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論語都講了什麼內容?他是如何編著出來的?

論語都講了什麼內容?他是如何編著出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它是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的,大約在戰國初年編輯成書,即公元前400年左右(孔子去世70年左右)。書中輯錄了孔子的言行和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

戰國時期,儒家雖然屬於諸子,但爲顯學。在漢代,兒童讀書先識字,隨後就是讀《論語》、《孝經》,可見《論語》已成爲當時讀書人的必讀之書。唐文宗(公元828~836年在位)時,《論語》被列入經書;宋代朱熹把《論語》與《大學》、《中庸》(《禮記》中的兩篇)和《孟子》合爲《四書》,作《四書集註》,遂成爲官定的讀本。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舉行科舉,規定考試題目必須在《四書》之內,而且必須以朱熹的集註爲依據。這種以《四書》命題的考試辦法,一直延續到清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隨着科舉的廢除而廢除。由此可見《論語》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也許有人會問:《論語》在今天還有用嗎?有必要再去讀它嗎?我想用幾個事實來簡要地回答。

孔子的學說早在公元前3世紀、前2世紀時就傳入朝鮮、越南、日本等亞洲國家,16世紀傳入歐洲,18世紀末傳入美國。如今孔子學說已走向了五大洲。孔子被聯合國列爲世界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首,由此可見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文化對世界文明進步所產生的影響。

2004年11月,中國在韓國首爾建立了第一所海外孔子學院;到2011年爲止,共有10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8所孔子學院和500箇中小學孔子課堂。孔子學院是我國在海外設立的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爲宗旨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它已成爲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及國學的全球品牌和平臺。

2005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56週年的紀念日,9月29日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2屆執行局會議做出決定,正式批准設立國際“孔子教育獎”,獎勵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各國政要和專家。這是第一次以中國人的名字在聯合國設立獎項。

論語都講了什麼內容?他是如何編著出來的?

2009年10月30日《環球時報》報道:據英國BBC消息,美國國會衆議院28日以361票贊成,47票反對,通過一項決議案,紀念孔子誕辰2560週年,並且讚揚儒家思想在人文社會領域的貢獻。該決議案認爲:孔子的儒家思想對全球許多國家的社會與政治思想帶來深遠的影響,包括中國、韓國、日本以及越南等;孔子的著名思想包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這項旨在表達國會立場的決議案還列出一些著名的儒家哲學思想,包括君子的爲政之道、忠、孝,以及仁愛等。

《論語》已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其印數僅次於《聖經》。

這一切皆證明:孔子的思想早已超越時空,跨越國界,而成爲全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孔子在當今世界仍然具有相當大的魅力與巨大的影響力。

當今我國社會正處在一個深刻的轉型時期,一方面是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隨之而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則是拜金主義盛行,腐敗現象嚴重,人們的信仰隨之而缺失,道德隨之而失範,精神隨之而迷茫。《論語》一書,對於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君子人格,促進身心和諧等,皆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我們可以通過汲取《論語》智慧,來感悟人生哲理,從而尋找到我們曾經失落的精神家園。

當今我國正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然而當今社會存在着大量的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論語》一書,充滿哲理,處處閃爍着智慧的光芒,雖經兩千餘年滄海桑田的社會變遷,仍不失其普遍適用的價值,我們可以從《論語》中汲取智慧,來提升行政能力,從而尋找到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把金鑰匙。

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榮與夢想又開始牽動着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華民族的復興,不僅僅依賴於政治、經濟、科技和軍事等硬實力的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瞭解和熱愛中華優秀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中華文化強盛不衰;才能與西方強勢文化形成一種多元文化並存的格局;才能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始終保持中華文化的主體意識;才能樹立起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和自覺。只有增強中華文化的軟實力,才能讓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只有讓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才能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文化具有世界影響力。如果沒有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和自覺,就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大國心態,就不可能有中華文化的復興。如果沒有中華文化的復興,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真正復興。因此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就成爲中國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打造文化軟實力的必由之路。中華文化從夏商以來就是多元文化;自漢代以來,儒家文化成爲中華多元文化中的主體,而《論語》又是儒家文化的原典,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它對於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的形成和發展皆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在當今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言語行爲以及社會習俗等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或多或少地受到以《論語》爲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影響。因此可以說,《論語》曾經鑄就了中華文化的輝煌,也將在新時代綻放其智慧的光芒;如果要真正瞭解中華文化,就不能不讀《論語》;如果拋棄了《論語》、《老子》等經典,就等於斬斷了中華文化的根。

