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蓮英相貌平平,爲何能得到慈禧的寵愛呢?

李蓮英相貌平平,爲何能得到慈禧的寵愛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要說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清朝慈禧太后絕對榜上有名。這位女性憑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垂簾聽政,卻沒有足以媲美呂后和武則天的能力,最終只能留下遺臭千古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賣國言論。

就是這樣一位在權力中心的女性,卻極其寵信一名小太監——李蓮英。衆人紛紛猜測,或許是由於他才華出衆,樣貌出色?最近,相機復原技術讓李蓮英的真實面目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長相醜陋,滿臉膿包,面色陰狠,相貌竟然連及格線都過不了。這樣一個人,爲何能得到身居高位的慈禧太后的喜愛呢?

李蓮英相貌平平,爲何能得到慈禧的寵愛呢?

年少入宮,察言觀色

李蓮英之所以能夠安然無恙的待在慈禧太后身邊,大抵是因爲他謹小慎微,少說多做的性格。也正是這種性格,才讓他在命如草芥的皇宮中平安長大。而這種性格的養成,則與他貧苦的童年生活息息相關。

而李蓮英就身處動盪年代,出生在了河北的一個貧困家庭中。對於當時的人來說,與其在家中餓死,不如把兒女賣給大戶人家當差,說不定還能因此給孩子留一條活路。於是,年僅八歲的李蓮英就被父親賣到鄭親王端華府,成爲了一名小太監。

兒時貧苦的生活,王府大院壓抑的環境,讓這個小小的孩子過早的學會了察言觀色,看人下菜。因爲他明白,在這種環境下,只有少說多做才能活的更久。就這樣,李蓮英小心翼翼的活了八年,然後被送入宮中,踏上了青雲路的起點。

李蓮英相貌平平,爲何能得到慈禧的寵愛呢? 第2張

平步青雲,二品太監

身在皇宮,命比紙薄,想要活下去並且活得精彩,只能攀附紫禁城最大的大腿——慈禧太后。這時候,李蓮英一手出色的梳頭技術和巧舌如簧的口才成了他一步步往上爬,獲得慈禧太后寵愛的利器。

要知道,皇宮的生存環境比王府更加惡劣,身份低微的太監更是日日爲自己的生死擔驚受怕。爲了活下去,李蓮英只能另闢蹊徑。慈禧太后對自己的一頭秀髮視若珍寶,這是宮中人盡皆知的事情。

曾經便有宮女、太監因爲梳頭時不小心梳掉了太后的一根秀髮,因此被拖出去處死。想要藉此上位,機遇的背後也隱藏着巨大的風險。李蓮英知道這條消息後,去宮外尋找大師苦學梳頭技術,一門心思的想要成爲慈禧的貼身太監。

好在他技術精湛,不僅保障了自己,還能夠跟在慈禧最寵愛的大太監安德海身邊慢慢學習。隨着時間流逝,李蓮英對慈禧太后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可謂瞭如指掌。於是在安德海被慈禧太后處死的時候,他便憑藉着進退得宜的性格,躍身成爲慈禧身邊的紅人。

其中,最爲著名的慈禧太后賜“福”。梨園名角楊小樓進宮表演,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獲得了在場衆人一致的喝彩。慈禧太后龍心大悅,當場提筆賜字“福”。令人震驚的是,太后把福字的偏旁多寫了一點。就在衆人或惶恐或不知所措的氛圍中,李蓮英站了出來,真誠的說道:“老佛爺之福,自然比別人要多出一點”。

這句恰到好處的解釋頓時緩和了尷尬的氛圍,楊小樓順勢推託,聲稱自己難以承受如此之重的福氣。於是,慈禧太后順理成章的改變了主意,另外賜字。就這樣,一場危機輕而易舉的被化解了,李蓮英也因此深得慈禧太后的寵信。

隨着慈禧太后年歲漸長,國外侵略者愈發猖狂,而國內的起義大火也在不斷蔓延。如此內外交困的時節,更是爲李蓮英這一類佞臣的生長創造了條件。於是他順勢扶搖而上,最巔峯時期甚至成爲了二品太監。直接突破了大清的律例,一時之間風頭無人能敵。

一朝失勢,下場悽慘

爲了討取慈禧太后的歡心,李蓮英不僅在這些細枝末節幫主子圓場子,更重要的就是想主子所想,做主子所做。這種行爲讓他更得慈禧太后的器重,但這也意味着他們二人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今後必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一方面,他明白慈禧太后對於權利的喜愛。因此,爲了討太后的歡心,他多次公然與光緒皇帝唱反調,藉着打壓皇帝的臉面來襯托太后的威嚴。另一方面,他知道慈禧太后本質上就是個貪圖享樂的深宮女子。因此在大臣們羣情激憤抵抗外族入侵的時候,他拼了命的主張和平,甚至攔截主戰派的奏摺,即使割地賠款也在所不惜。

除此之外,凡身居高位者,大多離不開錢、權、色的誘惑。李蓮英也不是聖人,自然也深陷其中。權利是慈禧太后的忌諱,美色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貪污受賄也成了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太監的家常便飯。

慈禧太后離世第三年,李蓮英也隨之去世。有人說,李蓮英是在回家路上被土匪砍殺,也有人說李蓮英是回宮途中被刺殺。然而,無論傳言如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便是這個曾經呼風喚雨的大太監並非正常死亡。

結語

由此可見,李蓮英能夠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也是理所應當的。他會梳頭,有一雙巧手,他擅長揣摩人心,能幫慈禧太后做好一切自己想做又不方便做的事情,最後他能言善辯,常常哄得慈禧太后開懷大笑。然而,這種投機取巧,曲意逢迎的行爲只能獲得一時的好處,要知道凡事過猶不及,因果輪迴,壞事做盡終將死無葬身之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