭本身變成了高風險的賭博。在這場賭局中,對自身優勢的過度自信妨礙了對可能性的理性分析。坦克則成了這種妄想的象徵。(編譯/伍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