另外,人的一生總得讀幾本好書才行。《莊子·養生主》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既然在有限的生命裏不可能追求無限的知識,那麼我們就選擇讀精品吧;精品也數不勝數而難以讀完,那麼我們就選擇讀經典吧,《論語》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

上述一切皆說明《論語》在今天還有用,我們有必要再去讀它。問題是我們該怎樣讀《論語》。這正是我們所關心的。就我自己的讀書體會而言,我主要是採取四結合的方法來讀《論語》的:一是讀《論語》與瞭解孔子及其儒學思想相結合,二是讀《論語》與道德修養相結合,三是讀《論語》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四是讀《論語》與專題研究相結合。總之,通過讀《論語》來爲現實社會服務,通過汲取《論語》智慧,來感悟人生哲理,提升行政能力,構建和諧社會。

(1)讀《論語》與瞭解孔子及其儒學思想相結合。《孟子·萬章下》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若要了解孔子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孔子的儒學思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學說,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有關孔子的傳記和研究孔子的論著,來對孔子及其儒學思想有一個基本的瞭解;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是應該通過閱讀和理解《論語》,來全方位地瞭解孔子,從而走近孔子,親近聖賢。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出身於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家庭。他的祖先爲宋國貴族,傳至第六代孔父嘉時,始姓孔。孔父嘉被宋國貴族華父督所殺,其子木金父畏華氏而避禍奔魯,始爲魯國陬邑人。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名紇hé,字叔樑),兩次作戰有功,被封爲陬邑大夫(一說陬邑宰)。孔子三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從此家境貧困。孔子年輕時幹過不少雜活,因此孔子自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意思是“我小時候貧賤,所以學會了很多卑賤的事”。“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論語·子罕》)意思是“我沒有被任用,所以學了一些技藝”。由此可見,孔子是貴族血統、平民身份的人。

孔子精通古代文獻典籍,他研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孔子精通夏商周三代的禮儀制度;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由此可見,孔子上承距春秋時代兩千五百年前的華夏文化,是春秋時代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的學者,並下啓春秋之後兩千五百年的中國文化,孔子不愧爲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偉大的文化大師。

自孔子創立儒學之後,儒學一直是一個發展的概念。例如,戰國時期孟子的仁政學說,荀子的禮法並用學說,漢代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神學,宋代程顥、程頤和朱熹的“程朱理學”,宋代陸九淵和明代王守仁的“陸王心學”等,都分別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儒學思想,但又都與孔子的儒學思想具有一定的甚至是很大的差異。孔子的儒學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法律、哲學、倫理、教育、史學、經濟、美學等方方面面。從哲學的層面來探討孔子的儒學思想,它主要體現在仁愛學說、禮儀秩序、道德修養和中庸之道等方面。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此孔子的學說也被稱之爲仁學,其基本內容是“愛人”。孔子認爲,禮的本質是肯定人倫秩序的合理性。只有建立與維護這種秩序,人類才能合羣,才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人類才能生存,才能發展。孔子認爲,仁是禮的靈魂,是禮的內在依據;禮是仁的形式,是仁的外在體現。仁的精神既要通過禮來體現,也要通過一些具體的道德準則和行爲規範來體現,因此孔子倡導忠孝、恭敬、寬厚、信義、智勇、剛毅、勤勉、慈惠等美德,要求人們具有廉恥之心。這些美德既屬於道德修養的範疇,是成爲仁人君子所必備的品德,也是治國之道。中庸作爲儒家的倫理思想,它是最高的道德。中庸也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種方法論。所謂中庸,就是主張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不走極端,無過無不及,力求恰如其分。這無疑具有辯證因素,也就爲人們提供了一種保持和諧與均衡的智慧。孔子儒學思想的宗旨是希望通過實施仁愛,遵守禮儀秩序,注重道德修養和遵循中庸之道,從而把人教化成爲具有愛心、遵守禮儀秩序和道德完善的君子。他所倡導的仁愛學說、禮儀秩序、道德修養和中庸之道成爲中華民族思想寶庫中最璀璨的思想。由此可見,孔子不愧爲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孔子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他倡導建立和諧社會,希望做到“近者說,遠者來”(《論語·子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希望做到使國家成爲“均”、“和”、“安”的和諧社會;他倡導強國富民,希望做到使國家人口衆多,使百姓富裕,並且具有教養。

