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他們都有哪些優勢呢?

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他們都有哪些優勢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的使用,荒地大量開墾,耕地面積擴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隨着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手工業生產和商業交通出現新的繁榮景象。也就在這個時期,各諸侯國的卿大夫在長期兼併戰爭中加強自己武裝力量的同時,也向“公室”(諸侯)爭奪土地和人民,擴大經濟實力,逐漸形成了“公室”衰弱,卿大夫左右諸侯國命運的局面。社會變革的政治、經濟條件都醞釀成熟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戰國初年,原來“五霸”之一的晉國,這時已是“六卿強,公室卑”,“政在私門”,國君完全由大夫擺佈。韓、趙、魏三家先後消滅了六卿之中的另外三家——範氏、中行氏、知氏,進而瓜分晉國,在公元前403年列爲諸侯。與此同時,春秋時期“五霸”的姜姓齊國,政權操在大夫田氏手中,並在公元前386年被取代了。這時候,那個名義上曾作爲“共主”的東周王朝也和魯、宋等幾個小侯國一樣,在大國的夾縫中苟延殘喘,而開始在歷史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從此我國的歷史翻開了劇烈的統一戰爭的新篇章。七個大國的諸侯,先後實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和整飭軍隊,爲擴大勢力範圍和爭奪人民,彼此展開了規模宏大而頻繁的進攻戰和防禦戰,勝利者擴大疆土和增加人口,戰敗者喪失土地和人口。因此,七個諸侯國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是不斷變化的,秦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以西,其他六國在函谷關以東,稱爲山東六國。

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他們都有哪些優勢呢?

戰國初年魏國是最強盛的國家。魏文侯選用有才能的人管理國家和軍隊,西門豹在鄴郡(今河南安陽市北和河北臨漳縣一帶)革除社會惡俗,使百姓安心生產;吳起駐守西河郡(今陝西合陽一帶)治軍有方,使秦國不敢東向染指;內有李俚等人出謀劃策,魏國很快崛起成爲一等強國。魏國的疆土大致佔有黃河西岸的陝西東部,以秦爲鄰;山西南部,北與趙相交;河南北部一帶,東與齊交界,南與韓、楚接壤。魏惠王(因國都遷至樑,又稱梁惠王)雄心勃勃,輕視力量積蓄多年的東方齊國和變法之後蒸蒸日上的西方秦國。結果是公元前353年在桂陵(今山東菏澤縣東北)被齊國打敗,將軍龐涓被擒。接着在西方又敗於秦國(公元前340年),國力大衰。惠王害怕秦國的進逼,把國都從安邑(今山西安邑縣)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黃河西岸的大片國土陸續被秦吞併,失去了防禦的天險黃河,魏國無力阻止秦國東進了。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把國都從平陽(今山西臨汾縣)遷至新鄭(今河南新鄭縣)。這時韓國的範圍包括河南中部和南部,山西東南部,東方受到魏國的威脅,西方守着東進的強秦,南方是不斷開拓疆土的楚國,國又無險可守,經常受到周圍諸侯國的攻擊。韓昭侯時申不害爲相,進行了某些改革,國力暫時有所加強。申不害死後,韓國又連年遭到諸侯國的攻伐,毫無抗擊之力,只得聽任大國擺佈,戰戰兢兢地等待着滅亡的降臨。

趙國建都邯鄲(今河北邯鄲)。趙烈侯時任用賢能,節儉財用,國勢漸強。趙武靈王又提倡胡服騎射,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拓土千里。疆域包括了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內蒙河套一帶。西方和南方臨魏國,東方爲齊國,北方是燕國,西北和胡人等少數民族爲鄰,成爲一時的強國。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今山西高平北)之戰,紙上談兵的趙括葬送了趙國四十多萬軍隊,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戰國時期燕國建都下易(今河北易縣),國力較弱。燕昭王時爲了增強國力,報齊國破國之仇,遍求賢能得樂毅,聯合其他諸侯國出奇兵攻齊,連下七十餘城,一度成爲北方的強國,致使山戎不敢掠奪燕地。燕國的疆土達到東北遼寧,河北北部,內蒙南部。

戰國七雄是如何形成的?他們都有哪些優勢呢? 第2張

進入戰國以後,齊國更加強盛,佔有山東大部,南與楚接界;河北東部,隔清河與趙爲鄰,北與燕爲界;東臨大海。建都臨淄(今山東臨淄縣)。齊威王時推行法治,反對弄虛作假,煮殺了欺上瞞下、貪贓枉法的阿大夫,各級官吏莫不盡心竭力;又貫徹鄒忌提出的鼓勵批評朝政的建議,於是齊國大治。軍事家孫臏和田忌也得到重用,他們統率大軍在桂陵打敗魏國的強兵,創出了齊國威懾東方的局面。至齊湣(敏)王驕傲自大,放鬆了對鄰國的警惕,結果被燕國將軍樂毅趁機出奇兵橫掃齊國,只有即墨(今山東即墨)未陷落。後來田單利用樂毅遭誣陷離燕軍的機會,以火牛陣破燕軍,收復了國土。儘管如此,齊國往日的繁盛再也不能恢復了。

楚國是南方的強國,不斷拓地開疆,滅了越、魯以後,北與韓、魏、齊接壤;西達湖南沅陵和四川巫山縣,與秦相交界;南至湖南九嶷山;東臨大海。還曾派將軍莊矯率軍入雲南。春秋晚期,把國都從郢(今湖北江陵北)遷至都(今湖北宜城),戰國中後期在秦兵的接連打擊下,又遷於陳(今河南淮陽),最後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仍稱郢。

本來秦國是個比較落後的國家,到了秦孝公時重用法家商鞅(央)實行變法,一躍而成爲強國。商鞅先後兩次進行變法(公元前359年和前350年),大力推行獎勵耕戰的政策,使民風質樸的秦國很快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趕上和超過了山東六國,爲秦統一六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首先挫敗勁敵魏國,奪取魏國在黃河以西的土地,進而佔領函谷關以東的韓國轄區,秦兵就可以自由往來攻打山東六國。在秦兵連連打擊下的山東六國迫於滅亡的危機,在蘇秦倡導下聯合起來實行合縱政策,妄圖抗拒秦的統一。針對山東六國的合縱政策,秦國進一步推行張儀的連橫主張,利用東方六國的矛盾,實行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方針。就這樣秦國集中優勢兵力,發動了一系列的大規模戰役,秦將白起率軍於公元前278年攻破楚都郢,又於公元前260年坑殺趙兵四十多萬於長平。此後,猶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席捲山東六國,公元前221年最後滅齊,結束了封建割據的歷史,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後世就把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這二百多年的戰爭時期稱爲“戰國”,而把互相攻伐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強國叫作“戰國七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