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宰相或者將軍退休之後 他們比縣令還大嗎

古代宰相或者將軍退休之後 他們比縣令還大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退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宰相、將軍告老還鄉後,和縣令比誰大?

“出將入相千秋業,伐罪弔民萬古功。”

在古代,何人不想出將入相,成就一番功名偉業呢?

不過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出將入相怕是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事情,爲什麼呢?

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仕途官爵基本上都是世襲制,尤其是在周朝之前最爲普遍,身份尊卑尤爲被人看重,奴隸永遠是奴隸,貴人永遠都是貴人。

一直到東漢乃至晉朝,官爵幾乎都被世家大族牢牢地掌握在自家手中,哪怕外泄也只是泄給和自己家族沾邊之人,至於平民百姓,那真是“賤如草芥”。

士族階級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時期開始衰落,到了隋唐時期基本上已經完全衰落,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士族本身,許多士族門第做官毫無門檻,造就了一大批碌碌無爲專吃人的“父母官”,再加上農民起義,內部矛盾也加速了士族階級的滅亡。

到了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給了許多門第不高的寒門子弟踏入仕途的機會,隋煬帝開創科舉制,就是爲了打破因爲九品中正制所造成的士族壟斷官場的現象。

古代宰相或者將軍退休之後 他們比縣令還大嗎

可就算有了科舉制,平民想要踏入仕途也並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就拿明代來說,讀書人想要博取功名先要考“童生”,然後考中舉人,最後考秀才。

不過雖說有不少舉人可以踏入仕途,卻不意味着一定就能做官,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舉人用現在的詞來說,那就是替補隊員。

這些人在吏部登記後,就等着替補吧,有些人一輩子幾乎都等不來這樣的機會,這在古代就叫懷才不遇,雖說科舉制度的誕生賦予許多平民機會,但是在人情社會下,官場風氣很難改的過來,這也造成了古代太多的文人墨客暗諷官場,大多都是一些沒有關係人脈、仕途不順的才子。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司馬遷

由此可見,官途已經是千難萬險,更別說是出將入相,那沒什麼真本事以及光宗耀祖的功勞,可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

古代將相大多出自於豪門望族,卻也有例外,就比如說漢朝,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身邊就跟隨了一大批身份卑微之人,這些人都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開國後個個封侯拜將,我們稱他們爲布衣將相。

最爲典型的就是韓信,韓信出身平民,早年爲了餬口常常依靠他人,許多街坊鄰居都十分討厭他,可他卻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封侯拜將,青史留名。

不管是豪門將相也好,平民將相也罷,那都有退休的一天,在古代就叫告老懷鄉,除非朝廷真的是離不開你,就比如蜀漢的諸葛亮,一坐丞相就是一輩子,一輩子都在兢兢業業的工作,最後因爲工作累死。

既然告老還鄉了,那自然是遠離京城管轄的政治中心,迴歸鄉縣,而鄉縣都是有縣令大人所管轄,問題來了,這些“退休”下來的將相和縣令相比誰更大一些呢?

古代宰相或者將軍退休之後 他們比縣令還大嗎 第2張

按照常理來說,將相權力雖大,那也是一種職業,你退了下來那可就不是當年的身份了,俗話說龍遊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將相退下來之後,那就算是普通的士紳,也是屬於縣令的子民。

縣令雖說是芝麻小官,在朝廷裏七品縣令沒有任何話語權,也不會影響朝局,很多時候,四品以下官員是無法入朝面聖的,連宰相門前看大門的都是七品。

但是到了縣了,一縣之長,除了無法調兵,幾乎和皇帝的權力是一樣的,老話常說,破家的知縣,滅門的知府,對於老百姓來說,縣令就是執掌生殺大權的人,就算你以前在朝廷裏是宰相或者將軍,到了我的治下,看在你朝中那些門生故吏的面子上,我可以上門拜訪,也可以你到我縣衙上,請你後堂說話,都是互相給面子。

然而這些只是按照常理推測,真正的官場社會那是不能按照常理來揣摩的。

古代宰相或者將軍退休之後 他們比縣令還大嗎 第3張

能夠出將入相之人,哪個在位期間不是權力滔天呢,在朝堂之中,誰還沒有些個朋友,就算朋友沒有用了,不搭理你了,那門生故吏呢,一手提拔上去的人呢,這些人可都是縣令惹不起的存在。

再比如門生故吏也不好使,那家族子弟總該好使,尤其是出身豪門望族的將相,這個下臺了那個又上去了,這就是大家族能夠生生不息的原因。

撇開這些不說,在古代有一種制度叫做“致仕制度”,官員的這種制度來源於周,由漢朝開始逐漸形成。官員的權力雖然已經交還,但通常還會有一些特權,那些地方官員想要管理其實並不容易。

古代的“致仕”制度,乃是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稱“休致”、“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傳》有載,“退而致仕。致仕,還祿位於君”,可見“致仕”指的便是將權力、官位交還給君王。官員致仕之後,雖然將權力交還給了君王,但畢竟爲國家勞碌了一輩子,因此仍然會相應的享受一些特殊待遇,從而確保晚年的生活。根據《禮記》的記載,卿大夫致仕之後被稱爲“國老”,一般官員致仕後則被稱爲“庶老”,以此作爲對老臣們的尊重。而到了唐代以後,官員一旦致仕,尤其是高級官員,朝廷往往還會爲其舉辦歡送儀式,以示優待。

古代宰相或者將軍退休之後 他們比縣令還大嗎 第4張

綜上所述,將相告老還鄉之後,和縣令相比誰更大呢,答案顯而易見,這就涉及的能不能管的問題。

漢唐時期,雖然致仕的官員不再具有職權,但朝廷對於這些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仍然禮遇有加,按照規定,地方官員甚至還得去定期拜訪探望。

雖說他們不再掌握實權,但縣令知府等人也是沒有權力來管的。

其次則是該不該管,將相退下來之後,只要不是犯法被貶爲庶人,可仍然屬於官僚,哪怕是犯了法,也要通過上級指示才能實施抓捕,或者上書檢舉揭發。

最後就是敢不敢管了,正如前文所說,這些人在朝堂中根深蒂固,你作爲地方官若是惹了這些人,上面的門生故吏隨便給你雙小鞋,就能夠你喝上幾壺的了。

至於那些不畏強權、依法懲治“退休將相”以及王公貴族的“鐵面無私父母官”,只能在電視劇中看到,或者在腦海中YY一下便可~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