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朱祁鎮被俘後爲什麼能活着回來?

朱祁鎮被俘後爲什麼能活着回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祁鎮被俘後爲什麼能活着回來?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公元1449年,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是黑暗的一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倉促組成了20萬軍隊,御駕親征瓦剌大軍。在這場看似必勝的戰爭中,明英宗親率的軍隊卻遭到了慘敗,隨軍的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66名朝中大臣戰死,英宗朱祁鎮在混亂中被俘,20萬大軍毀於一旦,最爲精銳的三大營全軍覆沒,史稱“土木堡之變”。其實,類似的場景曾在300多年前的兩宋之際就發生過,但明英宗卻並沒有像宋徽宗、宋欽宗那樣客死他鄉,而是在幾年後被瓦剌毫髮無損地送回。那麼,這是爲什麼呢?

首先,瓦剌軍和大明的實力相差懸殊,不敢傷害明英宗。經過明初幾位仁君的勵精圖治,大明朝國力早已十分強盛,即便前線的軍隊慘敗,朝廷重新調遣一批軍隊也只是時間問題。而瓦剌則是蒙古人的一個分支,經過多年的鬥爭、分裂,勢力早已不再強盛。而瓦剌軍這次能將皇帝俘虜,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太監王振的指揮。瓦剌軍首領也先知道,自己想要再次打贏明軍是不太可能的事,他更願意把英宗當成一個“長期飯票”,因此,他自然要保證人質的安全。

其次,明朝統治者的應對足夠高明。在土木之變後,朝廷內在經過短暫的混亂之後,于謙等大臣立即擁立了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爲帝,並遙尊朱祁鎮爲“太上皇”。這樣一來,瓦剌軍妄圖俘虜皇帝、令明軍不戰而降的美夢便破碎了。朱祁鈺在登基後,提拔于謙等能臣,在短時間內從河南、山東等地調集了22萬大軍,不僅打贏了隨後的北京保衛戰,還在其後的大同邊鎮保衛戰中將丟盔棄甲的瓦剌軍趕出塞外。

朱祁鎮被俘後爲什麼能活着回來?

第三,英宗在塞外得到了貴人幫助。在被俘虜之後,英宗身邊只剩下了兩個隨從,一個是袁彬,另一個叫哈銘。二人都對這個失勢的皇上極爲忠心,時間久了,三人成了極好的朋友。不僅如此,英宗的個人魅力甚至感化了瓦剌的上下君臣,首領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就是其中之一。伯顏帖木兒時時處處幫着英宗說情、處理各種事端,英宗在被俘的初期沒有被殺,也全靠這位伯顏帖木兒將軍。久而久之,二人產生了極爲深厚的友情,在英宗被放回的時候,伯顏帖木兒還大哭着一直將英宗送了很遠。

第四,瓦剌人內部矛盾不斷。土木之變後,正趕上瓦剌剛吞併韃靼不久,內部十分混亂,可汗脫脫不花與權臣也先之間的矛盾爆發。瓦剌在北京保衛戰失利後,韃靼部落便轉而投奔了更爲強大的明朝,期望能依靠明朝強大的實力復國。內部的背叛和邊境上虎視眈眈的明軍,瓦剌實在無暇兼顧,如果不放走英宗,一旦遭到雙方聯合,後果則不堪設想。

第五,瓦剌要分化明朝內部。明英宗被俘後,瓦剌原本想待價而沽,敲詐明朝。結果明朝大臣卻不上當,很快擁立了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上位。朱祁鈺登基稱帝后遙尊哥哥爲太上皇,根本不在意他的死活。瓦剌太師也先從明朝身上刮不出油水,索性便將明英宗放回去讓朱祁鈺鬧心。因爲他知道,一旦明英宗回去,明朝內部一定會開戰。

一年後,瓦剌首領越來越覺得太上皇朱祁鎮是個燙手山芋,於是便主動派人求和,表示自己願意放回朱祁鎮,並不斷派使臣前往大明進貢,在各方努力下,“北狩”的朱祁鎮終於踏上了大明的疆土。由此可見,弱國無外交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只有國家強大,纔有尊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