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爲何很少有軍隊勤王呢?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爲何很少有軍隊勤王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爲何很少有軍隊勤王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爲何很少有軍隊勤王呢?

百越秦軍:六十萬秦軍南下損失慘重,秦末亂世固守百越並未北上

根據《史記·王翦列傳》的記載,秦國大將王翦在率領六十萬秦軍攻滅楚國,“虜荊王負芻,竟平荊地爲郡縣”之後,除了部分駐守楚地的秦軍之外,其餘秦軍隨即“因南征百越之君”,迅速投入到了攻打百越的戰爭之中。

然而,這場南征百越之戰秦國卻打的無比艱難,雖然目前關於這場戰爭的時間存在一定爭議,但各種史料均指出,這場耗時長達五年的戰爭,秦國動用的軍隊高達六十萬左右。而這場戰爭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五十萬秦軍損失慘重。根據秦始皇的命令,五十萬秦軍在主帥屠睢的統帥下,兵分五路撲向百越之地,《淮南子·人間訓》有載“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爲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即一路由今江西向東進發,攻打東甌和閩越;中軍兩路攻取南越,其一經今南昌,越大庾嶺入廣東北部,其二經今長沙,循騎田嶺直抵番禺;其餘兩路入廣西,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入今賀縣,一路經越城嶺入今桂林。

然而,五路大軍除了第一路於當年攻佔東甌和閩越地區,設立閩中郡之外,其餘四路進攻嶺南的秦軍均因山高路險、河道縱橫,以及水土不服、煙瘴嚴重等因素影響,均陷入了苦戰之中,再加上兩廣各地百姓的頑強抵抗,結果導致這四路秦軍不僅進展緩慢,而且傷亡極爲慘重。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爲何很少有軍隊勤王呢? 第2張

根據《淮南子》的記載,越人在譯籲宋的率領下充分利用地利與秦軍進行周旋,給秦軍造成了極大傷亡,而在譯籲宋死後,越人不僅在新首領桀駿的率領下繼續頑抗,甚至還對秦軍發動了反擊,不僅導致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甚至“夜攻秦人,大破亡,殺尉屠睢”,就連秦軍的主帥屠睢也被越人擊斃於今廣西桂林附近。主帥陣亡,軍隊又傷亡慘重,結果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

根據史學家的推斷,秦軍在第一階段的進攻之中,傷亡高達30萬上下,而剩餘的十萬左右秦軍則全部退回兩廣北部一帶。不過,越人雖然打退了秦軍,但人口也銳減一半左右,根本無力對秦軍進行追擊,雙方開始進入了對峙階段。

2、第二階段:徵調十萬援軍一舉平定百越。秦始皇在接到戰敗的消息後,認爲戰敗的主要原因是補給線太長,因而開始徵調軍民開鑿靈渠,並最終於前214年建成。靈渠修建完畢之後,秦始皇再次徵調十萬援軍,連同此前的十萬左右秦軍,共發兵二十萬,以任囂爲主將、趙佗爲副將再度進軍百越。百越由於在前一戰中損失慘重,對於有備而來的秦軍再也無力抵禦,結果秦軍迅速攻佔嶺南全郡,秦始皇於此設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如上所述,秦國爲征服百越之地,先後動用六十萬大軍,但由於第一次進攻損失慘重,因此留守百越的秦軍其實總共也只有三十萬左右。秦末天下大亂時,由於百越之地尚未徹底平定,再加上秦二世不得人心等因素影響,這三十萬秦軍並未北上回援。

上郡邊軍:蒙恬死後僅剩十餘萬,鉅鹿之戰被項羽擊敗

根據《史記·蒙恬列傳》的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乃使蒙恬將三十萬衆北逐戎狄,收河南”,之後於攻佔地區設立九原郡,而蒙恬則率領這支秦軍駐守上郡十餘年,在修建長城的同時,防禦匈奴南下。

這裏雖然明確記載蒙恬的上郡邊軍有三十萬,但《史記·匈奴列傳》中卻記載,“秦始皇滅六國之後,使蒙恬將十萬之衆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爲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適戍以充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