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凌煙閣,這是李世民爲了表彰爲唐朝做出卓越貢獻的功臣們所建設的榮譽殿堂,裏面擺放着二十四位唐朝功臣的畫像,供世人以此爲楷模而去努力追求。

而據說其中有兩位功臣因爲信佛與權勢地位絕緣,導致李世民拒絕佛教,這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嗎?還是有其他什麼原因而抗拒佛教?

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唐朝爲什麼會有凌煙閣?

其實無論哪朝哪代,對於功臣都有不同程度的賞賜,即使很多帝王爲了自己的權位過河拆橋,可也是在封賜功臣多年以後的事情,並沒有說初立功就被殺害的。

因此只要是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古代帝王都會給予賞賜,最高能封親王,最低也是有爵位的主。

但是還有一種賞賜也許比封親王還要受歡迎,因爲封了親王是很危險的,很容易遭受帝王的猜疑,所以把功臣之名以及畫像置於高閣,這種做法反更能夠讓人輕鬆地接受。

此種做法在漢代就已經存在了,例如漢宣帝的麒麟閣十一功臣,還有漢光武帝的雲臺十八將,這都是類似凌煙閣同一做法。

被李世民選中放進凌煙閣的二十四位功臣都是爲唐朝、爲李世民的皇位立下功勳的重臣。

公元643年,李世民因爲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陸續的有人病逝或者垂垂老矣,所以爲了懷念和給功臣們一個歷史性的表彰,就此在自己的皇宮內的太極殿旁邊設立一個凌煙閣,命人把24位功臣的頭像繪製成畫像掛在此閣內。

這樣既給世人做一個榜樣,也給功臣後代一個瞻仰的機會,更是給自己的國家穩定注射一支強心劑。

哪兩位凌煙閣功臣因佛失勢

1,名聲最低的功臣-張亮

張亮作爲大名鼎鼎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但是與其他二十三位相比,特別是長孫無忌、魏徵、房玄齡、尉遲敬德等名傳千古的功臣相比,張亮彷彿是一位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但是這位看似默默無聞的張亮,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十六位,像侯君集、程知節、李勣、秦瓊這些大名鼎鼎的功臣都排在他的後面,由此可見張亮此人並非如他名聲一樣簡單。

張亮本是農民,因爲隋朝末年的動亂時期,選擇投靠了後來大名鼎鼎的瓦崗寨,憑藉着會探聽情報的能力。

在瓦崗寨當過驃騎大將軍,後來跟隨瓦崗寨一衆歸降大唐,之後兩次擔任刺史,但都因爲敵軍的進攻導致倉皇逃命,沒有做出實際性的功績。

後被房玄齡推薦給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把負責軍隊後勤的差事交給張亮,張亮做得非常到位,從而得到李世民信任,就賦予他重任,命令張亮暗中到洛陽等地招募能人異士爲李世民所用,後被李建成一方抓獲。

在嚴刑拷打之下,張亮威武不屈,沒有透露任何消息,最後迫於秦王府的壓力,李建成的手下只能釋放張亮。

在玄武門政變後,張亮成爲李世民手底下的大功臣之一,也因爲他的死守祕密,讓李世民特別看重,先是升任右衛將軍、懷州總管,獲封長平郡公。

此後又被提拔爲御史大夫、光祿卿、工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更是被封爲鄖國公,因此才被列入凌煙閣且排第十六。

在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三月,張亮因爲收養500位義子以及勾結江湖術士的事情被人向李世民告發,而李世民當時正臥病在牀,有些疑神疑鬼,在派人查驗之後,直接下令把張亮給處死了。

對於張亮的真實死因,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說張亮被斬的半年前,在皇宮內被李世民因爲信佛一事大肆批評了一頓。

所以張亮是因爲信佛導致失去李世民的信任,因而加上收養大量義子和勾結術士,有造反之嫌疑,李世民當然是寧願殺錯不願放過。

2,兩朝重臣-蕭瑀

位列凌煙閣第九的高位,蕭瑀此人的出身與張亮有着天差地別,出身於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蘭陵蕭氏一族,乃南北朝西樑國君第二子,隋煬帝楊廣的蕭皇后之同母弟,如此驚人背景,多數會是一位混吃等死的風流公子。

但是這位蕭瑀是個有大才之人,而且審時度勢,在李淵進京未稱帝之前,立馬就主動向李淵靠攏,被李淵所重用,唐朝開國時他就是宰相之一。

唐德四年更給自己增加平定王世充之功,所以在李世民上位之後,依然備受重用,官位再升一級。

但是此人雖有頗高才能,卻妒賢嫉能,經常詆譭房玄齡等幾位秦王府時期就跟隨李世民的重臣,因此後來遭受李世民的厭惡,只是沒有直接擼掉他而已。

但是,一個大臣即使功勞再大,之前再受重用,一旦皇帝不喜,即標誌着離失勢不遠矣,所以他在張亮失去李世民信任之時,也被列入不信任的黑名單之中。

在《資治通鑑》記載張亮被李世民所說的那一幕,當時蕭瑀也在邊上聽着,李世民對張亮說的是:“你既然這麼信佛,爲何不出家?還佔着官位幹嘛!”

