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世民爲什麼選懦弱的李治繼位?

李世民爲什麼選懦弱的李治繼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爲什麼選懦弱的李治繼位?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而如此一個積極反省自己,善於學習的君主,卻把自己的君位傳給了在一衆皇子中並不出色的李治,太宗的做法是否有其道理?

李世民爲什麼選懦弱的李治繼位?

才華橫溢,受到喜愛

唐太宗可謂是一代明君,時刻關心天下蒼生,積極反省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調整政策,以此謀求國土穩定,百姓康樂。玄武門之變,他有勇有謀,殺伐果斷。

英雄遲暮,他也到了傳位之際, 他一手打下來的江山,怎捨得將它輕易放入別人之手,也因此一直糾結於太子之位應該傳於誰。

衆所周知,唐太宗子女衆多,足足有14個兒子。而這唯一的太子之位,衆人也是對其虎視眈眈。

唐太宗心裏也是早有打算,他最看好的四位皇子,分別是大皇子李承乾,嫡子李泰,三皇子李恪,最後是九皇子李治。

皇子相爭,委以大任

大皇子本來深受唐太宗重視,可他卻聽信李泰的挑撥離間之語,把心中本來壓抑的野心爆發出來,走上了謀反的道路,唐太宗心中痛感萬分,對大皇子十分失望。

大皇子死後,最得利的無非就是嫡子李泰了,他費盡心思地討唐太宗開心,盡力表現自己的才華見解,想在唐太宗面前留下好印象。

但他野心過大,竟然在唐太宗面前提出日後會將自己的兒子殺死讓九皇子繼位,唐太宗不敢將太子之位傳給這樣的人。

三皇子才華出衆, 是太子之位很好的人選。但他的生母是前朝皇室中人,血統不夠純正,唐太宗擔心此事以後會落爲大臣以及民衆的把柄。所以經過唐太宗的再三思考,他並沒有立三皇子爲太子。

九皇子李治爲人善良,孝順父母,朝堂上的大臣無一不稱讚他的品性純良。飽腹經綸,才華橫溢,生活習慣良好,沒有不良嗜好。

李治不有意爭奪皇位,與兄弟相處融洽,也是唐太宗喜愛的皇子之一。兄長們消極的競爭,皆都失勢,李治無疑是最適合太子之位的人選。

擔憂皇位相爭,子女互相殘殺

唐太宗選擇李治繼位,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不忍心自己的兒子爭奪皇位而自相殘殺。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難免會想到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自幼學習兵法、文學,曾在雁門關救過隋煬帝。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被封爲秦王,李建成被立爲皇太子,李元吉被封爲齊王。

李世民爲三人中最有勇有謀者,在大臣之間信譽威望也高,這無疑給李建成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故而他處處陷害,想方設法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怎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在玄武門設下埋伏,殺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他也因此當上了皇帝。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的皇位是怎麼獲得的,他不願自己死後,自己的孩子們自相殘殺爭奪皇位。

他了解幾位皇子的品性,倘若其他皇子坐上皇位一定會對其他人有所忌憚,不能保證剩餘皇子的絕對安全。

而李治注重情意,心地善良,他坐上皇位後可保證其他皇子無性命之憂,這也是他選爲李治作爲太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身份對等,天時地利

李治的母親爲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身份尊貴,即使他只是九皇子,也不違反“立嫡”的傳統。

李世民也擔心李治性格懦弱,不能擔此大任。故而在李治立爲太子的不久,李世民就將長孫無忌、房玄齡、諸遂良等人組成一個部門去輔佐太子處理國事。

李治爲人和善,在衆大臣心中的威望較高,大家都心甘情願地輔佐李治。

選擇李治爲太子,其實也是李世民的無奈之舉,原本看好的皇子,一個個都令他失望。而李治的平庸則成爲了他的優勢,他 行事穩重,沒有惡行,而作爲君主,施行仁政,利民利世纔是最重要的。

綜合考量之後,李世民決定立李治做爲太子。

性格軟弱,未必平庸

李治繼位後,權力受到了大臣之間的官僚組織的限制,並不能事事隨願。李治注重選舉賢能,開拓科舉制度,希望能選取爲自己所用的賢能才子。

但官僚集團不看好他,極力制止,他沒有實權,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心中難免傷懷。

這時武則天走進了他的視野,鼓勵安慰他,理解他的內心抱負。

李治通過與武則天的共同謀劃,逐步剝奪官僚的政權,培養爲自己效力的大臣,最終順利地剝奪了以長孫無忌爲領頭的官僚主義政權。

李治一直專心管理朝政,但 天有不測風雲,中年時期他不幸感染上了疾病,無法上朝,不得已暫時將管理政事的權利交給武則天掌管。

貢獻諸多,可謂明君

歷史上傳言李治性格懦弱,轉讓朝政大權給武則天,但他在歷史上的貢獻卻被大家忽略。他在身體允許的條件下,一直親自處理政事,關注着朝廷宰相的任職情況,關注百姓的生活。

還讓太子李忠參與朝政,爲他日後登基做出準備,即使身體抱恙、面對着大臣和民衆的流言蜚語,他也一直在盡力履行自己作爲一個皇帝的職責。

他注重科舉重要性,重視人才的培養,爲我國科舉制度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他又參與了《唐律疏議》的編寫,這是中國現存歷史上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

是我國法律管理的嶄新的開端,對我國法律事業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李世民將皇位傳給李治,李治本人也是壓力倍增。他一直在努力做好身爲皇帝應盡到職責,只不過由於權利的限制,未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遠大抱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