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三國晚期時東吳比蜀漢還要強 東吳存在感爲何那麼低

三國晚期時東吳比蜀漢還要強 東吳存在感爲何那麼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三國晚期爲何遠比蜀國強大的東吳卻存在感極弱?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時期,華夏大地一分爲三,形成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互相制衡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都說亂世出英雄,這段時期羣雄爭霸,也衍生出了許多的英雄豪傑,創設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歷史故事,有很多史書和小說都對這段時期的歷史進行了大量的描述。

通過閱讀會發現,明明東吳在國家實力上遠遠超過蜀國,但是爲什麼對它的描述卻比較少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三國晚期時東吳比蜀漢還要強 東吳存在感爲何那麼低

孫權缺乏對外擴張的野心

東吳在早期還是很有存在感的,但是在換了掌權人之後,基於種種政策和原因,東吳的存在感逐漸減弱,遠遠不如曹魏和蜀漢。

東吳的早期掌權人是孫策。孫策是東漢末年將領孫堅的兒子,在父親孫堅逝世後,他繼承了父親的軍隊。

再加上孫策爲人十分聰明,有勇有謀,他的才能吸引了一批有識之士前來投靠。

孫策便帶領他們一路南征北戰,擴張自己的領土,增強自己的實力,畢竟在亂世中實力纔是王道。歷經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終於統一了江東地區。東吳也在這亂世中逐漸站穩腳跟,稱霸一方。

倘若掌權人一直是孫策,東吳在他的領導下會愈發強大,甚至可能吞併曹魏和蜀漢,實現天下一統。

但是在一次打獵過程中,孫策遭遇刺殺,傷勢過重治療無效死亡,那一年孫策二十六歲。

孫策死後,孫權在孫策的臨終安排下成爲了東吳的新一任掌權人。孫權繼位後,做事的方式方法與孫策大不相同,東吳的形式也隨之發生轉變,從激進的打擂者變成了穩妥的守擂者。

早在孫策把江山交付到孫權手上的時候就說過,他自己擅長打江山,孫權擅長守江山,加上東吳的實力和地勢只要大決策不出錯就沒有問題。

三國晚期時東吳比蜀漢還要強 東吳存在感爲何那麼低 第2張

孫權掌權後也的確如此,他與周邊各國都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基本不主動惹事,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如果形勢不對就向對方低頭。

東吳曾與曹魏和蜀漢結盟,甚至孫權還寫信說服曹操稱帝,自己向曹操俯首稱臣,沒有一點點的野心。

孫權在位時,曾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奪取戰略要點荊州,完善長江防線;另一個是奪取徐州,向中原地區擴張稱霸中原。

很明顯這兩條路一個是防守型的,一個是擴張型的,孫權毅然決然選擇了保守的那條路,也能從中看出他的治國方針。

並不是說孫權的防守型策略不對,只是與同期的曹魏和蜀漢的爭霸相比略顯乏味,所以歷史存在感比較低。

三國晚期時東吳比蜀漢還要強 東吳存在感爲何那麼低 第3張

孫權的重點主要在國內

孫權在位時更注重國家內部的發展。他重視農業的發展,推行了屯田的制度,親自耕田鼓勵耕種;他還興修水利,爲農業生產提供水源。

在他的種種措施下,當時東吳的農田規模極大,並且技術也比較先進,爲東吳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糧食供應,畢竟不管什麼年代糧食都是生存的最基本要求,這也是東吳在亂世之下能夠存在52年的原因之一。

孫權開闢了一條海上航道,這條航道貫通南北,從東吳的江北直通遼東半島。

通過這條航道,南方的人和物資可以去北方,北方的人和物資也可以去南方,加強了南北方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航道沿岸的城市也得到極大發展。

孫權通過這條航道可以從東北地區得到馬匹,促進軍隊的發展。

這條航道在後來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孫權的政治才能。

孫權在位時東吳國內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凸顯了他優秀的治國才能,但是相比羣雄爭霸略顯平淡,所以歷史上並沒有太多的筆墨對其進行描寫。

三國晚期時東吳比蜀漢還要強 東吳存在感爲何那麼低 第4張

曹魏和蜀漢的襯托

相較於東吳的保守,曹魏和蜀漢的爭霸戰更加精彩。

蜀漢政權處於漢中盆地,四周都被高山環繞,在亂世時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外敵的入侵,但是在三國局勢形成後,這種地形更像是天然的牢籠將蜀漢緊緊束縛住,如果外敵使用圍困之法將蜀漢圍住,那麼蜀漢只能走向滅亡。

爲了不被慢性死亡,丞相諸葛亮多次出兵北伐,他受劉備臨終囑託,把光復漢室作爲自己的使命。

但是由於國力差距,再加上他有些識人不明,先是提拔馬謖,但是馬謖因大意而失了街亭這一重要戰略要地,再加上北伐路途遙遠,蜀道難行運送糧草困難,最終只能撤軍。

北伐雖然失敗但是北伐的過程轟轟烈烈,其中的條條框框也被人們所熟知,因此蜀漢政權也就被人所記住。

蜀漢政權的對手曹魏政權也想要統一天下,但是曹魏政權當時的實力還不足以發動全面戰爭吞併東吳與蜀漢,只能先拿戰力稍弱的蜀漢開刀。

況且,蜀漢先發起了北伐戰爭,曹魏只能接招。雙方來來回回打得不亦樂乎,其中也有着幾段膾炙人口的故事被人們傳揚下來,這也是讀者們看三國曆史的樂趣所在。

那麼此時的東吳在幹什麼呢?曹魏跟蜀漢打仗奪天下,東吳卻只想隔岸觀火,明哲保身。東吳有着先天優勢--長江天險,正因爲有長江阻礙,所以無論外邊打得怎樣熱火朝天,都與東吳無關。

只有外邊爭鬥有了最終結果時,纔會調轉矛頭針對東吳,所以東吳穩坐釣魚臺,只專注於發展自身經濟,並不太參與曹魏與蜀漢之間的戰爭。

東吳沒有曹魏跟蜀漢那樣的熱血,也就沒有了太多話題度,因此往往被人們所忽略。

三國晚期時東吳比蜀漢還要強 東吳存在感爲何那麼低 第5張

總結

三國時期,東吳和曹魏蜀漢相比較在歷史上的存在感較弱,這並不能說明東吳的掌權者孫權沒有才能,只是孫權的重點並不在對外擴張上,而是將重心放在國家內部的發展,致力於提高國家的實力。

東吳的平淡和曹魏蜀漢的激進相比,歷史存在感較弱,但是保守的東吳卻是三個國家中存在時間最長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