論語都講了什麼內容?他是如何編著出來的? 第2張

孔子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主張和執政理念,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實施先王之道。所謂先王之道,就是先代聖明君王的治國之道,堯、舜、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是孔子心目中的聖明君王。孔子認爲,先王之道的基本內容是禮樂制度和仁義道德。孔子主張對西周所建立起的禮儀秩序給予充分肯定,並非復辟倒退,而是想以此來改變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使動盪的社會恢復穩定的局面。二是以德治國。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這是一個諸侯兼併、弱肉強食、生靈塗炭,周天子的權威已名存實亡的大動盪時期,也是一個新舊社會交替的時期。在這樣一個大動盪的時代該如何治理國家?不同的學派紛紛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張。與孔子同時的道家始祖老子提出了“無爲而治”的政治主張,認爲“爲無爲,則無不治”(《老子》3章)。比孔子稍晚的墨家始祖墨子認爲人類一切罪惡的根源是不相愛,因此提出了“兼愛”的政治主張,認爲“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墨子·兼愛》)。儒家始祖孔子將其仁愛學說用於治理國家,則形成了他的德治思想,這就是“以德治國”。三是以禮治國。各種禮樂制度的設立,皆以序尊卑、辨親疏、明貴賤爲準則,使人人各安其位,各盡其職。不能以禮治國者,必不能爲政以德。諸侯僭禮無德,其大夫勢必亦僭禮無德;大夫僭禮無德,其家臣勢必亦僭禮無德。此所謂上行下效。一旦禮崩樂壞,則君臣、父子、長幼之序大亂,爭鬥之亂起,國家亦將陷於分崩離析的境地。一旦“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論語·子路》)。四是舉賢才。治國離不開人才,孔子嚮往先王時代舉賢任能的制度,主張選拔舉薦那些有賢德、有才能的人。

孔子具有非凡的執政能力。孔子對自己的執政能力非常自信,他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治理國政,一年就可以初見成效,三年大見成效”。據《史記·孔子世家》載: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九年),孔子51歲時,“定公以孔子爲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升爲司空(管營造),由司空爲司寇(管司法)”。孔子做了幾年的官,政績顯赫,孔子出任中都宰只一年,四方的官吏都效法他。孔子做了司寇之後,魯國“塗不拾遺”。

綜上所述,孔子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主張和執政理念,並且具有非凡的執政能力。孔子不愧爲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西周時期,學在官府,奴隸和庶人一般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孔子30歲時創辦私學,招收弟子。琴張、顏路、曾點、冉耕、子路、閔損等皆爲孔子的早期弟子。孔子成爲我國私人辦學的第一人,從而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壟斷地位。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意思是“任何人都教育而不區分是哪一類人”,從而使得庶民也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也體現了教育公平的原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文”是古代文獻,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之文。“行”是行事,是社會實踐。“忠”是忠於職守、盡心竭力地做好事情。“忠”和“信”屬於品德修養的範疇,因此孔子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品德修養、文獻典籍、各種技能和社會實踐等三大內容。孔子把“文、行、忠、信”當成教育學生的內容,由此開創了我國“教書育人”的教學模式,確立了教師的職責,也奠定了“文化知識+實踐能力+品德修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爲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人才。孔子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系統的教學原則,主要有啓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愉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鞏固性原則等,從而爲我國的教育事業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途徑。孔子以“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的教學態度來諄諄教導學生。由此可見,孔子不愧爲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一生求道,以治國安邦爲己任,他倡導“仁”、“智”、“勇”三達德和“恭、寬、信、敏、惠”五種美德,倡導君子要具有廉恥之心。他不僅建立起了系統而完美的道德體系,倡導君子人格,他的許多道德格言成爲中國人兩千多年來修身養性所奉行的金科玉律,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身體力行去實踐自己所倡導的這種道德體系。由此可見,孔子不愧是中國古代品德崇高的道德家,不愧爲萬世師表。

