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司馬光是如何看待三家分晉這個歷史事件的呢?

司馬光是如何看待三家分晉這個歷史事件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資治通鑑》的開篇,司馬光就記述了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的事,因爲這一事件是中國從春秋時期走向戰國時期的開端,因此,司馬光對此展開了長篇評論。“才勝德謂之小人”,就是此長篇大論中,對晉國的智伯爲何滅亡的評論中的一句話。司馬光的這段對才德如何區分的評論雖然不長,但對如何識別和使用人才卻有很重要的判斷和警示意義。現將該文錄下,以資研讀。

“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能辯,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鎔範,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爲善,小人挾才以爲惡。挾才以爲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爲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爲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爲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纔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爲國爲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司馬光是如何看待三家分晉這個歷史事件的呢?

這段評論,源於晉國大夫智宣子準備立智瑤(即智伯)爲智氏家族的繼承人,而智果不同意,認爲智瑤才勝於德,會給智氏家族帶來滅族之災。智宣子不聽,智果只好給自己全家改了姓,結果,智氏家族在智伯的帶領下果然亡族,只有改了姓的智果全家獨存。

這段評論的意思是:智伯的滅亡,是因爲他的才能超過了他的品德。本來,才能和德行是不相同的兩個概念,而世俗之人卻不能辯別這一點,把才能和德行統統稱之爲賢能。這就是因此用錯人的原因。耳聰目明剛毅果敢叫做才能,品行正直中庸平和叫做德行。才能,是德行的輔助和資本;德行,是才能的前題和統帥。雲夢出產的竹子,能製造天下最強勁好箭,然而,竹杆不經過揉曲矯直,不安箭翎,不治括端,那麼,竹箭就不能射穿堅硬的東西。棠溪出產的金屬,能製造天下最鋒利的寶劍,然而,金屬不熔鑄於範模內,不經鍛打,不經柔石磨礪,就不能成爲利劍去擊刺強韌的東西。所以,才能德行全備的人稱之爲“聖人”,才能德行全無的人稱之爲“愚人”;德行勝於才能的人稱之爲“君子”,才能勝於德行的人稱之爲“小人”。

司馬光是如何看待三家分晉這個歷史事件的呢? 第2張

大凡選取人才的原則是,假如沒有聖人或者君子這樣的人才可供選取,與其選得小人,不如選得愚人。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君子會挾持才能而行善,小人則會挾持才能而作惡。挾持才能做善事的,善事沒有做不到的;挾持才能做惡事的,惡事也沒有做不到的。愚人雖然想做不好的事,然而他的智力不足以周全他去成惡,他的能力不足以勝任他去逞兇,譬如小狗搏咬人,人很容易制服它;而小人的智力足以實現他的奸邪,勇力足以發泄他的暴虐,這是如虎添翼般的兇狂,他們的危害不是更嚴重嗎?但凡有德行的人,常常受到人們的敬重;而有才能的人,往往得到人們的喜愛。被喜愛的容易得到親近,被敬重的卻容易被疏遠,這也是考察人才者爲什麼很多時候會被才能矇蔽而遺忘德行的原因。從古至今,邦國的亂臣,家族的敗子,因爲纔能有餘而德行不足,以致於傾覆滅亡的例子實在太多了,豈止只有智伯一人呢!所以,治理邦國、管理家族的人,如果能夠審視才能與德行的區別,知道把哪個擺在前,哪個擺在後,那麼,還會怕發生用錯人的事情嗎?

以上的評論可以看成是司馬光的德才觀,這種德才觀是很值得後來者借鑑的。重才而不重德,也正是如今用人的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倘若用人者都能借鑑司馬光的德才觀,以史爲鑑,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或許我們的社會就會比當下和諧許多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