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孫承宗:曾鎮守明朝邊境的大明忠將,最後善終了嗎

孫承宗:曾鎮守明朝邊境的大明忠將,最後善終了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本站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孫承宗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當過兵的人大多都知道這樣一句順口溜——“瞎參謀、爛幹事”,諷刺的是部隊中某些不務正業,只知道媚上欺下的機關人員,而這種人正是一線的指戰員們最爲鄙視和不屑的角色。

雖然這句話有它的實際意義,但在真正的戰爭中,“參謀”這個職位卻是極爲重要的:他們不僅負責收集、整理、分析敵我雙方的各種資料和信息,爲指揮員提供參考,還要向所屬的部隊佈置具體的作戰任務,是聯繫指揮中樞和前線隊伍的關鍵。

實際上,從古代起,我國的軍隊中就有類似參謀的角色。我們非常熟悉的“長勺之戰”中,曹劌對齊魯兩國軍力的判斷、戰鬥時機的把握,就起到了參謀的作用。至於後來三國中的郭嘉、荀彧等一干所謂“謀士”,不僅在戰時出謀劃策,還要在和平時期作爲政府官員理政,所謂“上馬提兵、下馬領民”,可稱爲“兼職”的參謀。

隨着歷史的演進,出現了“幕僚”這一角色,這些人不吃朝廷俸祿,而是由文武官員自行僱傭,相當於私人顧問。這種情況,到了明清兩朝更加普遍,無論大小官員,身邊基本上都有一兩個這樣的人。

實話實說,在明清兩代的幕僚羣體中,基本上以“豬隊友”居多——這種情況其實也很好理解:如果這些人真有本事和學問,那肯定都去應試做官了,何必要幹這個呢?——這些人平時出出歪主意還行,真要是打起仗來,恐怕是不太靈光。

當然,幹這行的人多了,總會出現幾個例外的。明朝的頭號怪才徐渭徐文長,除了考試之外什麼都玩得轉,不僅詩文書畫是古今絕品,還曾經輔佐閩浙總督胡宗憲,在平定“嘉靖倭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孫承宗:曾鎮守明朝邊境的大明忠將,最後善終了嗎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一代傳奇“參謀”徐渭在貧病交加中去世,然而,老天爺可能是覺得“參謀”的工作還需要人來繼承,於是,就在徐渭去世的後的第二年,明代的另一位優秀參謀誕生了,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茅元儀。

一、“身弱而魂強”的少年

萬曆二十二年秋天,茅元儀出生在河南南陽淅川縣,他的父親是當時的淅川縣令茅國縉,祖父則是當時頗有盛名的藏書家、文學評論家茅坤,至今仍在沿用的“唐宋八大家”這一說法,正是來源於茅坤所編寫的《唐宋八大家文鈔》。

據記載,茅元儀雖然自幼體弱,幼年時還差點因爲生病夭折,但茅坤非常喜歡這個孫子,在茅元儀七八歲的時候便親自教授他《尚書》等儒家經典,“十一歲學爲制舉文,十三四學爲古文詞”,走的是一條非常標準的“學而優則仕”的道路。

但蹊蹺的是,茅元儀雖然出身在官宦之家、又家學淵源,但他卻沒有像歷史上的其他官宦子弟一樣走上仕途,反而在戰場上大展身手,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當翻看茅坤的簡歷時,我們似乎發現了答案——茅坤雖然以文出名,但從他27歲中進士到44歲罷官還鄉這十餘年官場生涯中,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以武官的身份出現的,先後擔任過廣西兵備僉事、大名府兵備副使等職務,而且,最爲重要的一點是——茅坤也曾是胡宗憲幕僚中的一員,與徐渭是同事。

所以,這樣一幕是很有可能發生過的:當夕陽西下,茅坤和茅元儀祖孫倆結束了一天的功課後,祖父便會給孫子講述自己年輕時跟隨着胡總督、徐軍師,在東南邊境抵禦倭寇、保家衛國的那些金戈鐵馬,以及戚繼光、俞大猷等一代名將的八面威風。而年幼的茅元儀便是在此時,知道了什麼是家國天下,什麼是匹夫有責。

在這樣的薰陶下,茅元儀慢慢成長起來,雖然他的身體還是一貫地多病:“自七八歲,即歲一病,病必三四月始起”,但在這個病弱之軀中,所蘊含的卻是一顆極爲強大的心靈。

萬曆三十五年,茅國縉在任上病故,第二年,年僅十四歲的茅元儀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湖州。就在這一年,湖州遭遇大災,太守召集當時富商、鄉紳捐款賑災,卻是無人響應。就在這時,年僅十四歲的茅元儀站了出來,“垂髻奮袖”、“散家粟萬石販荒”,湖州太守稱讚他:“魯子敬不是過也!”,將他與“指廩贈粟”的魯肅相提並論。