(2)讀《論語》與道德修養相結合。《論語》蘊涵着孔子所建立的道德體系,諸如忠孝、恭敬、寬厚、信義、智勇、剛毅、勤勉、慈惠等美德;蘊涵着孔子的理想觀、學習觀、苦樂觀、改過觀、君子人格觀、恥辱觀、身心和諧觀等道德修養觀。因此《論語》一書對於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君子人格,促進身心和諧等,皆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我們可以通過汲取《論語》智慧,來感悟人生哲理,從而尋找到我們曾經失落的精神家園。

(3)讀《論語》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目前,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體制機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還不健全;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範,一些領導幹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適應;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危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論語》一書充滿哲理,處處閃爍着智慧的光芒,雖經兩千餘年滄海桑田的社會變遷,仍不失其普遍適用的價值,我們可以通過汲取《論語》智慧,來提升行政能力,從而尋找到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把金鑰匙,並且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得以發揚光大。譬如:我們可從把孔子的德治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把孔子的倡導社會公平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把孔子的禮治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把孔子的和而不同觀與建設和諧文化相結合,把孔子的誠信道德觀與構建誠信社會相結合,把孔子的節約道德觀與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相結合,等等。

(4)讀《論語》與專題研究相結合。我們可以把《論語》看成研究孔子、孔學的最可信的資料,來研究孔子的哲學思想、德治思想、禮治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可以從史學的角度來研究《論語》,譬如把《論語》作爲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教育史、古代文化史的重要資料等;可以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研究《論語》,譬如研究《論語》的詞彙、語法、修辭等;可以從訓詁學的角度來研究《論語》,譬如探討《論語》的疑難詞義、標點、翻譯等;可以從校勘學的角度來研究《論語》,譬如探討《論語》的版本、異文等。例如:周予同《孔子》,朱維錚《歷史的孔子與孔子的歷史》,韋政道《孔子的性格》,李長之《孔子與屈原》,李澤厚《孔子再評價》,陳榮捷《孔子的人文主義》,張岱年《孔子哲學解析》,蕭公權《孔子政治學說的現代意義》,馮友蘭《對於孔子所講的仁的進一步理解和體會》,高明《孔子的禮教》,徐復觀《向孔子思想性格的迴歸》,錢穆《本〈論語〉論孔學》,劉殿爵《〈論語〉中所見的孔門弟子》,趙紀彬《〈論語新論〉導言》,王博《論〈論語〉的編纂》,柳存仁《關於朗誦〈論語〉》,陳大齊《如何研讀〈論語〉》,黃彰健《瞭解〈論語〉的方法——並簡論漢宋學派對〈論語〉的解釋》,昌彼得《〈論語〉版本源流考析》,任銘善《評程樹德〈論語集釋〉》以上論文皆見傅傑選編《論語二十講》,華夏出版社,2009。,黎千駒《走近孔子——讀〈論語〉,識孔子》(《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論語〉 “爲政”和“八佾”疑難詞語札記》(《畢節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論語〉 “述而”疑難詞語札記》(《南陽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論語〉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研究》(《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這些文章皆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專題形式來對《論語》和孔子進行了研究。任何讀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知識積累選擇其中的某個方面作爲切入點,來對《論語》進行學術研究。

當然,讀任何書,無論採取怎樣的方法,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通讀原著,舍此別無捷徑;尤其是像《論語》這樣的經典,博大精深,非得一字一句地讀不可;只有讀得個死去活來,方能大見成效。我所說的“死去活來”,不是詞典裏解釋的那樣“昏厥過去又甦醒過來”,而是說讀書首先就要反覆地讀,並且下死功夫去背誦,背得“死去活來”,累得不亦樂乎,最後可以丟掉死的書本,讓它活在自己的腦子裏,背誦如流、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從而使得“死的去,活的來”。這就是“死去活來”新解,也是我讀書的座右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