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世民爲什麼不等李淵死了再奪嫡?

李世民爲什麼不等李淵死了再奪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爲什麼不等李淵死了再奪嫡?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作爲大唐盛世的開創者,李世民在整個封建王朝歷史上都算的上是一代雄主。可以說整個唐朝的歷史中,李世民的成就猶如月懸星空,讓其他君王望塵莫及。其所開創的“貞觀之治”堪稱盛世繁華以及其對內對外的文治武功,至今都是難以有人超越的高度!“巨唐”!這個令人神馳的稱謂,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會熠熠生輝。在整個“君王行業”中也將屬於最強的獨檔。

月盈則缺,水滿則溢,即便是像太宗皇帝李世民這樣獨步古今的帝王,一樣也有令人詬病的缺憾,以及那爲成就大業而不擇手段的污點。弒兄逼父!李世民在宣武門事變前後,將儒家經義以及世人所遵循的原則悉數掀翻,爲達目的他在劇變中帶兵消滅了自己的幾個親兄弟,又先後急不可耐的逼迫李淵立儲君、禪讓地位。致使李淵在退位後不久,便怒火攻心逝世。

帝位的榮耀太過誘惑,縱覽史書,因權力帝位而產生的宮變弒君,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但像李世民這樣橫行無忌、親手帶兵攻伐,絲毫不顧父兄情意的狠辣決絕,在歷史上也並不多見。雖然李世民最後勝出,並榮登九五之尊位。但這些大逆不道的行爲的行爲事蹟,依舊無法被他卓越的成就掩蓋,終其萬載都會在青史上留下罵名污點。

可能有人會問,李世民驍勇異常,戰功卓著。爲大唐帝國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手中軍馬錢糧樣樣不缺,帳下文臣武將無數,爲什麼就不能等李淵駕崩後,在行帝位爭奪之舉。如此,便能減少他奪位的惡名,讓世人對他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李世民爲什麼不等李淵死了再奪嫡?

其實,對此很容易理解。雖然當時的李世民雖然攜有從龍之功,且身系皇家血脈,榮華富貴高官厚祿樣樣不缺。但不要忘了古代是嫡長子繼承製,且李淵心有所屬,只是把李世民當做平定江山的大將看待,一旦江山安穩,必定會削奪李世民的兵權和武裝,而皇家血脈最不容情,李世民功勞太大,他的兄弟們必定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功勳卓著的人。李淵若在,軟禁便是李世民最好的待遇、李淵若是退位,被殺必然是李世民的結局。他該拿什麼鬥?他又能怎麼辦?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深知自己命運機會的李世民在公元626年的6月發動了史書震驚的玄武門慘變。而這是他自保的唯一出路,也是他進京坐以待斃前最後的掙扎!還好,他贏了。

歷來關於玄武門慘變有很多的說法,首先來說說大多數人對此的理解:

玄武門是一場爲了權力爭奪的博弈,是提前佈局下手的奪嫡行爲,“主角”主要有2個,核心“演員”有三個,後來的太宗皇帝現任秦王李世民,以及當時的太子儲君李建成,還有一個打醬油角色齊王李元吉。

其實從實質上分析看,宣武門慘變很值得仔細推敲。因爲各種證據表明,李世民的對手並非這兩個攔在宣武門的“二貨”。而是當時唐帝國大權掌控者,高祖李淵。要知道宣武門的位置距離李淵的中宮那可是咫尺距離。只要突破了宣武門的阻攔,那麼順勢進宮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或許,可以這樣簡單概括,宣武門慘變是一場開國第一功臣和開國皇帝的力量博弈,只不過李世民太過兇悍,李淵失敗了。

爲什麼說這是一場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的力量博弈?

很簡單,李世民一路浴血奮戰,雖然得到了秦王的尊稱。卻始終屈居在太子和齊王之下,始終遊離在權力的核心外。而太子和齊王既毫無功勳又沒有實力,憑什麼騎在李世民頭上不斷打壓他的崛起。稍一思考,這一切的背後都有些唐高祖李淵的影子,不然以李世民的戰功赫赫,且大半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實力,又怎麼會選擇在宣武門鋌而走險發生慘變。

大概率是因爲,在宣武門慘變以前,在李淵的不斷操作暗示下,李世民大型戰役的統帥功勞和榮譽不斷替代,讓李世民有種替人白打工的憤懣。

只是取代李世民的統帥之位,巧取李世民的功勳榮譽是不夠的,只有徹底瓦解李世民的羽翼勢力,才能徹底消除李世民的威脅。我們可以看到,短短的幾年時間裏,李世民帳下的文臣武將沒有一個倖免被太子哥齊王接觸拉攏。只要是秦王府的人,能專心給李世民做事。稍做強硬,便會遭受來自上級或者各方面勢力的逼迫打壓。