孫承宗:曾鎮守明朝邊境的大明忠將,最後善終了嗎 第2張

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竟能有這樣的豪氣與魄力,恐怕是與他祖父茅坤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的。

二、從“落榜生”到“兵學家”

茅元儀慷慨解囊賑濟災民的事情,很快就傳揚開去,一時間,茅元儀好好地過了一把“名人”癮。

但是,歷史證明,“名氣”在科舉考試中往往起到的是“負”作用,從柳永到唐寅,栽在“年少成名”上的人數不勝數,茅元儀自然也很難逃出這個怪圈。

從萬曆三十九年到天啓元年的十年間,茅元儀參加了4次科舉考試,全部名落孫山,失敗率百分之百,“點背”至極。

應試之路蹭蹬,茅元儀也是鬱悶到不行。第四次落第後,他還一氣寫了名爲《不第》的十首組詩,好好的發泄了一番。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一個人才居然屢試不中,科舉考試真是不公平!”但在我看來,至少這最後一次落榜,茅元儀一點都不冤:因爲,就在這一年,他潛心三年編纂而成的兵書《武備志》終於面世了。

——別人都在苦讀經史子集,茅元儀卻躲在家裏編兵書,他要不落榜,那科舉考試才真是不公平!

實際上,在明代,文人寫兵書一度成爲時尚,但大部分的兵書的水平相當一般,與“紙上談兵”的趙括高明不了多少。

然而,茅元儀雖然也是“紙上談兵”,但他談出了水平、談出了高度、談出了思想——僅從篇幅來說,這部《武備志》有240卷之多,200餘萬字,對明朝之前近兩千年軍事思想和著作做了一個大總結,堪稱是當時的軍事百科全書。

據記載,茅元儀僅在編纂時所參考的各類典籍就達到了兩千多部,包含軍事原著、歷史地理學、兵器學、醫藥學、占卜學、農業學等諸多門類,甚至連許多武術圖譜都有相關記載,爲研究古代軍事保存了諸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由此看來,茅元儀屢試不中,雖然對他自己來說是命途多舛,但對後世諸多學者來說,的確是一大幸事。

這部《武備志》甫一面世,立刻引起了巨大轟動,茅元儀這個名字再次在朝野之中傳揚開來,許多朝野重臣紛紛推薦他入朝爲官。據茅元儀寫給當時內閣首輔韓爌的《上韓蒲州相公書》中自述,《武備志》面世後的兩年裏,他“奉明旨十二,特允用者數四”,稱得上是一大“紅人”。

雖然受到多方舉薦,但茅元儀卻都一一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在他看來,這些舉薦他的大臣,絕大多數能力實在是平庸至極,簡單來說,就是“瞧不上”!

三、伯樂與千里馬

在茅元儀看來,自己就好比是那匹羈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只有伯樂才能發掘出自己真正的價值。

幸運的是,茅元儀並沒有等待太久——天啓三年,兵部尚書、薊遼督師,人稱“明末第一文帥”的孫承宗找到了他。自此,茅元儀正式走上了他“參謀”之路。

在跟隨孫承宗的數年時間裏,茅元儀不僅幫助孫承宗“修復大城九、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拓地四百里,開屯五千頃”,協助打造了大名鼎鼎的“關寧防線”,還在南方四處建造艦船、招募勇士、籌建水師,成爲了孫承宗的重要助手之一。

崇禎二年,皇太極率重兵突破遵化,直逼京城。在這個危機關頭,朝廷不得不再度起用孫承宗,讓他鎮守京城的最後防線——通州。

當時,後金軍已經繞過通州,逼近北京。孫承宗與茅元儀等二十四騎,輕裝穿過後金軍隊的包圍圈,進入通州,四處招攬軍隊,最終成功將後金軍擊退。

在這場被稱爲“己巳之役”的戰爭中,茅元儀作爲孫承宗的“高參”之一,無疑爲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在明末那種乾坤倒置、烏煙瘴氣的環境中,就連孫承宗自己都難以自保,何況茅元儀這個小小的“參謀”呢?沒過多久,他就被解除了恩賞的副總兵職,發配到了福州“戍邊”。從此,茅元儀便再也沒有真正得到報效朝廷、施展胸中所學的機會。

崇禎十一年,清兵大舉進犯,孫承宗在故鄉高陽縣奮起抗敵,以致殉國。得知這一消息,茅元儀感到報國無門,鬱鬱寡歡,終日縱酒泄憤。崇禎十三年,茅元儀在憤懣中去世,年僅四十七歲。

清軍入關後,茅元儀由於沒有功名,又曾參與過抵禦清軍的戰爭,被清朝史官們“選擇性遺忘”,而《武備志》也一度成爲禁書,直到道光年間才得以解禁,再次面世。

在明末的亂世中,茅元儀雖然只是一個小人物,但其人、其事、其書,都值得後人銘記和傳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