這樣不客氣的言語不僅刺激到張亮的心靈,還把旁邊站着的蕭瑀給驚到了,因爲蕭瑀平時在家經常說經唸佛,他以爲李世民在含沙射影。

於是蕭瑀立馬就插話說自己要出家!本來他只是爲了在李世民面前裝逼而已,可是李世民不按套路出牌,反而很自然地答應了,還對蕭瑀說:“我知道你性情高雅,就不耽誤你的好事了。”

聽到這話,把蕭瑀給整懵了,心裏瞬間蹦出千萬個草泥馬,但是他沒有“啞巴吃黃連”,反而厚着臉皮向李世民請求道:“臣剛纔想了一會,還是不能出家。”正所謂君前無戲言!

蕭瑀當着文武重臣的面,打了皇帝的臉面,李世民豈能饒過他!於是沒過多久,李世民下詔,羅列了蕭瑀的多種信佛的罪狀,李世民說南朝梁武帝蕭衍就是因爲信佛而勞民傷財,最後導致亡國。

所以不應該信仰這些縹緲虛無之教義,還說蕭瑀因私廢公、正邪不分,接着解除蕭瑀的爵位、把他貶到商州當刺史去了。

至此,李世民用兩個功臣一死一貶的結果告訴文武百官,他李世民不喜歡佛教。

李世民爲什麼抗拒佛教

唐朝初期李淵和李世民倆父子都抵拒佛教,在公元626年,李淵還他下旨讓大量僧侶還俗,同時還嚴格規定全國的寺廟數量:京師留寺三所,諸州各留一所,餘皆罷之。爲什麼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對佛教持抗拒的態度呢?

1,封建集權體制的需要

作爲一個封建制度下的王朝,最先做的是中央集權,因此第一要務是統一思想,所以李世民需要一個符合自己集權統治的思想才行。

那麼什麼思想最符合?

當然是從漢武帝時期開始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主張才符合中央集權制度,後面的司馬家晉朝就因爲搞分封制,把統一的局面給搞崩潰了,至此崩潰幾百年,這幾百年間中央集權制度是遊離於世外的感覺。

因此唐朝李世民是絕不允許自己的王朝分崩離析的,所以要繼續沿用儒家思想。

因爲佛教的思想與提倡忠君孝親的孔孟之道背道而馳,直接是與中央集權制度的思想體系產生了現實矛盾。因此,唐朝要吸取隋朝以前幾百年的亂世教訓,即刻強化中央集權制度。

公元628年(貞觀二年)李世民對朝臣說:“朕所好者,唯堯、舜、周孔之道,以爲如鳥有翼,如魚有水,失之則死,不可暫無耳。”

上所施、下所效,李世民作爲一國帝王自己做領頭羊的作用,身邊的文武重臣就是做最先執行者的引導作用,因此張亮、蕭瑀這兩位凌煙閣功臣的信仰,是與唐朝初期的國策相悖,那李世民肯定會給他們選擇相悖的結果!

從思想上統一全國,然後發佈政令才能落地實施到位,才能讓國家繁榮穩定地向前發展。

2,國家初建,百廢待興

即使歷史上說隋朝留給唐朝很多糧食和物資等,但是唐朝的整個社會環境經歷了隋朝末年的戰火紛飛,依然需要休養生息和勤勞致富,而不是像南北朝時期一樣還花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去信仰佛教,這樣剛剛獲得政權的李唐天下就得進入新的滅亡狀態!

因此,埋頭苦幹、一心求國家的發展,纔是李世民最想看到的,例如唐朝後來的盛世階段,後面的帝王也沒有再阻止信仰佛教或者其他教派。

因爲整個社會都發展起來了,同時唐朝的政策是開放和包容,所以需要換一個態度,反而更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是在此之前,初建的唐朝,需要儒家思想作爲指導,鞭策和引導全體唐朝人努力奮鬥!

綜上所述,李世民之所以抗拒佛教,也許心裏並沒有討厭的意思,但是爲了自己政權的發展需要,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從而統一思想,穩固皇權,謀求發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