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狄仁傑的生祠爲何會被百姓砸了呢?

狄仁傑的生祠爲何會被百姓砸了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狄仁傑素有“神探”之稱,皇帝也曾讚譽:“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而這樣一個“賢”人,在正史記載中,他的祀堂卻被老百姓砸了,難道狄仁傑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大事,老百姓十分痛恨狄仁傑嗎?

狄仁傑的生祠爲何會被百姓砸了呢?

狄仁傑,字懷英,一生爲官,卻是終身清廉,數次爲民請命,嫉惡如仇,嚴懲貪污腐敗,爲國家治理立下汗馬功勞,儘管自己命運多舛、時常因觸及到權貴的利益而受到迫害,但他總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爲國家、爲人民敢於直諫、直言不諱,提出許多利民便民的方針。

比如,在輔佐武則天的時候,他也從不阿諛奉承。立太子一事在封建家天下制度中成爲國家延續和治理的一個重要問題,武則天欲立武三思爲太子,朝中羣臣早被武則天的手段嚇怕了,沒人敢反對,擔心觸黴頭。惟獨狄仁傑直言應當要廬陵王李顯承繼大統。武則天十分生氣,便停止該項議論。

後來,武則天召狄仁傑與王方慶,問:“朕數夢雙陸不勝,何也(我老是做夢打牌輸錢,這是爲什麼呢)?”狄仁傑就趁機說:“雙陸不勝,無子也。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啊!並且太子是天下之本,本若搖則天下危。太宗皇帝親冒鋒矢,勤勞而有天下,傳之子孫;高宗皇帝重病,才下詔令陛下監國。陛下臨朝稱尊十幾年了,又想以武三思爲後。試問姑侄與母子誰親呢?陛下立廬陵王,千秋萬代常享祭於宗廟,立三思,(可則可矣),但宗廟裏有祭姑姑的道理嗎?”武則天深受啓發,在利益天平的擺動下,選擇令立廬陵王爲太子。

狄仁傑的生祠爲何會被百姓砸了呢? 第2張

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必然會有其發光散熱的一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反叛,魏州告急,武則天派遣狄仁傑赴魏州刺史解決問題。

不得不說,狄仁傑有着敏銳的軍事頭腦,深知人心的重要性。所以,狄仁傑選擇先“安內”,不干擾百姓正常生活秩序,放寬繳納賦稅的期限,不消說取得的成果喜人,和之前魏州掌權者對比鮮明,前任刺史孤獨思莊強迫百姓修繕工事,完全不顧百姓的生活,卻適得其反百姓怨言大,軍心不穩,軍事戰爭中重要的糧草也成了一大問題,因而,魏州百姓對狄仁傑感激涕零。然而,其他地方在遭受戰火之後,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狄仁傑自然是打理、復興的首選。魏州人民在留不住狄仁傑後,爲他立生祀,感念他的恩德,又希望他能繼續庇佑這個地方

“仁杰嘗爲魏州刺史,人吏爲立生祀。”本是好名聲的象徵,壞就壞在,“及去職,其子景暉爲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爲人所惡”,許是“恨屋及烏”,狄仁傑身爲父親卻沒能管教好孩子,“子不教,父之過”,百姓無力反抗景暉,便將這股怨氣發泄在他父親身上,“乃毀仁杰之祠”。

“賢者當舉,貪者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這是狄仁傑的態度,其一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說有兒子景暉這個教育問題,但景暉的錯誤不能完全歸結爲狄仁傑,魏州百姓也明白這個道理,還是十分敬仰狄仁傑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