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虞允文:在南宋爲難之際,率領軍隊以少勝多的文臣

虞允文:在南宋爲難之際,率領軍隊以少勝多的文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虞允文,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初年名臣、書法家,早年以文章致身臺閣,後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出將入相近二十年。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人們的印象中,封建王朝從來都是文臣武將分開的。治理朝政幫助皇帝處理國事,那是文臣的事情。然而統兵打仗戍守邊關,則完全是武將的事情。這樣的分工似乎成爲了歷朝歷代的慣例,在實際的歷史上,能夠做到能文能武的人可以說是門羅可雀,並且還能做到以少勝多、以弱戰強的更是少到可憐。歷史中的朝代裏,如果有這樣的人存在,多數會情況會成爲這個王朝的頂樑柱。在南宋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個文臣,在南宋王朝危難之際,迎難而上,率領軍隊以少勝多。這個人就是南宋名臣——虞允文。

虞允文:在南宋爲難之際,率領軍隊以少勝多的文臣

南宋王朝註定是中國歷史上充斥着悲情的王朝,先是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金人,在是統一漠南漠北草原的蒙古鐵騎。這所有的一切成爲了南宋王朝國祚百餘年中,始終都不揮之不去的夢魘。但事物都有兩面性,歷史也是一樣,正如南宋王朝所處的歷史時期一樣,危急關頭總是能夠涌現出一些肱股之臣,而虞允文正是這衆多肱股之臣中的一員。

說到虞允文成名前的經歷,其實和歷朝歷代的文臣沒有任何的不同,他早年先是因爲父親爲官的原因,進入了仕途。後來又憑藉自己的才華,在1154年順利考中進士。但因爲當時朝政由主和派大臣秦檜掌握,所以一直都沒有受到重用。直到主和派的秦檜死後,他才真正得到重用,並且官至中書舍人。這樣的履歷在歷史上是那麼的平淡無奇,以至於如同二十四史中,衆多文臣出身經歷的翻版一樣。當然,如果虞允文處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時代,那麼迎接他的很可能是作爲一個普通的文官,碌碌無爲度過一生。但是,歷史在帶給人們苦難與繁榮的同時,也會給人帶來建功立業的機會。也恰在這個時候,歷史給予了這個普通文官以機會。

虞允文:在南宋爲難之際,率領軍隊以少勝多的文臣 第2張

紹興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率領十五萬金軍大舉南下,一時之間朝野譁然,先是兩淮宋軍迅速潰敗,在是金軍已抵達長江岸邊。局勢一天比一天嚴峻,朝堂上失敗主義的情緒也在不斷蔓延。長江的採石成爲了抗擊金軍的前線,這個時候急需一個人前去當時的採石慰問軍隊,於是南宋朝廷便委派虞允文前去採石。當虞允文到達採石之後,他所面對的並不是一支威武雄壯的軍隊, 而是一支士氣低沉的軍隊。因爲此前宋軍的一再失利,使得所有宋軍士兵都覺得此戰必敗。

這個時候的虞允文看出了端倪,他知道如果任憑事態發展下去,那麼南宋王朝將會面臨被傾覆的危險。這個時候的虞允文開始像士兵慷慨激昂的陳詞“我們能既然掌握着長江天險,爲何不嘗試拼死一戰?”正是這樣的一席話,使得宋軍頹廢的士氣,變得高昂了起來。同時虞允文也自任統帥,統領採石附近的軍隊與金軍周旋。他發現宋軍的一萬多人面對金軍的時候,人數並不佔據優勢,但是金軍並不擅長水戰,且勞師遠征準備必然不充足。所以決定以南宋水軍爲主力,在江面上迎戰金軍。

虞允文:在南宋爲難之際,率領軍隊以少勝多的文臣 第3張

這樣的戰術經後面的戰事證明,是完全正確的。金軍因爲不習水戰,在江面上被宋軍打得大敗。並且因爲金軍的渡江船隻並不牢固,導致金軍在與宋軍的戰鬥過程中,諸多士兵溺亡於江中。這樣的情況氣得當時的金主完顏亮暴跳如雷,以至於後來下令所有金軍必須三日內渡江,否則全部處死,金軍將領無奈之下,只得將完顏亮殺死,引師北歸,南宋的這次危機就這樣被虞允文化解。

虞允文在我們後世的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是他在“采石之戰”中的以少勝多,更是成爲了後世的經典戰例。同時這樣一個文臣力克敵軍的形象,也使得他成爲了歷史這片星海之中,最爲閃亮的那一顆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