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魏延與姜維在伐魏的戰略上有哪些不同呢?

魏延與姜維在伐魏的戰略上有哪些不同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三國的漢中地形險要、資源豐富,且具有控扼隴蜀、左右地區戰局的戰略價值,故而各個軍事集團對該地爭奪十分激烈。劉備視漢中爲掌中之物,傾盡全力去爭,最終以劉備奪取漢中爲結果,爲這一地區的爭奪劃上了句號。諸葛亮死後,蜀漢軍政大權由蔣碗、費偉相繼執掌,後由姜維接任,直至蜀漢滅亡,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蔣碗、費偉謹慎小心,穩健保守,軍事上採取防禦爲主,進攻爲輔的戰略方針,姜維則主張積極備戰,採取全力進攻的策略,蜀漢三位最高軍事領導人不同的戰略方針決定了蜀軍在成都、漢中乃至涪縣等地來回調動。漢中從北伐的進攻前沿轉化爲防禦前線,後又轉變爲誘敵深入的決戰地,漢中地區軍事地位的演變也最終決定了蜀漢政權的滅亡。

一、魏延與姜維不同的軍事策略

1、軍事冒險或是奇襲致勝

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出師北伐,在漢中召開戰前最高軍事會議,蜀漢大將魏延提出從子午谷進軍十日而攻取長安的軍事方案,後稱“子午谷之計”或“子午谷奇襲”。魏延的軍事方案構思巧妙、設計大膽,戰略上足以起到震懾敵人的威懾力,又具備出奇制勝、一戰功成的戰術價值。

但由於該軍事方案本身也存在諸多的漏洞,因此歷代學者、前輩先賢從魏延的進軍路線、軍糧補給、攻守形勢、敵我力量對比乃至諸葛亮北伐整體戰略、蜀漢國情等多方面,對魏延“子午谷奇謀”進行全方位探討,褒貶不一,爲此爭論不休。

諸多學者認爲子午谷之策乃是蜀漢大將魏延根據其多年的領兵經驗提出的以弱勝強、攻其不備的戰術,也是戰略規劃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奇襲之策。戰略速決戰通常是實行戰略進攻的一方採取的作戰原則,其基本條件是:力量的絕對優勢;預有準備;極爲有利的時機和態勢;敵方存在致命的弱點等。

魏延認爲曹軍存在致命的弱點,即是曹軍關中地區的主帥夏侯林乃無名之輩,既缺乏槍林彈雨的戰爭歷練,也不具備領兵拒敵的軍事才千。夏侯林乃曹魏勳爵之後,又曾擔任侍中尚書一職,鎮守長安,必定清楚長安地區及鄰近地區魏軍的軍事部署以及兵力分佈,縱然他無用無謀,不知兵法;但不戰而逃,丟失長安的重大軍事責任恐怕也不是他能擔待了的。

古代戰爭中兩軍對峙,城下攻防;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但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烈景象通常是難以避免的。故而孫子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孫武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一方面反映了其高超的軍事思想,強調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另一方面也總結出古代戰爭中作戰的真諦,即攻城是最後的選擇。因此魏延奇襲長安,“頓兵于堅城之下”,戰略上己經處在不利的局面。

魏延與姜維在伐魏的戰略上有哪些不同呢?

2、姜維“斂兵聚谷”的戰略得失

古今史家論及蜀漢政權滅亡,多以姜維後期調整蜀漢軍事部署,斂兵聚谷”方案以致漢中失守爲直接誘因。興勢防禦戰之後,姜維總結了蜀軍對魏作戰的得失,提出了“斂兵聚谷”的策略。

“斂兵聚谷”實質是一種積極防禦戰略,即以積極的攻勢行動,戰勝進攻之敵的防禦,強調防禦中必須有進攻,攻防結合,靈活運用,不斷消耗和殲滅敵人,克敵制勝,這種以攻勢行動爲特徵的防禦作戰,能從被動中爭取主動,給防禦增添活力,實現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目的。

這種戰略思想的產生,受當時的政治、軍事、地理等條件的制約。三國後期,魏國意圖憑藉遼闊的土地、衆多的人口、豐富的資源,以生存能力強、戰爭潛力雄厚、迴旋餘地大等諸多的優勢,通過比拼國力,利用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拖垮蜀吳兩個小國。

這種消耗戰對於僅擁有一州之地的蜀國來說,無異於坐以待斃。冷兵器條件下的古代戰爭,人數優勢往往是作戰勝利的最大保障,蜀國滅亡時全國僅“帶甲將士十萬二千”,蜀魏軍力懸殊,蜀國長期面臨巨大的危險。

姜維認爲“如果雙方兵力的對比相差極爲懸殊,以致無論怎樣限制的自己的目的也不能保證免於毀滅,或者危險可能持續的時間很長,以致最節省地使用兵力也不能達到目的,那麼,就應該把力量儘量集中到一次殊死的戰鬥中去。

“斂兵聚谷”的戰略本質即是通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改變蜀魏兩國的軍力對比;在大量獲得魏軍的人力資源的同時,沉重打擊敵人的士氣,削弱魏軍在戰略上的優勢和主動,由此掌握戰略上的主動權。這也是對諸葛亮軍事思想的繼承及發展。

