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呢?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呢?

1、端午節的來源

端午節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源於夏、商、週三個朝代的夏至習俗,一是起源於民間的惡月、惡日。衆所周知,最爲流行的端午的起源是漢末以後逐漸定型的紀念屈原說,這種說法被人們逐漸認可。傳說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跳進汨羅江自盡。人們聽說屈原跳江的消息後,紛紛划船前去打撈屍體,爲了不讓魚蝦吃了屈原的身體,他們把食物投進江中餵魚。久而久之,人們用葦葉把糯米包裹成糉子,扔進江裏餵魚。後來,端午節的紀念活動也多與屈原有關,形成了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2、古人是怎麼過端午節的

古人端午節的活動很多,有闢五毒、插艾葉、賽龍舟、包糉子等。因爲五月初五這段時間氣溫漸漸升高,蚊蟲蛇蠍肆虐,害蟲滋生,於是人們需要闢五毒。闢五毒的方法有很多,如沐浴蘭草泡過的水以驅散瘟疫,將艾草做成人形和虎形,插在門口或放於屋內,把蒲草編織成的蒲人、蒲劍等懸掛在家中。還有很多活動,如採百藥、踏百草、飲雄黃酒和在小孩子額頭前畫符等等。

端午節最主要的節俗活動是吃糉子和賽龍舟。糉子到了唐宋時期已經有了許多花樣,如筒糉。糉子也不僅自家食用,也用於饋贈親友;不僅在端午吃,也成爲一種流行的夏季食品。龍舟競渡則由普通的遊玩和交通功能,漸漸發展出不同的風格,如荊楚等地以競技比賽爲主,蘇杭等地以畫舫遊玩爲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