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明朝七品縣令有權力處死三品將軍嗎?

揭祕:明朝七品縣令有權力處死三品將軍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自從有了戲說歷史的電視劇後,網絡上的一些歷史寫手,也樂於將野史、甚至僞史當成正史來販賣。比如,幾年前就有人編造了一個“七品縣令誅殺三品將軍,最終還獲得得皇帝重用”的故事,至今還被人當作正史傳播。故事裏的人物有三個,他們分別是殺人者張度、被殺者耿天喜以及裁判朱元璋。

揭祕:明朝七品縣令有權力處死三品將軍嗎?

故事的標題大同小異,都很有衝擊力,均爲《七品縣令處死三品將軍,驚動皇帝,縣令回答8個字,被無罪重用》之類的。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

朱元璋創業成功,建立大明後,開始大賞功臣,其中有個叫耿再成的老部下,由於早已戰死沙場,爲示隆恩,就給耿將軍的兒子耿天喜找了份肥差——耿天喜以三品將軍之身去鎮守朱元璋的老家——鳳陽。但是,這個耿天喜卻不是下正經孩子,上任後,不顧百姓死活,只顧自個享受,搶男霸女,無惡不作,以至怨聲載道。

受到委屈的鳳陽百姓,就跑去找鳳陽縣的父母官——鳳陽縣令張度那裏去告狀,期盼父母官能爲鳳陽的百姓作主。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啊,一個七品縣令,與堂堂的三品將軍相比,中間差了整整四級,他哪有能力除惡啊?雖然張度只是個七品縣令,卻是個能爲民請命的好官,面對耿天喜的種種不法,他不能坐視不管。

他也曾勸誡過耿天喜,可是耿將軍根本不聽他的逆耳忠言,依舊我行我素。最終,張度冒着滅族的危險,設計除掉了耿天喜(就是請耿天喜來家喝酒,然後在酒桌上就把他給宰了)。耿天喜可是朝廷的三品將軍、功臣之後,這樣輕易地被一個小小縣令給殺了,那可是驚天大案——如何處置張度,被有司直接上報給朱元璋了。

朱元璋接報後,是龍顏大怒,親自審訊這個膽大妄爲的七品縣令。張度被解押進京後,面對震怒的朱元璋,一邊向皇帝請罪,一邊將鳳陽百姓狀告耿元喜的狀紙遞了上去。張度對朱元璋說:“雖皇子有罪,也必殺之,況一耿元喜乎?”

貧民出身的朱元璋坐天下後,對貪官污吏是深惡痛絕,所以,執政後,將治貪懲貪當成人生大事來抓。耿天喜禍害鳳陽百姓,其罪當誅。加之,朱元璋非常欣賞張度有的膽識和正氣,不僅赦免了張度,還把他留在身邊,接連升職,大受重用。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會發現,這個故事,其實是一段漏洞百出的“僞史”。

揭祕:明朝七品縣令有權力處死三品將軍嗎? 第2張

首先,從常理上說,一個三品將軍出行,並不可能是“單刀赴會”,親兵衛隊是少不了的,而張度僅憑几個衙役就能把三品大員的耿天喜抓起來,是不可思議的(即使是張度有這個膽,手下的衙役也未必敢下手)。並且,不經審理上報就擅自將人處死,即便是個普通人犯,縣令也作不了這個主的,何況是朝廷的三品命官?

其次,來看看耿天喜到底是何許人?按照故事中的交代,耿天喜是朱玩璋手下大將、泗國公耿再成的兒子。據《明史》記載,耿再成確實有個兒子,只是,名字並不叫耿天喜,而是耿天壁。

《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記載:耿再成,字德甫,五河人。從太祖於濠,克泗、滁州。耿再很早就投靠了朱元璋,並立下赫赫戰功。但是,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處州苗帥李佑、賀仁德等叛變,耿再成當時正在吃飯,身邊兵卒未滿二十人,耿再成聞變上馬迎戰,揮劍連斷數槊,最終受傷落馬,不屈而死。

金華苗帥蔣英等叛,殺胡大海。處州苗帥李祐之等聞之,亦作亂。再成方對客飯,聞變,上馬,收戰卒不滿二十人,迎賊罵曰:“賊奴!國家何負汝,乃反。”賊攢槊刺再成。再成揮劍連斷數槊,中傷墜馬,大罵不絕口死(《明史》)。

耿再成爲叛軍所殺後,他的兒子耿天壁纔出場。耿天壁在《明史》中的表現是這樣的——

子天璧,聞父難,糾部曲殺賊。比至,李文忠已破賊斬之。遂以天璧守處州。拒方國珍、張士誠皆有功,擢指揮副使。克浦城,搗建寧,走陳友定。徵襄陽,進至西安。招諭河州、臨洮,皆下。改杭州指揮同知。七年出海捕倭,深入外洋,溺死。

耿天璧並不是因罪而亡,而是奉召出海圍剿倭寇,不小心掉進海里淹死的,算是以身殉職了。

其三,雖然,明朝洪武年間有個叫張度的,但是,他根本就沒有擔任過鳳陽縣令。據《粵大記》《一統志》及《增城縣誌》等史料載,張度是明初學者、詩人,廣東番禺人,後移居增城。

張度出生於讀書人家庭,他的祖先張飛一是番禺黃岐角人,薈萃各家學說於一身,尤其精通《周易》,由此得到當時許多廣東學者的推崇,更將其引爲宗師,其學更被人稱爲“黃岐張氏易”。張度之父張復禮也治《周易》,通曉程朱理學。出生於這樣的家庭,張度自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於元朝末年考中秀才,任高要縣學教諭。

朱元璋據有天下後,張度又積極應試,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考中進士,授官監察御史。其後歷任常州知府、吏部左侍郎、吏部尚書等職。在常州知府任內,勤政廉潔,注重教化,政績顯著,考績居於首位。張度平生爲人清謹,持大體,爲官清廉,秉公辦事,有崔清獻遺風,“譽望爲時所推仰”。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好官,張度最終卻是受驚嚇而死。

揭祕:明朝七品縣令有權力處死三品將軍嗎? 第3張

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用法依然嚴峻苛刻。朝中大臣有違旨的,處事失誤的,一旦被查出,多數被處以極刑,甚至還會連累家人和朋友。在這種形勢之下,朝中官員人人自危,整天提心吊膽過日子。

張度爲官清廉,秉公辦事,擔任監察御史以來,也得罪了不少人。他目睹藍玉案的殘酷後,更是處世謹慎,不容出一點小錯。但在某次辦理公務的時候,他還是不慎犯了小過失。

犯了錯的張度十分懊悔,也非常害怕,便閉門謝客,閉門反省,但是,最終,張度仍是在擔憂和懊惱中猝然而逝。張度猝死的消息被上報朝廷,明太祖朱元璋感嘆道:“張度爲何至此啊!”皇帝派人檢點張度遺物,發現只有在書筐裏收藏着作爲俸餘的幾兩白銀。朱元璋嘆息之餘,命人以大臣禮爲張度收殮、安葬。

如果看到後人如此編排張度與耿天喜,朱元璋也會坐起驚問的:“你說的這些事,朕怎麼不知道?”在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一個真正聰明的讀者,要學會辨真識僞,這樣,纔不會不爲謠傳所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