二、魏蜀戰爭戰略的發展與演變

1、魏蜀兩國政局變動時期的戰略形勢

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過程中病死,蜀軍因此撤兵漢中,在撤兵途中魏延不服楊儀的統領,想要爭權併發起動亂,雖然很快被平定,但是也影響了蜀漢的軍力。在這個背景下蔣琬接替諸葛亮管理蜀漢政務,蜀漢建興十五年大將軍蔣琬出屯漢中,準備進攻魏國。

蔣琬認爲諸葛亮數次出秦川北伐,道路艱險糧草運送困難,很難取得成效,不如順着漢、沔水從水路往東進攻上庸,這條線路不同於“隆中對”戰略,也沒有得到蜀漢將領的支持。雖然蔣琬從漢、沔水東進的戰略沒有得到支持,但是他並未放棄北伐的念頭,而是重新構想了一個新戰略,這個戰略也爲之後姜維的北伐奠定了戰略決策的基礎。

蔣琬正是認爲姜維的“練西方風俗”對拉攏羌胡勢力有很大作用,認爲應該讓姜維任涼州刺史,經略涼州,自己則在後方爲姜維做後援,可惜的是蔣琬還未實施這一戰略構想就已經病死。

魏國此時的戰略形勢與蜀漢則大不相同,從政局對戰略形勢的影響上來說,魏蜀兩國政權的穩定性相差很大,蜀漢的政權、政務交接雖有小波折,但總體平穩,劉禪在位卻不多幹涉政務,諸葛亮、蔣琬、費禕、姜維的權力交接平穩,對國家的影響很小。曹魏在二十年內更換了三位君王,且後兩位都是在政權的爭奪中或被廢或被殺,足可見魏國內政的不穩。

在曹爽集團被司馬懿消滅之後,司馬氏集團將自己的重心放在了穩固內部統治上面,因此在魏蜀戰場上選擇了最穩妥的防守戰略,並不主動發起進攻,這些都是政治因素對戰爭戰略的影響。在諸葛亮北伐結束到姜維北伐開始這近二十年中,魏蜀兩國的政局變動都很大,而這些不同的政局變動也對魏蜀戰爭產生了不同的影響,這些影響一直延續到姜維的北伐之中。

2、魏蜀戰爭的新格局

姜維的北伐雖然最終也同樣遭受到了失敗,但是可以看到姜維的北伐戰略與諸葛亮、蔣琬時期的戰略有很大不同,可以說姜維的北伐戰略已經發生了演變,既繼承了諸葛亮“隆中對”戰略中“西和諸戎”、“出秦川”的既定方針,又遵循了蔣琬提出的“聯羌胡”戰略,並最終發展成以隴西爲戰略重心的隴西戰略。

戰略決策的客觀性,隴西一地對於蜀漢十分重要,佔據隴西既可以更好的發動羌胡勢力,也可以直接騷擾魏軍邊境。因此姜維在北伐過程堅決執行隴西戰略,魏蜀戰爭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局面。

三、魏蜀戰爭戰略的特點

1、魏蜀兩國戰爭戰略的共性

魏蜀兩國戰爭戰略的第一個共性是其延續性,不僅是在同一統治者時期的延續性,更是不會在更換統治者之後就將之前的戰略摒棄不用。在魏國防守諸葛亮、姜維北伐的數十年,實際上都是延續了孫資所提出的這種防守戰略。

而孫資所提出的戰略又是延續了曹操後期的防守戰略:“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仇,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認爲有必勝把握才應該主動出戰。若無把握,就應該穩固防守,積蓄力量,尋找時機進攻,曹丕時期對蜀國不動兵,對吳國幾次表面用兵實際卻是鎮壓青徐豪霸的戰略都是來源於曹操後期的防守戰略。

漢戰略的延續性就更爲突出,自諸葛亮確立“隆中對”戰略以後,就一直堅決執行“隆中對”聯吳、和戎、北伐等一系列戰略部署,而諸葛亮的繼任者蔣琬、費禕、姜維等人雖有提出自己的戰略,也將“隆中對”的聯吳、北伐、和戎大方針也延續了下來,維持吳蜀聯盟,積極聯合隴西羌、胡,並積極北伐。

魏延與姜維在伐魏的戰略上有哪些不同呢? 第2張

2、魏蜀兩國戰爭戰略的特性

魏蜀兩國戰爭戰略也各有自己的特性,魏國的戰爭戰略相對蜀國的戰爭戰略來說,其特性在於魏國政局對戰爭戰略的影響非常大,而蜀國由於政治變動較少,政局對戰爭戰略的影響很小。

蜀漢在魏蜀戰爭中的戰略特性主要在於其戰略的演變性,具體來說則是在戰略決策和執行上發生了發展和變化,而戰略的根本目的沒有改變。從赤壁之戰到姜維北伐,可以說基本上都在“隆中對”戰略的指導之下。然而“隆中對”戰略的延續並不代表戰略的一成不變。

結語:

魏延與姜維軍事戰略上的不同策略是魏蜀戰爭戰略的具體化,是當時時代的產物。魏蜀兩國爲了統一天下所採取的作戰戰略,兩國戰略加速了當時的統一進程,也對後世有着不可磨滅的影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