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燕國與蜀魏吳三國並存,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燕國與蜀魏吳三國並存,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公孫氏在遼東建立了燕國,爲什麼沒能與蜀魏吳並稱四足鼎立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這是歌手林俊杰歌曲《曹操》裏的一段歌詞,它反映了東漢末年那個羣雄割據、戰亂頻仍的特殊社會狀況。而這段歷史在小說《三國演義》裏也有詳細的介紹,這一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基本歷史格局也普遍被大家所認同。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當時除了魏蜀吳三國之外,還有一個國家存在,所以嚴格意義上說當時是有四個國家。

燕國與蜀魏吳三國並存,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那麼,爲什麼歷史上沒有四國鼎立這樣一個說法呢?這第四個國家又是什麼來頭呢?

這個國家就是遼東的公孫氏政權。他的創立者公孫度原本只是東漢朝廷的一個小官,後來因爲投靠董卓而得到賞識,成爲遼東太守。董卓被誅之後天下大亂,中原各路軍閥諸侯互相廝殺,政局動盪混亂,而公孫度則趁機在遼東自立爲平州牧。此後他又東伐高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開疆擴土,招賢納士,成爲不可小覷的一方諸侯勢力。公元190年,公孫度稱帝,建立燕國。由於燕國遠離中原,偏居東北一隅,因此境內局勢相對比較安定,也因此得以存在48年之久。

燕國與蜀魏吳三國並存,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第2張

那麼,作爲東漢末年最早稱帝的割據政權,燕國爲什麼在漢末衆多割據政權中存在感如此之低,以至於人們都說魏蜀吳三國鼎立,而直接忽視燕國的存在呢?

原因很簡單,燕國實在是太弱小了。它的人口,兵力和疆域都不足以與魏蜀吳三國相提並論,這也使得大家根本不把它放在眼裏。而魏國的創立者曹操的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統一天下,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滅掉吳國和蜀國。因此曹操和其繼任者也一直將其主要精力放在與蜀吳兩國的纏鬥之上,根本顧不上搭理燕國這個鄰邦小國。

燕國與蜀魏吳三國並存,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第3張

公元234年,連續五次北伐的諸葛亮終於撐不住了,病死在五丈原上。此後蜀國轉入戰略收縮防禦,不再對魏國大舉進攻。而此時的吳國和魏國也在這一時期保持着相對和平狀態。騰出手來的魏國隨即開始着手消滅北方的燕國。公元238年6月,魏明帝曹叡派司馬懿率4萬大軍征討遼東,此時公孫度早已經病死,其孫公孫淵率數萬步騎兵進行防守。當時剛好連續下了好幾天的暴雨,河水暴漲,司馬懿隨即藉助洶涌的河水直搗燕國都城襄平,魏軍來勢洶涌,燕國根本無力抵擋。不久襄平城破,公孫淵被司馬懿斬殺,燕國滅亡,享國48年。

燕國立國48年,比三國中的蜀漢立國時間還長,然而由於統治者世代偏居遼東一隅,影響力根本無法和同一時期的魏蜀吳三國相提並論。此外,公孫家族一心經營遼東,從未參與染指中原事物,因此它的存在對當時的局勢來說可謂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當然還有就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整部小說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着魏蜀吳三國,以及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三國人物爲中心線索展開敘述的,關於遼東之事只是寥寥數筆帶過,而這本書又太過經典了,以至於三國的形象從古至今一直深入人心,自然也就沒多少人知道當時還有個燕國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