比如尉遲恭曾被人設計打入詔獄,心腹程知傑因忠心直言,被外放出康州刺史,不能與李世民朝夕共處商議。還有著名的史稱“防微杜漸”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也被相繼逐出李世民的身邊等等,各中案例不勝枚舉,總之就是想方設法的把李世民搞成孤家寡人,孤掌難鳴。

搞完了李世民的帳下人才,還得搞李世民手中掌握的雄獅。畢竟李世民自身也是一名超級優秀的統帥。比如,在宣武門慘變的前昔,也就是武德九年。李元吉打着率軍抗擊突厥,缺錢精兵猛將的理由,下令將李世民府中尉遲恭、秦叔寶等人協同親兵一同跟隨出征。又藉此機會令:“

又追秦府兵賬,簡閱驍勇,將奪太宗兵以益其府”。將直屬於李世民的精髓部隊悉數抽丟。讓李世民徹底的沒有一兵一卒。

想要李世民有口難言,想要把李世民抽調成孤家寡人,如果說沒有李淵的暗示支持,李建成等人是絕不可能做到的。

虎毒不食子,李淵這麼做無非是因爲李世民功高震主,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帝國統治。自古皇家無親情,李世民能征善戰,大唐江山的大半都是他嘔心瀝血而來。期間更是收服培養了一大批只忠於李世民的文武大才,甚至只遵從李世民的號令而不知道李淵是誰。作爲帝國的君主,一言九鼎的天子,李世民如此大張旗鼓的收買人心,不管是有意無意,都已經威脅到了李淵的權力帝位。所以,

“恩親漸淡,恩禮漸薄”。並且扶持李建成和李元吉對李世民進行制衡打擊。

所以說,在宣武門慘變之前李世民其實處境已經相當危險,隨時可能被迫消失或者孤獨終死。所以,拼一把,或許還能天高任鳥飛,甚至更進一步榮登大寶。如果毫不作爲坐以待斃,只能是寒了一衆手下的心,在漫長的囚禁中必死無疑。因此,宣武門成了最好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李世民並沒有天真的等待命運之神的垂青,即李淵死後,他能有機會跟李建成一決高下。他提前動手,在衆人意想不到、力量不足的時候發動最後一擊。哪怕是背上弒兄爭位等罵名,哪怕是道學家的指摘和世人的辱罵,他也要奮力一搏,只求在拼盡全力,不做冤死的冢中枯骨。因爲李世民清楚,他的身體內有多大的能量,他能夠建立比李建成、李淵等人更爲繁華強大的大唐盛世,到了那個時候,萬民沐浴其中,天下歌功頌德,誰又會辱罵那個帶給他們安康和富足的君王。

李世民很懂得把握時機,他在最恰當的時間以最出其不意的手段奪下了江山,雖然這江山大半都是他戎馬拼搏回來的。雖然揹負着罵名,但這並不妨礙李世民成爲一代雄主聖君,並不妨礙他雄渾開放的大唐政策,並不妨礙他成就“巨唐”的赫赫偉名。

雖然李世民成就舉世矚目,他的殘酷手段被他創造的繁華盛世所掩蓋,可他同時也開創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讓後人不斷模仿。最直接的苦果就是他自己的兒子李承乾的,竟然想要效法他的經歷逼迫他退位禪讓。不過,到底是李世民手段高明讓他兒子沒有得逞,不然李世民一世的英名恐怕就要跟玄武門的臭名一起,成爲史書傳唱的笑料了。

雖然李承乾失敗了,但李氏子孫們在基因上似乎都遺傳了李世民的特點,受到了李世民的事蹟影響,在皇位權力的問題處理上堪稱一個比一個奇葩怪誕。也不知道李世民泉下有知,會不會氣惱,後悔當年那費心盡力的拼死一搏呢?

我想李世民根本無暇顧及這些,一來他還得跟李淵等人在地府重新嘮叨玄武門的舊賬。而來李世民作爲封建王朝中數一數二的有爲之君,其格局氣量絕不會侷限於此。這種一刀一槍打下江山的人比任何人都更能明白實力的珍貴,而這一點恰恰是唐代後世之君所不能領略的重點。

人們只看到了李世民奪位的殘忍,卻忽略了他本身就舉世無雙的統帥能力,只注意到他頭頂“天可汗”的尊謂,卻忽略了這是他勵精圖治的結果。

所以,任何的計謀策略如果沒有實力的打底夯實,那麼註定會成爲鏡花水月,空自嘆息。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