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淵爲何輕易就被李世民逼宮了?

李淵爲何輕易就被李世民逼宮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淵爲何輕易就被李世民逼宮了?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關於唐代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古今很多人都認爲他的能力很弱,是一個名不副實的開國皇帝。北宋文學家蘇轍曾說過:“唐高祖起太原,其謀發於太宗,諸子不與也。及克長安,誅鋤羣盜,天下爲一,其功亦出於太宗。蓋天心之所副予,人心之所歸向,其在太宗者審矣。至立太子,高祖以長立建成,建成當之不辭。於是兄弟疑間,卒至大亂。夫建成不足言也,其咎在高祖”,在蘇轍的眼裏,李淵能建立唐朝,靠的是他的二兒子李世民,若沒有李世民,他斷然做不了開國皇帝。

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答案是絕非如此。李淵可不弱。在劉邦、朱元璋、努爾哈赤等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面前,他雖算不上是一個能力強悍的開國皇帝,但是在趙匡胤、楊堅、忽必烈等二世祖的開國皇帝面前,他的能力是不弱的,絕對是一個可與他們相媲美的存在。

李淵爲何輕易就被李世民逼宮了?

那爲何,就是這麼一位可以媲美趙匡胤、楊堅的開國皇帝,卻被很多人認爲是能力最弱的存在呢?

正如《劍唐中國隋唐史》所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唐高祖是中國一切史書中最受貶低的一位君主”,李淵是歷史上被史書最爲低估的一位開國皇帝。而他之所以會被很多人認爲能力低下,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李淵統治的時間太短,身爲開國皇帝,在位僅九年時間,而且他不但統治時間短,其統治時期還夾在中國歷史上兩個最爲突出的皇帝的中間,他的前面是天下聞名的“暴君”隋煬帝,他後面的則是被後世史家視爲千古第一明君的唐太宗。因此,在在位時間又短,又夾在兩位中國歷史上最爲知名的兩位皇帝的中間,李淵等同是一個透明的皇帝,存在感是很低很低,如此名聲不顯的他,自然就被很多人認爲是一個能力很低下的開國皇帝。

第二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績被他的李世民精心地掩蓋了,衆所周知唐太宗是歷史上第一個干預史官修史的皇帝,因此我們很難不去懷疑,他不會去修改史書中的內容。實際上,唐朝能開國,李淵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絕非是蘇轍說的那般是靠李世民。李淵在太原起兵時,儘管他已年過五十,但是他仍然不失爲是一個有雄心壯志而又生氣勃勃,無比老練的領袖人物。

從現如今的一些史料,我們可以看出,太原起兵絕非是李世民主導而成的,乃是李淵早就籌劃好的一場事變,溫大雅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曾記載:“煬帝十三年,敕帝爲太原留守……帝遂竊喜之,而謂第二子秦王等曰:‘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爲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然歷山飛不破,突厥不和,無以經邦濟世也’”,在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太原起兵不僅是李淵親自策劃,而且還是在他的親自領導下獲得勝利的。此外,《大唐創業起居注》還記載李淵“命皇太子於河東潛結英俊,秦王於晉陽密招好友”,可見,當時的太原起兵,李淵很早就開始籌劃,而非李世民所逼迫其起兵的。

此外,唐朝開國最重要的一戰,即奪取大興城一戰,若不是李淵採取正確的外交攻勢,使得李密和東突厥人放棄阻止唐軍的進攻,唐軍焉能奪取大興呢?而若不是大興被唐軍所得,唐軍又如何能能組織和加強其在陝西的力量,從而讓唐軍無虞敵軍的阻礙呢?之後,若不是李淵實施正確的對內政策,實行大赦、大肆封官的政策,促使民心所向,唐朝豈能在隋末異軍突起,直至一統天下呢?總得說,李淵身爲唐朝的開國皇帝,他是絕對合格的,且也是名副其實的。

作爲一個開國皇帝,李淵的能力絕對是不弱的,如若弱,他是絕對做不了開國皇帝,去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唐王朝的。李淵出身於豪門,身在高位卻很重情義,“接待人倫,不限貴賤,一面相遇,十數年不忘”,這等性格在初期是爲唐王朝籠絡了很多的大才;在隋朝爲官時,身爲李姓,能在“當有李氏應爲天子”的讖語在天下大行其道時,諸多李姓大臣皆被殺的情況下,依舊能保住性命,並被重用,這足以說明他的能力絕對不俗。

此外,從李淵起兵之時,其所實施的內外政策,更是可以肯定李淵的能力絕對不弱,相反很是強悍。

首先,對內,李淵施寬仁政治,藉以籠絡地方勢力。李淵還未起兵時,他就讓自己的大兒子李建成和二兒子李世民分別前往河東、晉陽去籠絡人才,此後李氏兄弟不負衆望,“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一時間,在隋王朝不得志的官員和士人,是紛紛投向了李淵集團。

可以說,就是在李淵這般禮賢下士,示以寬仁的政策下,如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柴紹、唐儉、殷開山、劉世龍、劉政會、趙文恪、武士彠、張平高、李思行、李高遷、許世緒等人才皆是投向了李淵集團,而就在這些人才的幫助下,唐朝才得以在亂世中崛起,最終一統天下,成爲新一代的大一統王朝。

其次,對外,爲避免腹背受敵,李淵“忍辱負重”向突厥稱臣,以此換得突厥的支持。當時李淵剛剛起兵不久,太原可謂是李淵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正所謂“太原王業之基,國之根本”,容不得有半點的閃失。而在當時,突厥對中原可謂是虎視眈眈,一直都有想要南下的舉動,而一旦突厥南下,李淵的太原勢必是首當其衝。因此,李淵爲了確保太原不失,他是當機立斷,向突厥稱臣,以此“本率兵行以後,突厥南侵,屈節連和,以安居者”,藉此防止突厥南侵,繼而保太原不失。

此外,李淵如此忍辱負重,向突厥稱臣,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防止劉武周去勾結突厥南侵太原,繼而威脅到自己,甚至是讓自己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正如李淵自己所說:“突厥多來,民無存理。數百之外,無所用之。所防之者,恐武周引爲邊患。又胡馬牧放,不煩粟草。取其聲勢,以懷遠人。公宜體之,不須多也”,在李淵看來,就是一個稱呼,算不了什麼,相比突厥、劉武周的威脅,一個臣子的身份認了也就認了,此時最重要的還是獲得突厥的兵馬支持,增強軍事勢力,同時防止突厥南侵太原,確保太原萬無一失,繼而一統天下。

從種種記載可以看出,李淵的政治才能絕對是不俗的,其在籠絡人才,使用人才上都有着不俗的能力。同時,他也有着很強的大局觀,把國家利益、集團利益遠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爲了能夠奪得天下,他可以不顧自己的臉面,向突厥稱臣,只爲確保太原不失。總得說,李淵絕非是一個能力低下的開國之君,以他的能力,他絕對是一個合格的開國之君,在歷代開國之君中,他的能力雖然算不上強悍,但也絕對不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