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馬謖除了失守街亭之外還做過哪些錯事?

馬謖除了失守街亭之外還做過哪些錯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孔明揮淚斬馬謖,丞相之情千古昭昭,音容猶在。羅貫中在演義裏爲鋪墊這對師徒情誼,不惜用掉了兩個回合。直至今日,馬謖上刑場前的回首,諸葛亮老淚縱橫的面龐,依然清晰而刻骨地留在無數人的心中。孔明因馬謖之才而深愛之,又因軍法如山而不得不殺之,這一矛盾拐點使無數人潸然淚下。不過,歷史上這件事,並沒有這麼簡單。

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在大力發展蜀漢經濟三年後,決定出師北伐。“三年春,南中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諸葛亮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六年,出祁山。”諸葛亮先與李嚴聯手,離間上庸的孟達,司馬懿急行軍八日抵達上庸城下,於是,諸葛亮將當時曹魏西陲的主要人物之一司馬懿給晃開了。隨後,諸葛亮又命趙雲和鄧芝爲疑軍,出兵箕谷,引誘曹魏西陲另一位主要人物,曹真,曹真不出所料而上當。“諸葛亮揚聲由斜谷取道眉,使趙雲、鄧芝爲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衆拒之。”在晃開了兩位主要對手後,諸葛亮親提大軍出祁山,取道隴右平原,揮師東向,直取長安。

馬謖除了失守街亭之外還做過哪些錯事?

諸葛亮拿下隴右三郡後,將糧草屯於西城。此時,蜀軍在前線的唯一橋頭堡,就是街亭。街亭身後的曹魏領土中有一段很長距離都無據點可守,因此,如果街亭失守,蜀軍糧草就會直接暴露在魏郡面前,而糧草撤離又非朝夕之事,同時,諸葛亮大軍因無點可拒不得不退回祁山,剛剛奪下的三郡也會再次丟失,這樣,第一次北伐就會前功盡棄——這就是街亭重要的原因。

第一次北伐極其關鍵,如果不能一鼓作氣完成目標,就會再而衰,三而竭。然而,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丞相,在這極其關鍵的戰役裏,卻敢於力排衆議,破格提拔馬謖。“諸葛亮軍出祁山,時有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爲宜令爲先鋒,而諸葛亮違衆拔馬謖,統大衆在前。”雖然劉備曾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如果看看馬謖後來的表現,就能理解諸葛亮了。

馬謖除了失守街亭之外還做過哪些錯事? 第2張

諸葛亮南征前,主要目標是消滅南中的有生力量,打服南中蠻族。但馬謖卻認爲“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站爲下”,由於馬謖的十六字建議,諸葛亮才改變了他南征的主要目的,由攻城拔寨改爲使人心服,因此才能“終諸葛亮之世,南人不敢復反。”馬謖的確有大才,只是他的才能主要在治國,而非用兵上。

馬謖在街亭敗給張郃後,絕大多數史料的記載是諸葛亮即斬馬謖。例如,《馬謖傳》載“馬謖於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爲張郃所破,士卒離散。諸葛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亮遂斬謖。”《諸葛亮傳》載“馬謖違背諸葛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爲張郃所破。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馬謖以謝衆。”《王平傳》載“諸葛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林、李盛。”但仔細考察史料後發現,其實從馬謖兵敗到被諸葛亮斬首之間,還發生過兩件事:馬謖曾被關押在牢獄中,並且有可能是死在牢中的;馬謖曾經逃跑過。

《蜀志》記載說“馬謖下獄物故,諸葛亮爲之流涕”。所謂“物故”,就是死亡。按《蜀志》記載,則馬謖是死在監獄中的,並非如通常認爲的斬首示衆。《三國志·向朗傳》記載“五年,向朗隨諸葛亮入漢中。向朗素與馬謖善,馬謖逃亡,向朗知情不舉,諸葛亮恨之,免官還成都。”這處記載就更有意思了,因爲馬謖在街亭戰敗後,並不是主動歸罪,而是選擇了逃亡——這與我們通常的歷史認知和對馬謖正面的人物評價,都大相徑庭。

馬謖逃亡這件事,記載比較簡略,但也能管中窺豹。首先,馬謖的逃亡一定是發生在街亭戰敗之後的,這點不言而喻。第二,馬謖和諸葛亮關係極好,《襄陽記》記載說“馬謖臨終與諸葛亮書曰‘明公視馬謖猶子,馬謖視明公猶父,願平生之交不虧於此,馬謖雖死無恨於黃土也’,諸葛亮親自臨祭”,所以馬謖有可能考慮到了私交這一因素,從而敢於歸罪,只是他沒想到諸葛亮會殺他。第三,馬謖逃亡後,應該不太可能自首,否則最初也不會逃亡,所以,馬謖很可能是被捉拿回來的。第四,馬謖的逃亡,絕不是兵敗而逃,而是畏罪而逃,“向朗知情不舉,諸葛亮恨之”就是明證。但這裏有一處疑點:雖然可以明確馬謖是在戰敗後逃亡的,但他是在戰敗後立即逃亡,還是在回到蜀軍陣營後,得知要被處死才選擇的逃亡?之所以有這處疑惑,是因爲向朗。

向朗是位文臣,初隨劉備時,爲梓潼令,也就是梓潼縣縣令,後來又升遷爲什方縣縣令。至於接下來的司鹽校尉(管理蜀漢食鹽),丞相府長史等官,都是文職。建興五年,他隨諸葛亮入漢中,參與了第一次北伐,但一定也是以文官身份參與的,並不會率軍作戰,也不會參與戰鬥。可按《襄陽記》記載看,是向朗故意隱瞞馬謖逃亡一事的,可是如果他都沒有和馬謖一起參加街亭會戰,怎麼會知道馬謖逃亡了,又如何隱瞞這些呢?從這個角度看,有可能是馬謖回到蜀軍大營後,才畏罪潛逃的,向朗又包庇了馬謖。

如果這一推論爲真,那馬謖的人物形象和對他的歷史評價,自然要改變。因爲他從一名敗軍之將,瞬間變爲了畏罪潛逃的將領。將領戰敗是兵家常事,即便不能免死,也是戰場指揮錯誤,與人格無關。我們不能奢求所有人都如龐德一般,在臨大節之時依然能不失節,但馬謖的確不是一個敢於直面錯誤和死亡的勇士,也是不爭的事實。

馬謖逃亡一事中,將軍向朗也難逃其咎。向朗因和馬謖關係好而知情不舉,是典型的以私廢公,因小失大。諸葛亮直接免其官,可見憤恨之切。實際上,向朗在史書中也不以有德見長,陳壽說他“涉獵文學,不治素檢,以吏能見稱”,即向朗的才幹主要在爲學和治理,而不在品德,因此他和李嚴有些像。

馬謖畏罪潛逃一事,由於明確記載於《三國志》,所以非常值得重視。裴松之做注時,對這條史料沒有註疏,可能是他沒有找到進一步的資料。但無論如何,由於史料記載之簡潔,許多歷史內幕我們不得而知,因此在評價歷史人物時,也應嚴格按照史料記載的事蹟去評價,否則容易有失公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