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袁崇煥爲何培養關寧鐵騎?這纔是明亡的原因

袁崇煥爲何培養關寧鐵騎?這纔是明亡的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袁崇煥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袁崇煥時代關寧軍爲關外7萬餘關內4萬,合計十一萬。雖然被稱爲關寧鐵騎,騎兵也就是萬餘上下。所費錢糧甚巨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關外缺糧,糧價可能高達內地的五倍,真要按內地的糧價法餉,就是足餉都會餓死人。關寧軍不管裝備還是糧餉比起內地那些兵們確實強很多,雖然對後金野戰基本不贏,但是打起關內的闖軍叛軍還是凌厲的很,效果明顯比走一路劫一路的內地軍隊好。至於賣隊友什麼的,在明末真不算什麼,能跑掉就算本事。

袁崇煥爲何培養關寧鐵騎?這纔是明亡的原因

明末的軍隊,並不是都是乞丐,一支五千人的明軍,情況大約是,1500人是純數字不存在,吃空餉用的,剩下3500裏面1800是保證餓不死,沒裝備基本沒訓練的操軍。有1000人是標營,能領到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軍餉,有訓練,武器盔甲破破爛爛但是好歹有,這部分是主官的核心力量,最後200人是由主官同族同鄉和親手提拔的人組成的親兵,足額足餉,負責保衛主官和督戰殺逃兵,接活各種肥差。等到臨戰,主官就會抓壯丁充數充個一兩千出來當民夫或者炮灰。也就是說5000人中能保證出了城不跑的,也就標營和親兵,其中標營還是要補了餉才能開拔的,走在路上時雙方的平衡是建立在官威和親兵威嚇,以及默許搶劫上的。

明軍內部是分化和層層壓制狀態,領餉多的威壓領餉少的,領餉少的威壓炮灰民夫,並不是所有兵都像乞丐。戰鬥力也比較薛定諤,順風喝喝湯沒啥問題,碰到硬仗就崩潰。明末的東江鎮真的可惜了,他們有戰鬥力對滿清有刻骨銘心的仇恨,只要朝廷好好利用就是一把大明的好刀,操作那麼廢全給滿清當嫁衣。以前是野戰打不過,守城還能轟死野豬皮,現在人家也有高水準的火器部隊了,不涼纔怪。這個部隊是大明科技水平最高的軍隊,結果爲後金培養了。

崇禎想當然了,但也是太被動了。京城這樣圍了,首當其衝找的背鍋人是袁。然後讓大家來審他,袁他自己也確實拿不出爭氣的藉口堵人的嘴了。問題也確實大半出自他這裏,另外他稱不了王的,稱王了,也許明朝真不會亡得那麼快了。明朝就會把包袱丟了,逃南方去了。至少一個正統的太子會去了。崇禎死社稷,太子建南方。以明朝的實力,正確的方案,十到二十年也許乘小冰河時期,北方就收復了。

袁崇煥爲何培養關寧鐵騎?這纔是明亡的原因 第2張

崇禎開始是信了袁的五年平遼,結果三年平下來,讓後金找到打大明的方案了。大明能堅守的話,後金的攻堅能力抗不過小冰河時期,那後期明朝也不會在那個寧錦防線丟那麼多錢,最後遼東軍都反了。關鍵丟了那麼多錢,後金該繞過來還繞過來。大淩河的時候皇太極準備了八千枚炮彈,並已經用火炮壓制明軍,到處拔除明軍外圍據點了。吳橋兵變發生的原因正是孔有德部不願意去救援大淩河。沒有孔有德,清軍還是一樣有戰略優勢。清對明的優勢實際上是建立在雙方政權組織性的差距的。

大明和南宋唐漢末期比還有一個問題是天災很嚴重,崇禎黨政期間連續多年大旱。千百年來,農業始終是要靠天吃飯的,這個說法到了最近十幾年才逐步好了很多(但一鬧大旱還是需要全力應對,算是天天上新聞的程度),更別提明末了。若是豐收年景,哪怕正常年景,即使稅負被重重盤剝,落到中央的依然可能會有很客觀的一筆。也是崇禎點兒背,隨機開局遇到了敵人“困難模式”,財政民生“煉獄模式”,身爲萌新的崇禎最終還是沒能過關。

崇禎小氣,不肯給士兵將領好處。如果他能封幾個異姓王,把從後金奪下來的土地永遠送出去,那麼明朝民間那些商人都會組織武裝商隊。招攬大量失地的農民去遼東,這樣後金人就是再勇猛也完蛋。說到底,清朝打敗明朝,是制度優勢,是財富分配機制的勝利。而不是什麼滿清人厲害。至於明末的問題,本質在於中國帝國時代已經發展了兩千多年了,已經達到頂峯了,這種情況下,固然內部統治、權力集中方面經驗足夠,但代價就是層層不負責任問題。說白了,一套制度,某一點點到極致,那麼其餘地方問題就顧不了了。至於說儒家思想和同期西方比不上,那也沒什麼奇怪的。雖然時間一樣,但西方已經進入近代了,雙方的管理方法已經不是一個維度了。

天下越大亂,文官集團越能獲利,像本文的王姓家族,李自成造反生命中起很重要的艾舉人。這些人越是兵荒馬亂,越能從中獲巨利,而這些人是免稅的或者能想辦法逃避稅。廣大中下貧農,底層士兵膽子大的造反,膽子小的只有乖乖等餓死。遼東軍的訓練和體制有大問題,不光是軍閥化。真正問題是耗費大明本來就非常 困難的財政收入,而且是花光了。遼東軍一年花財政三四百萬兩白銀,還搞進出口貿易。但戰鬥力是非常有問題的,基本上屬於勉強能守,不能野戰,也不能支持其它地方。而明朝國家財政每年真正有效的收入只有四百萬左右,總收入摺合兩千萬兩,多數是現收現支的實物。也就是說,大明的財政實際上被遼東軍一家花掉了。其它地方的軍隊基本上餓着。

小編認爲:參見東江鎮的悲慘遭遇,朝廷花錢供養了一幫只吃飯不幹活的遼西將門大老爺。不過大明的稅收也是個坑。明朝就是亡於用全國財政供養遼東軍,遼東軍本來相比於投入戰鬥力就差,還和後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該投降就投降毫不猶豫。另一方面也導致沒錢供養其他地方的軍隊,後金入關就一瀉千里,以遼人守遼土纔是明朝的滅亡之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